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音乐表演心理

2016-03-28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乐谱演奏者想象

黄 玥



论音乐表演心理

黄玥

音乐表演心理作为演奏时的状态,对演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音乐表演心理的重要因素入手,分析了情感体验与想象的作用,并重点论述了获得及正确处理情感体验与想象的方法,并结合实际论述了临场心理状态及应对方法。从演奏者的角度,对音乐表演心理进行了探索,旨在对演奏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音乐表演心理;心理因素;临场心理状态

一、音乐表演心理的概念

“音乐表演在整个音乐实践过程中,实际上是体现了把一部作品的创作从精神的表现向物质的表现转化的一个逻辑继续。创作(即兴创作除外)总停留在对自身内心的某种记录上。乐谱虽然是一种物质记录方式,但它的全部意义仅仅在于提供给人们一种内在听觉。所以,作曲家的创作只是一种精神表现,只有通过表演家的实践才能使它转变为感官可以体察到的物质性的、实在的表现。”[1]13音乐表演心理是演奏者的演奏时心理因素及状态,对演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直接决定着演奏的质量与效果。作为演奏者,必须了解音乐表演心理中的重要心理因素及临场心理,从而在演奏时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二、音乐表演中重要的心理因素

音乐表演具有两个重要的心理因素,第一是情感体验,第二是想象。演奏者要充分认识情感体验与想象在表演中的作用,并且有针对性的运用一些方法去体会、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象,正确把握情感与想象,将情感与想象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赋予音乐表演以生命力。

(一)情感体验

1.积累情感体验。演奏者要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且要充分的体会作品,才能获得情感的表达。因此,我们要想做到很好的体验作品,需要敏感的心灵,擅于发现生活与音乐中的情感,发现的越细腻,情感的表现就越鲜活。

首先,我们需要积累丰富的体验经验。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物,这些都是一种体验,学习艺术的我们需要有一颗热情、敏感的心灵,记录美好与不美好的事物。将自己的情绪变化记录下来,作为体会音乐情绪的素材。因此,随笔、日记,甚至相片等都是回忆情绪的载体。当音乐中需要的情感和我们体验过的重合时,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就能自然的表达情感。其次,我们要通过其他途径去获得经验。每个人的时间、阅历都不同,都有限。不可能什么都经历过,尤其是遥远时代的音乐作品,我们无法体会。那么我们怎么获得情感体验呢?我们可以从反映那一时代的音乐作品、电影、文学作品中了解时代背景与审美追求。间接的体会,丰富自己的体验。其实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社会时代改变,但是人性始终未变,个人的情感亦有相似之处。

2.投情。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有时表现为一种投情状态 。关于是否需要投情,音乐上有“激情派”与“形式派”两种不同的说法,“激情派”认为,音乐是需要情感的投入的,不仅仅只是乐谱上的内容,音乐与作曲家、时代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形式派”认为,只需要研究乐谱上的东西。笔者较为支持“激情派”的观点,因为任何人,包括作曲家都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之所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一定是受社会以及审美观点的影响。并且机械的、冷冰冰的演奏不能使音乐具有生命力与活力,虽然很严谨,但却不够感染人。我们在演奏时想要做到投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领会情感。“深刻理解和领会乐曲的情感内涵是音乐表演中投情的基础”[2]27。“表演者必须正确领会与体验乐曲的情感内涵,在深刻把握情感基调的同时,还要细致地体会乐曲的情感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2]27。因此,我们需要仔细研究乐谱,善于发现乐谱中的情感,为每个音寻找合理解释,这种解释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音乐上的解释。比如在一个乐句中这个音是什么功能,什么样的效果是音乐所要求的,尽量按照作曲家的原意处理,即使是有“二度创作”的成分,也应大体上顺应乐谱,以免情感表达与作品相违背或表达不自然、不流畅。另外,我们需要尽量的细化情感体验,从而使音乐情感的表现更具体、更细腻,从而感染听众。

