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类娱乐节目对传统父子之道的重建与强化

2016-03-28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期
关键词:父子关系传统

童 朴



亲子类娱乐节目对传统父子之道的重建与强化

童 朴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父子之道已发生巨大转变。随着传媒的发展,亲子类娱乐节目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传达的内容对传统父子之道也形成一定影响。还原传统父子关系,辩证分析娱乐节目与传统父子之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理清阐述娱乐节目传达的内容对传统父子之道的重建与强化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娱乐节目;传统;父子关系

[作 者] 童朴,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3年《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热播使亲子节目在全国掀起热潮,各大卫视亲子节目陆续出炉。在2015年10月,第三季《爸爸去哪儿》虽以1.572的收视率低调收官,却依然可见亲子的内容仍然是娱乐节目及受众的聚焦点。而通过诸多的亲子类节目所表现出的内容,不仅仅把一对对明星父子、明星家庭推向公众视野,也使得传统的父子关系、亲子关系走进公众视野。

一、传统父子之道转变的原因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父子之道发生了诸多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呈现必然趋势的。

(一)平等民主的社会氛围

我国封建社会有着近乎严苛的等级制度,而现代社会,社会氛围是呈现平等民主的,过去的那种父为子纲的传统观念必然不会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中长久存在。

(二)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现状

虽然我国已开启二胎计划,但由于我国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实行计划生育,所以大多数家庭都呈现出的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子女成为掌上明珠,父母的管理也都以儿女教育为中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让家庭教育不再趋于严厉为主。

(三)子女独立意识的觉醒

在现代社会,发生在人们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最大变化就是其独立意识的觉醒,这点在子女身上体现得尤为强烈,其大多思想独立且自我意识强。

二、娱乐节目与父子之道的关系

随着媒介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娱乐节目已成为大多数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娱乐节目的内容会对人们的生活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父子之道角度看,这种影响是双向的。

(一)父子之道对娱乐节目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关系被提上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一些敏感度较高的媒体看到了这样一种“受众商机”,一系列关于亲子关系的互动节目应运而生。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深圳卫视《魔力宝宝找妈妈》等陆续登录各大卫视,可以说父子之道为娱乐节目提供了一个利用性较高的话题。而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模式的增多,亲子关系的话题并不会只是短暂的存在,其背后仍有巨大的发展商机,尤其是目前所诞生的以亲子关系为内容的娱乐节目的成功,使得到目前为止,类似内容的节目仍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

(二)娱乐节目对父子之道的作用

娱乐节目是一种来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的电视节目类型,生活在社会之中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娱乐节目的影响。

娱乐节目所传达的内容,通过画面与声音等直接或间接地对受众的心理形成影响。如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在播放期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很多人都成了该娱乐节目的忠实粉丝,许多受众包括明星都开始频繁在公用交流平台“晒”自己的宝贝,可见该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之大。而面对如此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火”的不仅是节目中的明星宝贝,还有节目中一直凸显的父子之道。娱乐节目的广泛影响力将关于父子之道的话题推向高潮。

总之,娱乐节目与父子之道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父子之道为娱乐节目提供了新的议题,而娱乐节目则将父子之道这一话题推向公众视线,使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道路。

三、娱乐节目中传达的内容对传统父子之道的重建

对于传统父子之道的宣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一个过程。随着时代发展,一些腐朽、落后不符合社会发展进程的道德规范必然会在传媒时代遭到瓦解与重建,而这种重建通过娱乐节目也传达出来。

(一)“父父子子”型向朋友式父子型转变

在父与子的关系模式上,传统的父子关系大多是“父父子子”型,即父亲就是父亲,孩子就是孩子,两者中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而在娱乐节目中,这种“父父子子”型已经转向了朋友式父子型。

以《爸爸去哪儿》为例,第一季中的名模张亮在采访中讲到与儿子的关系时曾说,“我希望我们是一辈子好哥们,一辈子好朋友”。而在第三季中,演员刘烨与儿子诺一之间交流也总以朋友式的对话。在节目中,当孩子犯错误时,父亲都没有站在父亲的高度去训诫孩子,而是多加引导。

