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功能分析
2016-03-28盛杨
盛 杨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 江苏常州 213164)
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功能分析
盛 杨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 江苏常州 21316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发展的紧迫性和自身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地方高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德育精神为地方高校文化教育提供优质资源,其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培养大学生融入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大学生服务区域文化产业的认识、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拓展人文素质教学实践平台。
地方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杰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包含着许多随时间流逝而容易淡化的文化记忆,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1 地方高校开展“非遗”教育的意义
1.1 “非遗”保护的紧迫性决定了地方高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近几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发展较快,人们对保护传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逐步提升,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外来文化的冲击,文化标准化的蔓延,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都在加速消解着与人类的精神、情感世界紧密相连的“非遗”,使得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当前全国各地的“非遗”都面临着抢救、整理、保护、传承和进一步研究的难题,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形似神失”“空壳化”等问题更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众多“非遗”的民间自然传承链接显得越来越脆弱,而地方高校集知识传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多重功能与资源优势,将成为“非遗”传承不可或缺的组织部分。近年来,常州科教城多所院校与常州市“非遗”项目展开合作,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以省级非遗项目“乱针绣”为例,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乱针绣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途径等问题与传承人进行协商,达成了以大师工作室项目为载体,在产品设计等专业开设乱针绣必修课程,传承人定期来学校开班授课,优秀学生毕业后进入传承人家族工作室,校企共同合作指导毕业生毕业设计作品等相关协议[2]。
2.2 “非遗”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地方高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可行性
“非遗”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地域范围,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为“非遗”的形成与发展烙上了的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遗”代表作有昆曲、古琴艺术、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等,都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其传承人群基本都生活在相关地区,这些人类遗产如果离开了相关生存环境,其保护、传承与发展就不能实现。地方高校集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科研资源、多元的教育活动为一体,为本地“非遗”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保证,这使得地方高校在传承“非遗”过程中,有相对于其他政府部门或社会力量更加突出的优势。近年来,常州高校通过开设公选课和渗透性课程、建设“非遗”展馆、开设讲座和社团等形式开展“非遗”教育,围绕“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科研项目日渐增多。2010年5月,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落户常州大学图书馆,2012年《常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由常州大学编纂完成,2015年常州市“非遗”中心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开展数字化传播与研究工作,常州多所高校开设了与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常州吟诵、锡剧等“非遗”项目相关的公选课,并且在梳篦、乱针绣、留青竹刻、金坛刻纸等项目中,形成政府、学校、企业联合开发、保护的合作模式。
2 “非遗”作为优质文化教育资源的表现
2.1 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教育资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公约》指出,“非遗”涵盖的内容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遗”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该公约还进一步阐明了“保护”的具体内容:即对群体有意义的诗歌、史诗、神话、民间传说、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木偶、皮影、宗教表演、社会风俗、各种仪式、节庆活动、宗教的信仰、图腾崇拜、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等。这些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资源财富,学习“非遗”的过程,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也是实现地方高校文化传承和文化熏陶育人功能的过程。
2.2 以人文精神为主体的德育教育资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丰富的精华,也有不少的糟粕,还有一些随着时代的变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内容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正确区分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于传统美德要大力提倡;对于文化糟粕要坚决摈弃,同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不断地创新,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构建[3]。“非遗”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价值观,蕴含着大量的和谐思想以及行为规范,它们在规范社会秩序方面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大量浓缩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曲艺说唱、书法、绘画、建筑、编织、雕刻、工艺制作、戏曲表演等内容蕴含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生活、互敬互爱等优良品质,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3 “非遗”教育功能的表现
3.1 培养大学生融入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
“非遗”作为优秀地方文化的代表,反映了社会群体共同的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地方高校处于特定的文化区域,学生长期处于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文化氛围中,必然受到学校所在地域的文化的影响。以常州“非遗”项目为例,常州梳篦、留青竹刻、金坛刻纸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中国“黄酒三杰”之一的金坛封缸酒,曾是宫廷御酒,文化底蕴深厚,其酿酒发展史就是黄酒文化的“活字典”。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州吟诵,运用常州方言吟诵古典诗文,其代表性传人赵元任、周有光、屠岸等都是常州籍的文化大师。学生接受“非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对地方文化由了解到热爱的过程,是学生从精神层面回归地域的过程,当他们认识到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上有如此丰富和优秀的人文、历史遗存,他们内心浓厚的爱家、爱国情怀就会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从而形成相对统一的社会价值认同感。
3.2 提高大学生服务区域文化产业的认识
当前文化兴国的前提下,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地方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大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发展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趋势。地方高校在开展“非遗”教育过程中,学生伴随着知识、技能的学习,增强了对文化所在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形成自觉服务家乡、服务地方的良好愿望,提高他们投身地方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比如:常州梳篦制作工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从学习传统工艺开始,在梳篦结构、造型、工艺等方面尝试改造和创新,并结合常州“非遗”的特点,运用新媒体传播和动漫手段相结合,设计开发了旅游文创和动漫创意产品,尝试将现代文化产业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相融合。围绕“非遗”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将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动力。
3.3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非遗”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了大量优秀的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资源,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化素养、道德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非遗”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后,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更为重要是的,“非遗”教育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非遗”教育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社会调查和研究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常州科教城多所院校围绕“非遗”主题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例如:常州纺织服装技术学院“常州非遗在艺术设计中的传承探究”、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常州印象――锡剧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实例探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非遗为题材的常州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设计”等,这些项目是“非遗”教育成果的显现,也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证明。
3.4 拓展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教学平台
“非遗”的存在建立在传承主体的实际参与之上,体现为特定时空下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无论哪种类型的“非遗”,都需要借助于人的语言和行为,才能传承和展现出来。“非遗”的表现、传承都需要语言和行为,都是动态的过程,这使得学校的非物质遗产教育呈现出同样的动态性特征。这一特性决定了高校“非遗”教育必须重视实践,使学生从封闭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若要真正了解“非遗”,平面教育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于教学需要,学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参观和体验,这进一步拓展了地方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的平台。近年来,常州科教城多所院校围绕“非遗”主题开展素质教育实践教育活动,成果显著。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2014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吟诵”传习基地学校,通过文化公选课实践性考核、学生社团活动、文化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途径,拓展“非遗”教育实践平台,满足“非遗”教育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立体发展需求。
“非遗”为新时代高校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提供教育资源,为地方高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提供发展途径,为大学生提高精神文化修养起到重要作用,为地方高校彰显文化教育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推动力。因此要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中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非遗”的教育资源和功能,有序推进地方高校“非遗”教育工作的发展,形成教育与保护双赢的良好局面。
[1] 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2.
[2] 姜燕,糜红缨,杨玲林.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路径选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2.
[3] 张育广.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高校德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2(5):33.
[责任编辑:李娟]
Educational Function Analysis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Local Universities
SHENG Yang
(Department of Society Scienc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ts territoriality and impendence determin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providing the ICH educa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vides the rich humanities connotation and moral spirit for the local universities, which educational functio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helping students integrate in society, developing hometown feelings, enhancing understanding of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 service, enhancing the cultural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reating practice platforms for human quality education.
local universiti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cultural education
2016-09-05
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JB492)
盛 杨(1977-),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素质教育
G 122
A
1672-2434(2016)06-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