(2)正确把握投情的“度”。音乐表演需要情感的表现,但是必须把握好“度”。这里的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音乐表演的情感表达不要过分;二是指音乐表演的情感表达要充分。这是针对两种不同的演奏状态而言的。演奏者由于性格、心理素质不同,在演奏时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往往呈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音乐情绪的宣泄过多,使得演奏不够严谨规范,这样的演奏者往往性格开朗,喜欢被聚焦、被关注,往往可以在表演时呈现极兴奋的状态;另一种是对音乐情绪的渲染不够充分,没有感染力。这样的演奏者往往性格内向,不具有果断与韧劲,音乐听起来不够有张力,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两类演奏者都必须克服自身的缺点,达到既有情感,又规范严谨的演奏。

(3)情感的表现应符合一定的原则。情感的表现应该不是随意的表现,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其中包括审美原则、美学原则等。审美原则是指音乐必须符合主观听觉的美感。不能任意、做作的表达情感。虽然我们的演奏要充分体现演奏者的个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始终要符合音乐的审美功能。情感的表现要符合一定的美学原则是指演奏要将真实性与创造性结合,将历史风格与时代风格相结合。使传统的音乐作品,既符合作曲家的原意,有展现出新的特点,展现出时代的要求。

要做到这些,需要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与直觉,这是演奏者正确处理情绪的前提。审美能力是演奏者甚至是艺术工作者所必须的能力。演奏者从自己的演奏中不断获得审美体验,用自己的审美能力去判断演奏的好坏,从而不停的调整自己的演奏。演奏者从小到大的习琴过程,就是美感与直觉的不断培养过程。有时候我们发现对情绪把握的不准确,对风格的把握不准确。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当时的审美趣味、时代特征的把握不准确。这就需要我们多听、多看,培养自己的审美标准,并且用自己这种自然形成的美感与直觉来指导与规范自己的演奏,使之不至于偏离轨道。

(2)强化征管堵漏增收。从摸清税源、掌握税源入手,充分利用财产行为税收入与楼市、股市、车市紧密相关的特点,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行业市场信息,充分利用第三方信息,深入挖掘财产行为税的潜在增长点,及时发现新增税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征管、堵漏增收、促进收入。

(二)想象

想象是音乐表演的另一重要心理因素,在表达音乐的同时,演奏者必须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去创造音乐形象,使音乐活泼生动。笔者发现,想象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听觉想象与在事物中寻找联系的想象。“音乐表演中对于听觉表象的想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它是演奏者的技巧得以实现的内在依据。”[2]28而寻找事物间联系的想象可以帮助我们将各种因素结合起来,整体、连贯的指导演奏。因此,我们要想提高想象能力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

1.提高内心听觉。内心听觉是演奏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演奏中的内心听觉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直接的是演奏者在演奏一个音之前,在内心对音色进行想象,而在演奏之后依然会做出判断,依据内心的感觉调整演奏。我们的视唱练耳实际上就是训练内心听觉的课程。之所以作曲家、演奏家可以在没有乐器音响的条件下依然作曲、学习新曲,是因为他们具有极好的内心听觉能力。可以在心中建构出整个乐曲的音响效果。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有意识的关注内心听觉,在心中构建出音乐的音响结构。并且不仅仅是要听到音乐,更要听见音乐,在内心聆听自己的演奏。平时在没有琴的时候,可以进行冥想训练,即看到乐谱在脑中可以反映出准确的音高与音响效果,在脑中冥想每一个乐句,使之通顺,设计准确。

2.合理运用联想。联想可以激发出音乐的情感,可以使看似无关的事物间产生联系,甚至有时产生“通感”,从而更为深刻的理解作品。联想有时非常具体,深入到某一音乐形象的具体特性,而有时却又模糊不清,只是需要一种氛围与情绪。对于具体形象的联想可以和音乐中的具体内容相联系,有时可以特意在头脑中设计,给音乐的每一部分都填上一定的想象,音乐也就具有了自己的意义。“这种想象越灵敏、越丰富,对音乐内涵的表现就会越准确、越深刻,而听众从音乐表演中获得的情感,形象与意境的感受也就越鲜明、越具体”[2]28。