这种朋友式的父子关系并不是人们生活中首次出现的,但却是通过亲子类娱乐节目,这种新型的朋友式父子模式更加鲜明地被呈现给受众,这样所产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二)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转变

在父与子的交流模式上,我国古代延续的一种说法是父令子从,这种交流大多是一种单向度的交流,话语权完全掌握在父亲的手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父令子从的传统观点也在逐渐解构,取而代之的是父与子平等对话的模式,即从一种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转变。

以《爸爸回来了》为例,先后播出的两期中都有一对严厉的父子组合:第一期的王中磊父子,第二期的郑钧父子。这两对父子的共同点都是父亲在最开始都是严厉而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但是一期活动下来,都开始学会倾听孩子,两个“硬汉”形象的父亲也都开始学着向自己的孩子表达爱。

亲子类娱乐节目通过向受众展示父与子良好沟通后所产生的积极结果,使受众接触这种新型的交流模式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直观的感受更会使其感受到双向交流的成效。

四、娱乐节目中传达的内容对传统父子之道的强化

对于传统的父子交往之道,虽然有许多理论值的摒弃,但是,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传统的交往之道中,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发扬强化的可取之处,而这些长处也在娱乐节目中得到了强化。

(一)正身率下功能的强化

在传统父子关系中,要求父亲必须对于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即所谓的正身率下。在现代社会,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交环境,孩子更需要父亲所建立的榜样作用。

不论是哪个亲子类节目,作为明星父母的嘉宾,首先都是以父母的身份出现,其次才是明星的身份,因此,对于节目中的各种比赛,作为父母的嘉宾便显得更外积极,他们都希望给孩子以表率作用,而在输了比赛时,也都教育孩子只要努力了就要坦然接受结果,可以说各个节目都表现了父母对于孩子正身率下的形象,而父母这样的形象,是许多父母都具备并期望塑造的,因此很容易在家长之中产生共鸣,这将强化节目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二)父子双方情感的强化

在传统的父子关系中,情感是少表达的,但是在现代社会,父子双方的情感表达明显增强。

其实对于父子情感的表达,在社会中已经得到普遍的提倡,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家庭生活中也经常流露,而这种流露在亲子类娱乐节目中更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结束时,五位爸爸分别给自己的宝贝写信表达爱意;而在第三季中,父母与孩子更是在“一夜变老”的环节中表达了对彼此的爱,彼此的情感得到了完美的流露。

亲子类娱乐节目不仅让人看到了孩子们的童稚,更看到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浓浓的情感。而嘉宾这种情感的表达也会影响受众,让情感的表达成为父子之道常规态的表现。

五、娱乐节目传达父子之道的发展与未来

虽然从收视率上看,亲子类娱乐节目都有下降趋势,但从播出时的话题热度以及社会关注度来说,该类型的娱乐节目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所应该注意的是在注重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对于父子之道的公益性。

从节目制作上,应借助目前亲子类节目的红火趋势,建立品牌效应。我国娱乐节目缺少创新,不论是《爸爸回来了》还是《爸爸去哪儿》的版权均是引于韩国,因此,我们应该发掘新的创新点,在节目设计中有所突破。

从节目内容上看,父子之道是一个公益话题,作为传媒主题,应该在节目中对传统父子之道进行扬长避短的传播,如继承父尊,摒弃子卑;摒弃父令子从,建立平等对话等,在节目中传达一种积极的父子关系,倡导建立一种互利的父子之道。

总之,从目前娱乐节目所传达的内容上看,其对传统父子之道既有重建的作用也有强化的效果。亲子类的娱乐节目与父子之道是两个可以相互促进的主体,两者的共荣将不仅能推动传媒的进步,也将促进家庭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陈延斌,史经纬.传统父子之道与当代新型家庭代际伦理建构[J].齐鲁学刊,2005(1):37-40.

[2]冉春燕.传统人伦文化中的父子关系之现代扬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1):60-62.

[3]尹冰.浅析如何做好亲子互动真人秀电视节目——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J].中国报业,2013 (11):78.

猜你喜欢

父子关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电影《一念无明》的本土诉说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路》中父子关系的建构分析
《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
管虎:一个在商业与文艺之间寻找平衡的第六代导演
“竹”的传统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