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泽湖渔业产业发展和行业协会建设实践

2016-03-28穆欢张胜宇杨其海

水产养殖 2016年3期
关键词:洪泽湖水产品渔业

穆欢,张胜宇,杨其海

(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江苏淮安223300)

洪泽湖渔业产业发展和行业协会建设实践

穆欢,张胜宇,杨其海

(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江苏淮安223300)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江苏省第二大湖泊,面积2 069 km2,湖岸线长356 km。其位于淮河中、下游结合部,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临近京杭大运河,北枕废黄河和中运河,西纳长淮,南注长江,东通黄海,北连沂沭。广袤的水面、适宜的水深、丰富的资源、优良的环境为洪泽湖发展渔业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古就有“日出斗金”之美誉,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基地。2013年全湖水产品总产量5.35万t,总产值8.1亿元,其中,养殖产量3.43万t,产值3.6亿元,其中大闸蟹产量2.4万t,产值3.2亿元;捕捞产量1.92万t,产值2.4亿元;加工、经营等二、三产业产值2.1亿元。

1 洪泽湖渔业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大力推广利用洪泽湖优质水面资源从事水产养殖,打破了单一捕捞的渔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单一捕捞”到“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综合经营”的结构转变。长期以来,洪泽湖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推进品牌建设,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努力提升产业素质。同时,依靠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等市场竞争主体的带动,推动渔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河蟹的产量、产值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1.2技术水平不断创新,产业素质得到提高

近年来,洪泽湖通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从产业链各个环节寻求技术突破与技术升级,与此同时,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极大地提高了渔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养殖模式,积极推行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大大提高了渔产品的质量,走出了一条“大品牌、低密度、生态化”的生产路子,从而为洪泽湖渔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化、股份制等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些元素不断呈现,同时吸引了一批科技人员、企业家、工商业者参与进来,使从业者素质不断提高,从而逐步完善产业链,不断丰富产业内容。

1.3品牌内涵不断丰富,产业影响日渐增强

多年来,洪泽湖每年都坚持在北京、上海、台湾等地举办洪泽湖优质水产品系列推介宣传活动,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放鱼节庆等产销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扩大了影响。洪泽湖渔业产业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不同消费群体的要求,用差异化的产品赢得整个消费市场。通过优化布局、强化管理、品牌整合、产业化开发等,打造了一批精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开展各类品牌推介与经贸活动。不断加强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与改造,积极发展渔业产业物流,开拓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网上交易等,推动渔业营销方式由传统模式向电子化方向发展。

1.4生态意识不断提升,组织化程度得到加强

实行“大环境保护,小生态修复”,实行捕捞强度和养殖面积两个负增长,全面推广生态化健康养殖模式,开展网围养殖综合整治,改善和保护洪泽湖水域生态环境。认真开展渔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组织实施规模化人工增殖放流。狠抓组织化经营,积极支持渔业市场经纪人等发挥自身优势,牵头领办专业合作社,在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等方面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服务,提高渔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2 洪泽湖渔业发展存在问题

2.1品牌影响力和整合度不高

洪泽湖孕育出“洪泽湖螃蟹”、“洪泽湖青虾”等一大批特色水产品。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特色水产品由于没有统一的品牌进行整合,经营模式呈现出散兵游勇式的自产自销。虽然产品质优味美,但是知名度和价格均不高。洪泽湖大闸蟹的品质口感虽然与阳澄湖相差无几,但因为没有品牌,价格却相距甚远。

2.2出口“短板”有待进一步改善

尽管洪泽湖渔业产业质量与效益都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出口却显得捉襟见肘,无论是出口规模、效益、增速都与其整体地位不相匹配。2013年,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6 100×667 m2(亩)大闸蟹出口基地,年出口螃蟹464.5 t,与其年产大闸蟹2 万t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由于出口“门槛”和标准过于严苛,另一方面洪泽湖品牌影响力小,出口企业不得不被迫借道、借壳、借牌出口,为他人做嫁衣。

2.3渔业发展整体环境尚不优越

洪泽湖地处苏北,工业化时间较晚,用现代化工业理念改造传统渔业才刚刚起步,二、三产业比重较低,渔业科技的原创力不足,产业的后发推动力不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少。科技投入明显不足,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多元化投入机制不够健全,从业人员单打独斗,信息不通,恶性竞争,这些都严重制约洪泽湖渔业产业发展壮大。

