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期刊编辑的审稿及查重系统的重建

2016-03-28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期
关键词:查重

王 兵



浅议期刊编辑的审稿及查重系统的重建

王 兵

[摘 要]审稿是编辑根据所审稿件内容进行评价和建议取舍,并根据审稿情况给出稿件的修改建议。在审稿过程当中编辑所给出的审稿意见是稿件录用非常重要的参考,同时直接决定着整个期刊的质量和水平。本文认为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应当起主导作用,正确处理与专家评审意见之间的关系,并以法学期刊编辑审稿为例,对影响编辑审稿工作的因素进行分析,简要阐述稿件质量评价机制和对审稿方式的灵活采用,对审稿过程中重建查重系统进行构想。

[关键词]期刊编辑;审稿;查重

[作 者] 王兵,人民法院报社。

期刊作为我国学术发展的最前沿,其承载着我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审稿在整个学术期刊当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指的是期刊编辑将所有收到的稿件进行一系列的评价、对比、筛选,然后再确定应当采用的稿件,是保证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核心环节。

一、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

学术期刊编辑在审稿过程当中要明确期刊的强学术性,严格执行审稿程序和原则。目前,我国期刊审稿方式普遍采用“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同行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由于学术性期刊稿件内容的专业性及其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复杂性,以及稿件质量评价标准的多方面性和综合性,稿件的审查一般是由编辑与编辑部以外的专家共同进行的。而编辑在审稿中应当起主导作用。

同行专家由于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对论文所涉及的学科发展和前沿动态较为熟悉,对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等有较深入的认识,能够对其学术质量做出较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并发现文稿中的专业细节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或建议,从而为编辑决定稿件采用与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同行专家审稿也可能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稿件的评议过于简略空泛;因囿于门户之见,对不同流派学术观点稿件的评审失之偏颇,对处于萌芽状态尚不完全成熟的学术见解采取冷漠、怀疑、求全责备甚至排斥压制的态度等。严格意义上的审稿则是对编辑而言的,其实质是编辑将社会与读者的时代需求转化为内在的选择标准和判断尺度,有目的地根据办刊宗旨和组稿要求,精心选择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因此,期刊编辑尤其是责任编辑和主编在稿件鉴审中不能简单地依赖或顺应专家的评审意见,而应充分发挥其审稿的主导作用,即编辑基于审稿的主体地位,依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按照期刊宗旨和出版要求,在参照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稿件学术水平和发表价值进行综合性鉴审和主导性判断,并做出最终的审定。

编辑审稿和专家审稿是学术期刊稿件鉴审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二者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但对学术期刊出版总体而言,编辑尤其是主编对期刊发表论文的整体质量和发表价值负有主要的把关职责。编辑只有善于综合专家的审查意见,充分发挥自身主体能动性,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并按照期刊的宗旨和出版要求把关,才能对学术论文稿件做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和选择,从而在确保学术期刊学术质量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二、影响期刊审稿质量的因素

在审稿的所有因素当中,来自编辑本身的原因是最为复杂的,笔者为了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到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分别从专业对口程度、稿源、利益冲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专业对口程度

笔者随机抽取了5家法学类核心期刊,对其22名编辑所学专业进行调研。其中诉讼法学、民商法学各4人;刑法学、宪法和行政法学各3人;经济法学、法理学、国际法学、法律史各2人。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所有编辑的专业都属于法学,专业对口。但由于法学属于一个大的学科,其分支学科之间有的相近,有的则甚远。对于稿件的评价,在实际当中,编辑所收到的稿件和其专业接近程度有着不同,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审稿的质量。我们知道编辑审稿的意见对是否采用稿件非常重要,而和编辑专业匹配度高的稿件则是有效提高审稿质量的关键性指标。

(二)稿源

笔者随机抽取了5种法学核心期刊所收到的300篇稿件,对其稿件的来源进行了统计,自然投稿212篇,占比70.67%;杂志约稿16篇,占比5.33%;关系稿72篇,占比24%。

实际上,期刊收到的稿件越多,编辑选择的空间就越大,相应的,审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提高。笔者所调研的5家杂志社的稿件来源,其中自然投稿的数量占到了70.67%,占比是最高的,而杂志特约和关系稿占比分别为5.33%、24%,虽然在审稿的初期这部分稿件占比不是特别高,但是这部分稿件在审稿的最后被采用的可能性会更大。

(三)利益冲突

如果说编辑所学专业和稿件的相关程度属于内部的影响因素,那么利益冲突在审稿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则属于外部因素。在前面的调研当中知道,在杂志社收到的全部投稿当中关系稿占到了24%的比重,这期间实际上有很多的利益关系,并且已经成为继稿件本身质量问题的第二大影响因素。在审稿的过程当中排除一些天然因素之后,这些关系稿往往质量较差、可读性不强,但是审稿过程还要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稿件已经添加了“照顾”的因素,那么对其的评价也自然和稿件本身的质量相偏离,这和当前期刊的现实情况非常吻合。

