APP下载

主客统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2016-03-28王青山宋丹阳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主客自然界文明

王青山 宋丹阳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主客统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王青山 宋丹阳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进步成熟的标志,是对主客体关系破裂的反省。这种反省需从主客关系的“破、立、和”三个方面入手,了解主客关系“破”的原因,挖掘主客关系“立”的哲学基础。通过对这些生态哲学的理论学习,可以指导我们建立主客关系的“和”,使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方法论,建立一个主客统一、碧水蓝天的生态文明国家。

生态文明;生态哲学;主客关系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上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源于“敬畏自然”的白色原始文明,经过了“靠天吃饭”的黄色农业文明和“战胜自然”的黑色工业文明,如今经过人类的反思,开始建设“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文明。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一样的高度,形成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布局。这种“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业。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研究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开始。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主要涉及主客关系的概念,其中主体的发展必须尊重客体的自身规律,利用客观规律来为人类服务,并且主体要有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建设起一座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家园。

一、主客关系的“破”:人类中心主义造成的自然异化

“人类中心主义”它是指人类最初因生产力低下而受到大自然的困扰之后逐渐产生或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1]“人类中心主义”这个概念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西方是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最早反省自己并提出的这个概念。人类中心主义者把人作为宇宙的中心,一切服务于人类。这种观念只以人的利益和价值为主,自然界的价值规律完全抛于脑后,这显然是一种“反自然”的错误观点。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通过高科技把第一自然转变为第二自然谋取高额的利润,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所以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论及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时总结道:“环境危机囊括了以下形形色色的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热带雨林消失、珊瑚礁死亡、过度捕捞、物种灭绝、遗传多样性减少、环境与食物毒性增加、沙漠化、水资源日益短缺、纯净水不足以及放射性污染等不胜枚举。”而这一长长的清单还在继续着,并且日益影响的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2]这种状况不仅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并且加剧了自然的异化。

马克思对自然异化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在异化劳动过程中,自然同人相分离,且与人产生了相对立的关系。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佩珀对自然异化形成的历史做了论述。他认为,在资本主义产生的前阶段,人类和第一自然和谐相处,利用第一自然创造出使用价值,满足于自我需要,不存在主体和客体之分。到了资本主义的阶段,第二自然开始产生,因为第一自然的东西几乎都被商品化了,转变成了第二自然。人类已经从自身的创造物中分离了出来,为了商品的交换,形成了第二自然,这就是自然的异化过程。自然异化的现象有:人们发展了核物理学,这项发明不仅可以推进科学技术,而且还可以增强国家的军备力量,但是这种核能会使生物体的基因突变、污染水源、土地。化学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了很多便利,但是如果为了谋取高额的利润滥用了化学科技,那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自然异化导致了主客关系的破变。在主客关系破变的情况下,主体和客体相对独立而存在,人类把自己定义为永恒的主体,把自然定义为永恒的客体,这最终会导致严重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人类把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标准尺度,产生了一切为利益服务的危险思维倾向。在主客两分的思维下,人类会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只要是主体需要,可以随时从客体那里获取,甚至牺牲掉客体来成全主体。主客关系的破变,会使人类产生一种蔑视大自然、虐待大自然的情况,生态文明完全被抛于脑后。

二、主客关系的“立”: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态哲学思想

1.雍容大度的儒家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生态思想的核心,它贯彻于儒家生态文化的始终。古代儒学思想家把“大自然”比作“天”,天是宇宙自然,人类是宇宙自然中的一小部分。天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确定不移的客观规律。儒家思想在遵循大自然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所做的生态行为规范简略地归纳为一种“时禁”的概念。“时禁”是指人类面对大自然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有节制地做,避免人类过分地索取。儒家所提倡的生态思想是提醒人类要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节制自己的行为,使万物之生各得其所,各得其宜。

2.慈悲为怀的佛教生态文化

佛教生态思想告诉我们“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依正不二,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佛学中有个“三世间”思想与生态哲学思想非常一致。所谓“三世间”是指人、社会、和自然界,他们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复杂联系,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实现佛教中的“净土佛国”,也就是共同构建“三世间”的和谐发展。佛教文化一直强调众生平等的价值观,并且对众生平等的理解很宽泛,不仅是人类,而且包括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佛教认为宇宙间每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众生皆平等,不存在谁征服谁的关系,所以人类要懂得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把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描绘成为命运共同体。