三、临场心理

在了解与把握好音乐表演的心理因素之后,演奏者必须面对的是舞台。在舞台上将自己的诠释呈献给听众,从而完成完整的音乐表演。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时处于临演状态。“临演状态是指,临近演出时演唱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3]。临场时较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应是放松、自然的,又略带有兴奋。使得音乐表演时可以全神贯注于音乐的表现。放松是指心理、身体上不能由于紧张而使音乐表现受到阻碍。而略带兴奋,有助于演奏者充分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在演奏中要做到这两者的平衡是很不容易的。演奏者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避免过分紧张

(二)学会正确看待紧张情绪

演出时的紧张不可避免,不仅一般的演奏者,就连大师都会紧张,可是,大师们不会太受紧张情绪的影响。因为他们会及时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紧张的情绪是可以消减的,但是演奏者不要试图去消除这种情绪,否则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在演奏时要把紧张情绪看成是很平常的事,冷静、包容的接纳它。情绪就会慢慢的平和下来,反之则会增加自己的失败感。另外在演出时,避免自我意识,忘记自我。当已经出错时往前看,而不是往后,对一切自我意识置之不理。学会与这种情绪相处,而不是消除。把错误的后续影响减少到最小限度。

(三)在演出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音乐表演艺术是刻苦努力与积累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获得好的演奏和自信的心理状态,必须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去钻研作品。当技巧、记忆、音乐表现等各方面达到纯熟时,演奏者的紧张情绪也会相应减少。很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强化音乐记忆,通过各种方式去熟练的梳理、记录乐谱的内容,以保证表演的准确。音乐记忆有5种,依靠的分别是自身听觉、激情、逻辑结构、运动机能及视觉。大多习琴者都会知道,运用机能的记忆,即记得手位是不够可靠的。因为肌肉也处在紧张状态,与平时的触感不同。因此,我们应主要依靠逻辑记忆与视觉、听觉的结合。在研究、分析乐谱时演奏者不断深化对于作品的结构、处理、音色等内容的认识,从而产生较为牢固的记忆。

(四)将理智与投情结合

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有足够的控制力,要将理智与投情结合。千万不能因为感情泛滥而失去大脑有逻辑的控制能力,使得演奏慌乱。因此,在演奏时要始终把握好心理节奏,大脑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要始终具有冷静的控制能力,要做到是有逻辑的表达情感。这是理想的音乐表演所需要的必备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表演心理是演奏者演奏时的心理状态,它实际上是体现了把一部作品的创作从精神的表现向物质的表现转化的一个逻辑继续。演奏者要在演奏中充分体会与把握好情感体验与想象这两个音乐表演心理的重要因素。在情感体验方面,演奏者在平时应主动积累与获得情感体验经验。当情感体验表现为“投情”状态时,演奏者一定要正确的体会情感、把握一定的“度”,并且使情感的表现符合一定的审美原则与美学原则。在想象方面,演奏者需要提高内心听觉,并合理运用联想,以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帮助塑造音乐形象。另外,在演奏者把握好情感体验与想象之后,处于临演状态时,演奏者应正确看待紧张情绪,调整临场心理状态,在演出前对音乐准备充分,在演奏时将理智与投情结合,以避免过分紧张,从而使演奏完整并富有感染力。

[1]王次炤.论音乐表演[J].人民音乐,1989(11):13.

[2]张前.音乐表演心理的若干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3):27-28.

[3]何明生.如何取得较佳的临演状态[J].中国音乐,1992(1):3.

责任编辑:李应青

J604.6

A

1673-1794(2016)04-0085-03

黄玥,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合肥 230601)。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749)

2016-04-25

猜你喜欢

乐谱演奏者想象
山之高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乐谱:放飞梦想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