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新闻的采集、制作与播出
2016-03-28徐晟哲
徐晟哲
论电视新闻的采集、制作与播出
徐晟哲
[摘 要]电视新闻作为目前仅次于网络新闻的媒介形式新闻,仍有着非常高的受众群体。相比现今最流行的网络新闻,其内容与制作技术更加成熟,所以研究电视新闻的制作播出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势必要与新媒介进行融合转型,以求其更加适应新时代受众的新闻信息需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采集;新闻制作;媒介融合
[作 者] 徐晟哲,广西师范学院。
一、电视媒介的发展
电视可谓是20世纪全世界拥有受众种类最广泛、数量最多、最受欢迎的媒体形式。就算是到了电脑、手机媒体大行其道的21世纪,电视还是拥有一大批较为年长的固定受众,由此可见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之巨大。我们有必要对电视媒介进行全面、细致与深入的研究,且电视媒介传播的规律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媒体。
电视媒体是20世纪才问世的新产物,在它之前,报纸也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发展历史,而电视这个新生儿一为人们所见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20世纪30年代见证电视媒体诞生的人们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可以从一个方盒子里看到真实动态的图像,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这是魔法,但它却真真正正地实现了。电视媒体的发展是建立在广播的基础上的,在声音的基础上加入了图像,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媒介史中的互联网媒介出现以前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性事件了。他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最主要的就是对于新闻信息的接收方式——以前人们只能从报纸上看到无法运动的印刷图像与文字,听着没有图像只有声音的广播;而电视的出现,让活生生运动着的图像与声音同步结合到了一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性突破。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们开始纷纷争相抢购电视机。在20世纪电视媒介诞生以来直至21世纪初叶,谁的家里要是拥有电视机,那可谓是真正的小康家庭了。
电视自发明以来,就很快就成为新闻传媒工作者的最佳利器。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渐渐取代报纸新闻与广播新闻的统治地位,开始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电视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达到每个家庭至少拥有一台电视机的水平。家家户户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节目,这也逐渐成为无数中国家庭的日常习惯。
电视媒介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电视囊括了报纸加广播的所有优势,将声音与动态图像结合起来,将新闻信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并且这种图像声音并茂的模式能够大大刺激人们对于信息的感观度,从而能够更加好地接受新闻信息。而视觉效果则是电视媒介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感官途径,其中80%以上的信息量都来自视觉信息,声音也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人们视觉能力的直线性与听觉能力的立体性,导致了无暇直面电视机的人们通过可以折射及转弯的立体式声音传播方式来接受新闻信息,这就大大加强了电视媒介新闻信息的传递利用率。
二、电视新闻的采写问题
综上所述,电视媒介对于新闻的采写就有了新的要求。新闻学中的“采”是新闻传播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判断一名记者是否优秀,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采集新闻信息能力的高低。“七分采,三分写”是新闻界公认的法则。新闻信息采集可以说是新闻从业者安身立命的最基本技能。文字新闻的采集,要求采集人必须拥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一定的文学素养,要善于挖掘与捕捉文字信息。录音机录音、笔记本记笔记都是采集文字新闻信息的基本方式。不仅如此,新闻信息采集者们还要善于打好腹稿,不可单纯依赖外部工具——因为天有不测风云,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笔记本有可能丢失,录音机有可能出故障。所以,要尽可能地多用大脑来采集新闻信息,这样会比较保险。电视新闻信息的采集相比文字与声音新闻信息的采集则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为电视新闻信息的主要承载符号是活生生的运动图像,因此就要求电视新闻信息采集者拥有较强的图像新闻信息的采集能力。而在21世纪,摄像机就成为采集运动或静止图像的主要工具,所以,一名好的图像新闻信息采集者就必须良好熟练地操控摄像机——首先要有力气,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像机的体积逐渐缩小,但还是有着一定的重量,记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体力来扛起摄像机。若是连摄像机都无法扛起,那么其就无法进入最佳的拍摄状态,自然就无法采集到最新最好的图像新闻信息。所以,图像新闻信息采集者们应该加强对身体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证拥有体力来扛起摄像机,保证可以长时间处于最佳拍摄状态。其次,也就是最为高端复杂的一项技能——操控摄像机。图像新闻信息采集者们也必须拥有熟练、准确操作摄像机的能力。摄像机是一部复杂而精密的机器,拥有众多的元件。初学者可能会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开关按钮就心生恐惧。的确,要想掌握熟练操作摄像机的技能绝非易事,不是一日之功就可拿下的,且现代社会摄像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十分之快,哪怕花掉很长时间学会了一种型号的摄像机的操作,结果过不了多久又推出了该款机器的新型号,恐怕以前的学习成果又要付之东流了。
三、电视新闻信息的制作
