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

2017-07-06黄福奎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6期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同理心父子关系

黄福奎

摘 要:试从父子关系的视角,分析《推销员之死》中引起父子关系不和谐的因素,讨论父子矛盾的消融过程,探讨父与子的意义生存观,指出威利同理心的缺失和比夫的恋母情结也是造成父子冲突的原因,不切合实际的梦想便会成为幻想,重物质轻精神的追求终会走向灭亡。

关键词: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父子关系;同理心;俄狄浦斯情结;生存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87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剧作家,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他的戏剧多描写推销员、装卸工、小职员、农夫等小人物,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独具特色。米勒在《悲剧与普通人》和《悲剧的性质》中讨论了自己的戏剧理论和现代悲剧思想,主张让普通人登上悲剧历史舞台,剧作家应从社会中寻找造成下层阶级人物悲剧的根源。他在戏剧创作中践行了这一理论构想,同时他还在剧作中巧妙地运用了表现主义手法和象征主义手法。许多评论家盛赞《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代表作,是美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剧作之一。“它在纽约接连演了742场,成为百老汇区50个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之一”,连获戏剧评论家协会奖、普利策戏剧奖、安托尼特·佩里奖、美国报界奖、戏剧俱乐部奖和唐纳森奖等六项戏剧奖。对《推销员之死》的评论多集中在戏剧语言、美国梦、现代悲剧思想等的解读,但鲜有从父子关系的视角探讨其中的主题意义。本文旨在从父子关系的视角解读该剧,并阐释其中的父子困境。

1 父子关系的困惑与冲突

引起父子关系的困惑与冲突的因素很多。此外,还与同理心的缺失相联系,也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

1.1 父子困境的形成因素

推销员威利与两个儿子(大儿子比夫和小儿子哈皮)的关系不太和谐,尤其是与比夫,其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子深受父的处世哲学害。威利始终认为,一個人只要外表英俊,八面玲珑,善言辞,爱微笑,有魅力,人缘好,不用多努力就能事业有成。威利的哥哥本是他成功梦的化身,他借本之口向比夫灌输丛林法则,甚至还纵容和默许比夫的盗窃行为。

其次,子沿袭父的自吹自擂风。哈皮无所事事,口若悬河,常出入风月场所,骗取少女芳心。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些寻花问柳的“本事”都是从父亲那里耳濡目染学来的。当比夫在波士顿旅馆意外发现威利和一女郎鬼混时,令他崇拜的父亲形象在心中轰然倒塌。本来就摩擦不断的父子关系,在那一刻降至冰点。

最后,子难圆父的望子成龙梦。威利一直不能正视现实,生活在梦幻之中。他寄希望于比夫向奥利弗借款创业,可是无果而终。比夫坦诚地劝诫父亲认清现实,实事求是,但是威利依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可悲的是,哈皮也执迷不悟,全盘接受和继承了父亲的虚假梦。

1.2 父子冲突的心理分析

同理心(Empathy),亦称“同感理解”,由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在罗杰斯看来,同理心是指感受对方内心世界的能力,其具有积极的治疗功能。对于治疗者,“如果没能意识到自我实现倾向就会导致情绪紊乱。”首先,当他发现别人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所感所想时,也开始能够倾听自己。其次,就在他遵从自己内心的同时,他也开始接受自己。最后,由于他能更恰当地认清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再以挑剔的姿态面对自己,其行为亦会协调、统一。“他能够从一直使用的面具后面走出来,丢掉防御行为,更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本相。”

“互不理解和代沟问题在洛曼家非常突出,这导致家人间纷争不断。”父亲威利寄过高的希望于儿子比夫,“恨铁不成钢”。白驹过隙,比夫不再是小时候替父亲把车擦得锃光瓦亮的乖巧小比夫了。如今已三十四岁,依旧碌碌无为,他逐渐开始反思自己。当比夫发现父亲要用煤气自杀的意图时,其同理心逐渐苏醒,他在离家前欲跟父亲真诚地谈谈心,但威利给儿子的回答毫无说服力,并报以排斥、抗拒、咒骂、不耐烦的态度。父亲同理心的缺失,导致比夫形成了分裂的人格,对威利爱恨交加。由此看来,同理心的缺失是导致父子间冲突不断的根源之一。

1.3 父子冲突的精神分析

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又叫作“恋母情结”,是由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重要理论。它主要是一种人们喜欢和母亲在一起,恋母仇父的心理倾向。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吮吸母乳或得到母亲温柔的呵护:亲吻、搂抱和爱抚等,已经具有“对象性”性满足的性质。男孩偏爱母亲,总觉得母亲的爱属于自己一个人,任何分享母亲爱的人都会成为他嫉恨的对象。嫉恨之情首先发生在自己的父亲身上。当父亲对母亲过于亲昵或者父亲对母亲不忠之时,这种嫉恨尤为强烈。比夫对父亲因年老体衰而精神恍惚的状态漠不关心,却对母亲头上出现的白发十分关切。看到父亲对母亲吆五喝六,比夫勇敢地捍卫着母亲的尊严,看到母亲对父亲关爱有加时,他决心找一个实心实意的人成家立业。就连一向折柳攀花的哈皮也曾向哥哥比夫道出自己的择偶意向:“找一个人格高尚的,经得住考验的!像妈妈那样的人。”兄弟俩的择偶标准何其相似,都是以母亲为参照对象的。