3 加快渔业行业协会建设,助推洪泽湖渔业提档升级

3.1整合资源,组建中国·洪泽湖渔业产业联盟

当前洪泽湖渔业产业面临产品质量需提高、产品品牌需推介、销售市场需拓展的新形势,经多次调研,广泛协商,决定组建“中国·洪泽湖渔业产业联盟”,整合资源优势,集结各方力量,主打洪泽湖生态、绿色名片,助推洪泽湖渔业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洪泽湖渔业产业联盟”成员包括政府、部门、企业、专家、媒体等五大资源,近50家单位,联盟是为行业的整体利益而设计的一种组织,对于洪泽湖渔业行业状况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掌握充分的信息,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实现对行业的微观管理,结合政府的宏观管理,理顺市场秩序,抱团合力,促进渔业产业健康发展。

3.2厘清思路,明确联盟工作抓手

推行一个理念,即打造品牌,树立形象。逐渐让洪泽湖水产品更受青睐,让洪泽湖人更受尊敬。学习两个榜样,即学习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和阳澄湖大闸蟹协会。建立洪泽湖渔业产业联盟,制定渔业产业发展战略,建立沿湖公认的行业标准,讨论、协商、调解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洪泽湖渔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学习阳澄湖大闸蟹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协调能力,保护集体品牌。推动多方合作,促进产业发展。联盟的愿景是成为洪泽湖水产品品牌的代言人,成为涉湖涉渔企业的精神家园,成为全国水产品品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组织机构之一。明确三大目标,即搭平台、做桥梁、谋共赢;育龙头、带龙身、促发展;打品牌、树形象、增效益。开展四大活动,即媒体宣传活动、推介展销活动、质量安全活动、产业创新活动。组织五大资源,组织政府、部门、企业、专家、媒体等五大资源,形成政府出策、部门出人、企业出货、专家出智、媒体出声的良性格局,共同推进洪泽湖渔业产业快速、持续发展。

3.3搭建平台,筹建跨区域省级渔业协会

洪泽湖行政区属淮安、宿迁两市,境内涉渔企业、合作社近700家,家庭渔场62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个,以联盟为基础,建立江苏省洪泽湖渔业协会,牵头统领洪泽湖渔业产业发展,像经营企业一样运作协会,开展洪泽湖渔业产业服务工作,搭建平台,应对内外市场竞争挑战,为单个的生产经营主体在技术、信息、经济实力上提供支持。每年组织沿湖周边企业参加新加坡、北京、厦门、上海、台湾地区、中国香港等国际国内渔业展销会或博览会,提高洪泽湖水产品推介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洪泽湖水产品国际、国内知名度。

3.4溯源管理,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借鉴国内外,特别是兄弟湖泊成功经验,探索建立符合洪泽湖水域特点的养捕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倒逼源头严把质量关,切实保障洪泽湖水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广应用生态化健康养殖模式,加强网围“小区化”建设,大力实施养殖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工程,改善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培育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放大“洪泽湖”的品牌效应,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社会知名度。

3.5品牌整合,努力打造“洪泽湖”品牌形象

洪泽湖水产品注册的品牌太多,品牌过多、过滥,给人带来洪泽湖品牌杂乱无章的感觉,会削弱洪泽湖水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必须打破地域观念,整合洪泽湖品牌,主打生态牌,重点突出以“湖”为载体,以“生态”为标签的鲜明特色,推出确实能够代表洪泽湖形象并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以品牌规范生产、开拓市场,要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市场有监测,在保护品牌、开发品牌、拓展品牌上做足文章,并将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3.6产业链接,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坚持“稳定一产,提升二产,注重发展三产”的理念,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洪泽湖渔业产业链,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耦合,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细化产业分工,调节产业各环节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稳定、紧密和完整的纵向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渔工贸、渔科教一体化的经营机制。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6.03.014

收稿日期:(2015-08-26)

猜你喜欢

洪泽湖水产品渔业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驱散洪泽湖上的阴霾——张爱萍洪泽湖剿匪纪实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江西省4月水产品塘边销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