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技巧研究

2016-03-28张双红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闻编辑广播电视

张双红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技巧研究

张双红

[摘 要]广播电视属于新闻传媒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媒体行业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行业中开始出现新的电视新闻频道,这就给人民广播电视新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广播电台应当在保证新闻自身严肃性的同时,努力使新闻播报更加生动有趣,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进行积极的研究。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编辑技巧

[作 者] 张双红,龙口广播电视台。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各类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尽管受到网络传媒的冲击,但其对新闻传播的发展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信息需要经过正确的处理才能传播,这个处理的过程就是“编辑”。编辑水平决定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应熟练掌握一定的编辑技巧,才能对文字、声音、图像等做出有效的优化处理,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主要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重组等后期制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新闻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参差不齐的观点,新闻编辑工作者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各种信息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并将其编辑成可听可视性极强的新闻,此时,“后期制作”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编辑新闻标题的技巧

新闻标题直指新闻的心脏,是新闻内容的核心,具有吸引、感染公众的功能。好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能够引起观众对这则新闻的兴趣,有利于观众解读、吸收、评价新闻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传播平台,标题的编辑自然也要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要考虑新闻的实效性、新鲜性、真实性、重要性和典型性,还要与时俱进,使用观众感兴趣的语言、图像等表达方式,并且从技术层面提升标题的表现力,让观众一目了然,从标题中感受到新闻的价值。

二、编辑新闻导语的技巧

导语是新闻事件的开头部分,观众往往从导语中便可大致了解新闻内容。导语的内容一般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中心突出。这就需要编辑工作者对观众和记者有一定的了解,既能够将记者想要表达的新闻内容精简,还可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编辑导语的过程中,要注意用精辟、巧妙的话语将新闻素材体现出来,并且采用合适又独特的方式表达,将记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快速传达给观众,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继续观看新闻的细节内容。好的导语就像一块“磁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让观众不得不继续关注新闻内容。

三、编辑过程中组织指导的技巧

为了更好地将新闻专业地展示给观众,编辑部应该加强组织和引导技巧的应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政府出台的政策以及社会的发展情况,在遇到有关民族、政治、宗教等的新闻时,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编辑。

对于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等也要及时了解,才能发现新闻的亮点并突出新闻视角。在此基础上,组织与外景实时联系,或者与专家电话连线等环节,让观众了解新闻现场的情况和具体细节,并能够在专家的专业指导下,全面地、多角度地、客观地剖析新闻事件。

另外,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现代网络设备和技术已经非常普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部应该开设一些新的栏目,如拍摄和制作系列报道等,通过网络设备及时对新闻节目进行通报并播放,建立可以与观众共同探讨和研究的平台,听听观众的声音,从观众的角度去分析新闻以及节目,会带给编辑更多的体会和感受。

想要做出优秀的新闻节目,还需要编辑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将新闻系统分类组织,可以提高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新闻节目的质量。

四、模糊化处理的技巧

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模糊化处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如在一些有关军事题材的新闻报道上,需要保密的文件较多,此时就需要做模糊化处理。还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事件,在报道时要对其个人信息用模糊的语言处理,在节目播放时,在其脸部打上马赛克,以免对其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极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巧妙地避开敏感信息,将新闻事件传递给观众呢?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能够掌握专业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一)急发稿件的模糊化处理

实效性是新闻的基本特性,有时候紧急事件无法确认且来不及查清,但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给观众,这时,编辑人员就应该对新闻稿进行模糊化的处理,不仅要保障播出的时间,还要确定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将新闻的损失降到最小。如自然灾害的报道,无法确认具体的受伤情况,有时只需说明时间地点即可。

(二)机密稿件的模糊化处理

对于涉及我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机密文件时,如商业机密、军事机密、政治机密等,都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报道,尤其是出现人名等个人信息时,要注意保密工作,从语言、图像甚至声音的方面去模糊需要保密的信息,避免发生国家机密泄露的情况。同时还要抓住新闻核心,给观众传达出条理的新闻事件。

(三)道德稿件的模糊化处理

社会道德问题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关注,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经常讨论的话题。道德事件常常与法律及利益相关,对待此类新闻要谨慎。在模糊化处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新闻主体,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尽可能传播正面消息。如对于现实生活中道德事件的报道,要对人名进行保密,使用“化名”讲述。

(四)图像稿件的模糊化处理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不仅有文字的形式,还有视频的播放。由于各种原因视频中的某些部分不能公开时,编辑部便用马赛克的形式对局部进行模糊化处理。对于不得公开的人物拍摄,除了马赛克,还可以从侧面拍摄,必要时还可能需要对其声音做处理。

五、制作舆论新闻节目的技巧

新闻中不仅有健康积极的消息,还有很多负面的人物和事件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会通过舆论性的消息来引起大众的共鸣,披露社会中的腐败落后、人情冷漠等现象。对于舆论新闻节目的处理技巧如下。

(1)处理有关政府机关的舆论新闻时,多注重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反馈。如报道某些官员的腐败事件,通过舆论的压力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

(2)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也只是传播新闻的途径,没有阻止和制裁新闻事件的能力,因此,对于舆论新闻要还原其真实的情况,尊重事实。

(3)在任何情况下传播信息都要遵守法律法规。如对于社会宗教问题,不可宣传邪教,不可鼓动人们参与邪教活动。

(4)对舆论新闻的主人公或者其他相关人士进行采访前,要与其沟通协商,严禁用非法手段要求当事人接受采访。

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后期控制指挥技巧

新闻播报注重时效性,指在最短的时间内播报新闻;连贯性,强调部分新闻的追踪报道;及时性,强调新闻反映问题的及时性和解决问题的迅速性;灵活性则主要指新闻播报过程中对突发新闻的插播处理。编辑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既要体现出编排的科学合理性,又要体现出新闻播报的质量,因此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编辑人员对电视版面空间做一个全面了解,并做到可控性,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播报出丰富、活跃和及时的新闻内容。要根据电视制作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成套新闻”“突发新闻”和临时出现的“可观新闻”的关系,做到科学合理安排。如果是重要的突发新闻,导播可以临时决定进行适时播报,也可以将报道切入现场,达到及时播报的效果。而这种插播就意味着对新闻节目的临时迅速重新规划,避免新闻播报的超时或者时间不够用,影响新闻播报效果。新闻编辑的这种灵活性、及时性和突发性经常发生,因此需要编辑人员很好掌握编辑技巧,才能做到完美处理。

一名优秀的、专业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编辑知识,还要掌握足够的法律知识,以及较高的自身素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还要不断地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内容丰富并且精彩的新闻与编辑的创新思维是密切相关的,创新思维会引导编辑做出符合观众要求的高质量新闻节目,推动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尔云.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培训的几点内容[J].新疆广电建设,2009(12):54-57.

[2]顾西西.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J].新闻与传媒,2010(19):41-43.

[3]古家宝.舆论性新闻传播需经过特殊处理[J].新闻杂谈,2009(23):120-122.

[4]林仁君.我国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电视新闻技术,2009(7):64-66.

[5]张君昌,吕鹏.中国广播电视编辑理念发展的四个时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09(5):43-44.

[6]胡钦太,张学波,高坤.科技宣传评估十年发展研究综述——以2003年至2012年为例[J].科技传播,2012(24).

[7]谭汪洋.广东省科技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东科技,2011(24).

猜你喜欢

新闻编辑广播电视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