电视新闻信息已经采集完毕——“米”已经有了,接下来还需要一位“巧妇”来将其做成美味的饭,这就是电视新闻信息制作者们大显神威的时候了。在已获得电视新闻信息充足、全面、细致的前提条件下,电视新闻信息制作者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整理——就像对生的食物进行烹饪一样,要让食物色香味俱全。电视新闻信息是全方位的,包括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及一定的文字信息。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形式确实会令电视新闻信息制作者毫无头绪,这时电视新闻信息制作者首先就要有慧眼识金的能力,尽量寻找到最有必要、最有价值的信息。再好的新闻记者也不可能只采集到有必要、有价值的信息,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冗余的、不必要的、缺乏价值及干扰有用信息的信息。这就需要电视新闻信息制作者有一双火眼金睛,以最快的速度发现谁是“黑猫”,谁是“白猫”。制作者还需要对已经筛选好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将信息合理地排列组合,言之有物。而无具体形象的标题给人的则是笼统虚无的感觉。所以,在制作标题时应把具体内容浓缩进去,笔者曾采写过一条社会新闻,开始记者拟的标题是《不帮带孩子,烧光你全家》,比较笼统。在后期节目编排中,笔者把标题改为了《如此儿媳:不帮带孩子,烧光公婆家》。这样一比较,后者更具体,因为前一个标题容易引起歧义,是谁不帮带孩子啊?改动后观众从标题中就明白这是因婆媳矛盾引发的事件。所以新闻标题要反复推敲,准确概括新闻事实。
要突出精华,每一条电视新闻都有一个标题,也是记者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所表达的中心观点、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如中央电视台播发的《各地学子踊跃报名中西部地区免费医学生》《俄罗斯数名海军将领因火灾被免职》,曹县电视台新闻中播发的《“血栓女”写信致谢市委书记 立遗嘱捐器官回报社会》《特大暴雨阻断京九交通,铁路部门抢修恢复交通》《元代古沉船成菏泽新名片》,这些标题都直接揭示了主题思想,让观众从题目上就可以对报道所包含的主题有所了解,引起关注。要根据素材的掌握情况和报道对象的变化情况,修整原来构思的偏差,决定最后的剪辑方案,同时进行解说词写作。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先写出解说词再剪辑画面,也可以先剪辑画面再写解说词(自己写或者请别人写)。不同的节目内容节目形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配音和混录合成一般由专门人员来做,但编导绝不是旁观者,而是要向播音员和录音师阐述创作的意图,提出创作的要求,这是综合处理的最后阶段。近年来,各种新型社交媒体不断兴起,影响力日益扩大。一方面,新型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电视媒体的资讯处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深度性等特点又可以弥补新型媒体的不足,二者在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可以“取长补短”,相互结合产生更为深远的传播效果。以微博为例,微博用户数量庞大,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显示,大陆微博网站数量从2010年1月的17家增长到2010年12月的88家,微博用户已超过6000万人。2010年,不仅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相继推出微博,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以及和讯财经等媒体也推出微博。很多知名网友、行业知名人物(如潘石屹、任志强等)、演艺明星的主要活动阵地已经向微博转移,73%以上的微博用户将微博作为重要新闻来源,关注微博已成为媒体跟踪突发消息的重要途径之一。2011年的许多热点事件都是由微博引发的,如温州动车事件、郭美美炫富事件等,都是由微博最先发布,而后引起很高的舆论关注度。统计显示,在2011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新闻事件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虽然微博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和舆论效应,但实际也离不开传统媒体对整个事件的详细报道和实地探访,二者在新闻事件报道中经常是合力发挥作用的。大型节目的多机拍摄,摄像机多达十几台甚至几十台,往往需要动用多个转播车,要有多个导播,进行多级切换,分区导播将画面切到总导播那里,再由总导播将各个分区导播切换来的镜头进行选择切换。《柯受良飞跃黄河》动用了12台摄像机,总导播张晓海一个人不可能同时看过来12台摄像机的信号,所以一般用两级切换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东方霓裳——97宁波国际时装节》大型团体操的实况,由××电视台主办,现场导播,共动用了18台摄像机,实行两级切操。在A车(副车)中进行一级切换,车上有6个讯道,在B车(主车)上,进行二级切换,有12个讯道。通过两级切换,A车的6台摄像机的信号经过一级导播选择好切给B车,B车的导播可以直接切出播出,同时也可以作为它的一个讯道,和B车上的其他讯道组合切出播出。通过两级导播,可以化解导播因控制太多的讯道看不过来的问题,简化了导播的工作压力。
四、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
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遛遛才知道。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好以后不能只是放在那里,这些东西是给观众来看的,只有观众接受与认可了,电视新闻节目才算是获得了最终的圆满成功。新闻采集者、制作者、传播者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观众接受与认同。观众就是电视新闻信息的消费者,是新闻工作者所要服务的“上帝”。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播出,就首先需要电视台、播发人员及各种传输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机器。除此之外,观众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购买到电视机来接收电视台所勃发电视新闻节目信号。当所有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以后,电视台各部门以及观众们就要做好同步——一个播发,另一头接收。这一系列的环节必须要和谐有序,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电视新闻节目无法顺利的播发,达到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节目的顺利播发需要电视台工作人员与观众的共同合作。同样,光有人员的配合还远远不够,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发装置和接收装置也必须做到精确的同步,且要保证运转良好,任何一方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播发过程中断、失败,播发与接收装置不能出现一个快、一个慢的状况。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的采集、制作与播发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整体系统。需要各方的努力才能达到完满的结果。其中的采集与制作过程需要新闻工作者单方面进行把握,而播发的过程则需要新闻工作者与观众们共同协力完成。电视新闻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被网络新闻媒介所取代,这是必然的历史趋势。但电视新闻研究中所得到的经验成果有很多都值得新兴媒介去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也必然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与互动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