3.虚怀若谷的道教生态文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文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一道生二“阴阳”,阴阳生三“天地人”,天地人生“万物”。道教主张人类和自然属于宇宙万物中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道家提倡的一个生态伦理思想就是“道法自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的生存要依据大地生活劳作,所以一定要重视赖以生存的大地,而大地依据“道”的客观规律去变化运动,而“道”则是依据自然之性,遵循客观规律,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这就是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道是自然的本源”。

(二)西方生态哲学思想

1.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20世纪中叶,工业文明的发展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以至于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成为人类的新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生存”成了一个讨论的话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尝试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这个难题,把这种理论称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按个人的实际需要而不是谋取暴利地进行生产,生产应该建立在个人需求劳动的基础上。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建议改变这种过度的生产方式,改造成小型的和分散的生产经营形式,主张人们进行非异化的劳动来进行绿色消费。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有的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思考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这些学者们认为: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的等级压迫式的社会结构。这些学者认为“这种人统治人的社会结构直接用于人统治自然”,如果这种社会结构不解除,那生态危机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2.深层生态学理论

“深层生态学”这个概念是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提出的。[1]深层生态学是一种对生态整体主义的世界观。他们超越了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试图提出一种完整的生态世界观。深层生态学认为: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应该拥有生存、繁殖和自我实现的平等权利,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我们是没有权利杀死其他生命的。并且提出所有个体作为生物圈整体的一部分,他们的内在价值是平等的。因此,深层生态学主张把平等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生物圈,不仅是人类、动物,更是整个大自然的生物圈,是彻底的平等。深层生态学依据这个平等的原则,把人类的“小我”融入到自然的“大我”中,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在“小我”的实现的过程中去损害自然界这个“大我”。

3.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是研究人类和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认为,道德的界线应该划在有知觉能力的存在物那里,他们都有资格成为道德权利的客体,这种伦理学称为“尊重感觉的生态伦理学”。他认为,应该平等地考虑人和动物以及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物的利益,人类和他们的利益同等重要,都应该平等对待。如果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牺牲掉其他自然生命存在物的利益,实际上是犯了一种与种族歧视相类似的错误,因此他提出“动物解放”的口号。美国著名哲学家,国际环境伦理学会前主席罗尔斯顿所著的《哲学走向荒野》被评为“生态伦理学的划时代文献之一”。这本书提出了从生态规律转换为道德义务的必要性,论证了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性,阐述了自然界的价值,并且提出“哲学走向荒野”这个新的伦理学概念,这是现代哲学的一项新成就。“荒野转向”是关于荒野的哲学转向,是“哲学的转向”。传统哲学不关注生态荒野,对自然界的价值不承认,也不知道自然界中蕴含着的道德精神。罗尔斯顿指出:“我们生活在荒野之中,它是价值的王国。荒野自然界具有完整性,如果我们不认识它的完整性就去享用它,这就是我们的道德浅薄。”[1]荒野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它无时不刻地在进行自我创造,所以说它那里具有独立的价值性。荒野的“善”根源于它的完整性,人没有创造荒野,反而荒野创造了我们。它作为我们生命的摇篮,它的文化比人类更久远和完整,所以我们必须去爱护它,赋予其道德伦理,使其和人类处于和谐平等的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人和自然都具有唯物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自然和人类都是物质的,并且人类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其次,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辩证法的联系。恩格斯指出:“世界表现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即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大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不可能存在孤立发展的事物,他们彼此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最后,人类和自然需要以相互认识为基础。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在以实践为基础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从本质上说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人类普遍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就是改造与被改造关系,是一种生产劳动实践的关系。人类在生产劳动时,在承认两者的对立前提下,还要看到两者之间的统一,这样最终才会使人类和自然长久、和谐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

自然界蕴育出人类之后,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除了解决获取简单的使用价值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价值,这就造成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不平等的关系。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主义这种价值积累的生产方式给大自然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这表明,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进步是以破坏大自然为条件。马克思认识到,生态危机源于社会危机,生态平衡的破坏,并不简单地归于人与自然之间,应该从人与人之间找问题源头。只有先从人与社会关系方面改善,最终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得到逐渐地改善。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论述

早在19世纪时,恩格斯就已经提到了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和谐自然观点。他认为: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和人类之间就会彼此相互制约、发展,而这种相互制约的契机就是社会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联系人和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所以,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归类为三个阶段:第一,人与人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第二,人对物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第三,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揭示出人类的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质上就是指人们不断地追求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也使自身得到了发展,因此,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由此可以推知,大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在社会劳动实践中要有目的地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主客关系的“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的双重解放