根据弗洛伊德对恋母情结五个阶段的划分,在第四恋母情结阶段,孩子取代了父母的意向,“身强力壮的儿子不再对父亲唯唯诺诺,父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由此看来,恋母情结也是导致父子间矛盾丛生的根源之一。

2 父子矛盾的消融

母亲林达对威利和比夫之间的父子关系起到了转折性作用。当比夫回家后从母亲口中得知威利的自杀意图时,其内心充满自责,同理心开始被唤醒,他跪在林达面前保证自己要留下来好好干。此时,威利和比夫间冰冷的父子关系开始逐渐消融。

比夫坦诚地告诉父亲,自己只是个普通人,难成大业,请他脚踏实地,丢掉妄想。但是,“威利在心里无法接受对妻儿和自己的背叛的事实,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秉持的处世哲学的土崩瓦解。”威利不听劝言,惹得比夫伤心哭泣。这使威利觉得比夫宽容和接受了自己,依然爱着自己。舔犊之情油然而生,这也更加坚定了威利为了儿子的“锦绣前程”勇敢赴死的决心,诀别前他还不忘向儿子强调自己的丛林法则。至此,父子矛盾得以消融,威利怀揣着美好的梦想驶向了死亡。

僵化的父子关系之所以能够走向缓和,还在于两者相近的伦理认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父子虽处同一伦理语境,但两人因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而持有截然相反的伦理认同,这是前期父子间矛盾升级的根本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夫理解了父亲的窘境:身处经济萧条的年代,养家的重担落在了父亲一个人的肩上。他寻花问柳,虽实属不该,但出于内心孤苦。屋漏偏逢连阴雨,船迟又遇顶头风。父亲如今又被老板霍华德过河拆桥,无情解雇,以至于他几欲轻生。他者是主体自我做出选择的重要参照物和风向标。面对好高骛远的父亲,比夫流下了怜悯和无奈的眼泪。这泪水犹如一剂催化剂,注入了威利的内心,加速了他牺牲自己,驶向死亡的进程,踏上了自我实现之旅。比夫的怜悯之情和父亲的牺牲之心,是两者的伦理认同趋于相近的外在体现。正是两者相似的伦理选择,后期父子关系才由道德冲突转向精神磨合。

3 父与子的生存意义观

“人为什么活着”这一哲学基本命题倍受历代学者关注。对于着重戏剧的道德教化作用,关怀整个人性,提倡艺术应服务于社会改革的米勒而言,亦不例外。威利与比夫间的关系从冲突、对立转向缓和、宽容,折射出了父与子各不相同的生存意义观。威利认为,活着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与希腊智术师卡利克勒斯的生存主张不谋而合,其在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集《高尔吉亚篇》中认为活着的目的是:“任欲望不断膨胀,然后尽可能多地努力满足自己的欲望。”他难以认清自己,还反复向比夫强调竞争就要不择手段,殊不知自己在自我毁灭的边缘上越滑越远。

随着比夫年龄的增长,他开始质疑父亲灌输给自己的“丛林法则”,他开始反思自己活着的意义。他厌倦了城市的奔波日子,却怀念着大西部的农夫岁月。“以怀旧的目光审视周围的环境,意味着在与不可企及或已失去的过去的对比中诠释现在,是一种否认现代逻辑的意识。”对于现实的不满迫使比夫以怀旧的目光回望过去,借以抒发内心的压抑。最终,他意识到自己只是个平庸之辈。

威利勇敢赴死也从侧面映射出了死亡与超越的主题。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显而易见,威利赋予了生存和死亡特殊的意义。威利并没有把死亡视作生命的完结,而是把它当作一个结束孤独、享受自由,告别平庸、创造意义的界限。在他看来,死是生的基础,只有通过他的死,才能换来比夫和其他家人的生。他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死亡虽是瞬间的,但他的死换来的生存意义是永恒的。推销员威利之死,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关怀与探寻生存意义的途径。

由此看来,人活着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物质层面的富足,还应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亲情、爱情、友情等诸多人类美好的情感也是值得我们所珍视的。

4 结语

“父子冲突”是人性的根本问题之一。在《推销员之死》中,形成父子困境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它既与父亲的处世哲学相联系,也与儿子继承了其父夸夸其谈,难以务实的风格有关,还受父亲虚幻美梦的影响。此外,威利同理心的缺失和比夫的恋母情结也是造成父子关系不和谐的因素。不切合实际的梦想便会成为幻想,重物质轻精神的追求终会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

[1]郭继德.美国戏剧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2]Duane P.Schultz,Sydney Ellen Schultz.Theories of Personality[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7.

[3]江光榮.人性的迷失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Noorbakhsh Hooti,Farzaneh Azizpour.Arthur Millers Death of a Salesman:A Postmodernist Study[J].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2011,(8):15-28.

[5]梁素娟.图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精粹[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6][美]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7]C.W.E.Bigsby.Modern American Drama,1945-2000[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8][日]高森显彻,明桥大二,伊藤健太郎著.人,为什么活着[M].《人,为什么活着》翻译组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9]蒋贤萍.重新想象过去: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南方淑女[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推销员之死同理心父子关系
预设在戏剧文本《推销员之死》中的语用功能
管虎:一个在商业与文艺之间寻找平衡的第六代导演
爆款青春剧 玩的就是“同理心”
推己及人,事半功倍
《李娃传》中的两点质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