对于当今资本工业发展造成了一个“自然异化”和“人类异化”并存的病态社会,我们必须要从实践中去改变,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解放自然、解放人类的双重解放。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第一,要树立正确生态世界观。要改变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必须克服传统的自然观,建立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着重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紧密联系着的,而不是孤立的、相分离的。正如马克思曾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因此,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同时,自然界是一个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人作为这个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人不能站在自然界之外来认识和改造自然,人必须牢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恰当位置。其次,生态文明的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以同一性为主导,也就是说,人类要像爱护自身一样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共荣。最后,生态文明的自然观还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必将遭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以美索不达米亚等地的环境破坏为例告诫人们,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胜利,大自然都会对人类施以报复。

第二,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生命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和位置的科学评价。[4]生态价值观的树立,可以确保我们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正确。生态价值观认为人一方面要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另一方面对自然界的生命体和共同生存的环境负责。人的价值从这两个方面阐述才算是具体全面的。生态价值观对自然界的价值阐述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生存的价值有用性,这属于外在价值。另一方面,自然界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功能,这属于内在价值。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物都是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自然界的调控、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每一种生物的绝迹,都会殃及链上其他物种的灭绝。生态系统是价值的转换器,每个生命体之间都要靠这个转换器来生存,从而保持着自然界的稳定和发展。由此可以得知,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不仅重视人自身价值的发展,而且重视自然界的价值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方法论

生态文明方法论是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方法论在实践中也应该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自然界蕴育了人类社会,人在社会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自然界为基础,他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人类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要运用生态文明方法论,使人类和自然界保持主客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方法论的应用,首先就要改变过去的经济发展观,树立一种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理念。以前,由于我国的经济处于世界落后劣势,所以在过去30多年里是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生产模式,是资源浪费的奢靡生产。这种经济生产模式只顾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顾牺牲掉人类的宝贵资源和生存环境,以至于造成我们的生存环境千疮百孔。新常态的经济生产观则要求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生产模式,是节约型、环保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而且更注重生态环保效益,使这两个发展指标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观不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而且也遵循了自然规律,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节约环保、可持续地循环生产发展。

其次,要改变人类过去那种奢侈浪费的消费观,重新确立一种节约环保的绿色消费观。在传统消费中,商家为了获取大量的利润,不断地制造出大量的商品,以吸引消费者消费。而消费者对于商品要求也越来越高,产生了极高的奢华享乐主义。如果以这种消费方式发展下去,人类肯定会吃掉地球,最终也会吃掉自己。因此,人们必须转变过去的消费观,选择对生态有益的、循环利用的绿色消费方式。绿色消费观首先必须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立,例如我们尽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多购买一些循环利用的产品,多使用一些天然的、无公害的物品代替化学制品家具和杀虫剂等等此类的绿色消费。这种绿色消费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消费能力,是一种充分体现人类和环境主客统一的消费方式。

再次,在科技发展道路上,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环保科技的产品,建立生态型生产体系产业。绿色产业是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者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低污染、高产出。[5]近年来,许多国家在新能源、绿色产业的发展上有许多很好的例子。例如,韩国的环保牙签是由番薯、绿豆粉和玉米粉制成的,这种牙签无毒无害,还有一定的柔软度,非常好用。牙签用完后可以扔在剩下的饭菜中即可软化,这样就不会伤害到吃泔水猪的肠胃。还有德国的一次性环保餐具是用土豆粉制成的,这种餐具废弃后可以作为农业肥使用,这样不仅减少了污染,还降低了大量成本。在汽车燃油方面,麦当劳快餐公司推出了一项提炼生物柴油技术。原材料是收集餐厅的烹饪油,用这些俗称的“地沟油”来提炼做成生物柴油。这样不仅解决污染问题,还可以减少了石化柴油的大量开采。所以,只有发展绿色科技才可以发展循环经济,促使资源循环利用,大幅度减少资源浪费,使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客统一关系。人们只有对中国传统生态哲学、西方生态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深度挖掘,才能使自己明白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两者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通过对这些生态哲学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方法论,并且使我们通往建设生态文明的康庄大道,使人们拥有青山、净水、蓝天、绿地的美好家园。

[1]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M].北京:全国编译出版社,2010:119.

[2][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兴,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

[3]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125.

[4][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人民出版社,2000:140.

[5]韩晓慧.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B0-0

A

1671-6469(2016)-04-0074-06

2016-04-15

王青山(1964-),男,云南宣威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宋丹阳(1987-),男,山西长治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主客自然界文明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例说“自然界的水”
经验与存在
对不文明说“不”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