三、严格执行稿件质量评价机制,灵活采用审稿方式

尽管编辑在审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鉴于编辑自身所限,其认识因素在审稿的过程当中是没有办法进行控制的。所以,在整个审稿的过程当中要想避免编辑认识所造成影响,就要严格执行稿件质量评价机制。这一机制能够引导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对稿件进行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还能够对编辑的审稿工作进行评审,及时淘汰不合格、不负责任的编辑。在严格遵守审稿评价机制的同时还应该建立起连接作者、编辑和读者三方参与评价机制,方便对编辑的审稿工作进行监督,有效规避因为编辑的问题导致的稿件错误判断。

审稿方式对于审稿工作的影响很大,对审稿方式的选择,应当扬长避短,在审稿的过程当中做到审稿方式的灵活运用。在审稿方式上,现在期刊一般多采用编辑自审、单项匿名评审和双向匿名评审等。当前比较完善的审稿方式为双向匿名审稿方式,具体的过程为:在审稿过程当中将作者的信息隐去,然后将稿件交给专家进行审阅,同时审稿的专家信息也是不公开的。这种审稿方式相对于其他审稿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遏制由于利益因素所导致的关系稿的出现,但是这种审稿方式在我国当前的期刊审稿过程当中尚未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主要原因来自期刊本身或者说是编辑自身对利益的不舍。

四、查重系统的重新构建

审稿过程当中的人为因素必然会对审稿过程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而在现实当中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的查重系统,但是跨库查重还存在很多问题。新查重系统是在原有数据库上附加升高系统,审稿第一步就对稿件进行创新价值和二次查重。

(一)查重系统重建的基本条件

在当前审稿工作所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章、抄袭的文章、剽窃的文章是审稿工作职责所在。面对当前查重系统的不足,同时加上审稿对查重系统的特殊要求,要建立一种新的查重系统,那么首先就需要对新查重系统构建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

1.网络及计算机的普及。新查重系统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的系统建立之后,编辑就能够在系统当中进行查重,当前我国的计算机和网络水平已经达到所需标准,这就为建立新的查重系统提供了基本保障。

2.大型数据库已基本完善。本文所用的查重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多个数据库的结合。当前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已基本健全,所以新查重系统构建的条件已经具备。

(二)新查重系统的结构

在整个新查重系统结构当中是以稿件管理系统作为核心的,在设计当中将其分为三个库,分别是稿件处理库、原始信息库和稿件信息库,在该系统当中每个部分都有着自己的预设功能。

1.稿件处理库。这需要建立在一个稳定的基础上,其应该能够将自己所处理的所有稿件进行存储,以方便在后续的审稿当中以最快的速度剔除掉重复性的类似稿件。

2.原始信息库。该库的功能主要是对所有的稿件进行先后排序,然后根据入库顺序及处理的时限要求在系统当中自动进行编号处理。

3.稿件信息库。其功能主要是对添加稿件的附加信息,具体的信息有稿件分类、收稿时间、处理时限、处理结果等内容。

(三)新查重系统的实现流程

该流程是从稿件上传到查重结果回传的一个全自动化的过程,笔者将该流程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稿件上传过程、论文比对过程、结果回传过程。

1.论文上传过程。该流程当中用户在完成注册和登录之后,先点击“未审阅稿件”将需要进行查重和比对的稿件进行上传,在该部分有几个上传模块,分别是“特加急稿件”“一般加急稿件”“普通稿件”三种,用户可以按照稿件审稿时限的要求进行选择,当稿件上传结束之后,系统自身就会对所上传的稿件进行动态信息的登记,然后自动根据稿件的具体要求进行编号处理,也就是本文在上一部分所提到的原始信息库的功能实现。

2.论文比对过程。在新建立的查重系统当中最大的优势就是结合和多家数据库的原始信息,同时还大量地保存了所有的来稿,这样就能够保证所查稿件的比对信息量增加,使得查重更精确,其具体的实现流程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相似论文提取、相似论文比对、论文创新性判断。

3.结果回传过程。在整个新查重系统当中最后一步是将稿件回传到查重结果管理库,对稿件进行汇总、登记,最终形成规范性的审稿单,同时在上一流程当中所生成的相似汇总还可以成为用户的重要参考资料,用户上传完稿件完成后就可以等待自动审稿查重,最后只需要在系统当中的“已审阅稿件”模块当中找到查重完的稿件即可。

【参考文献】

[1]陈斌,李伟.如何使审稿工作中的学术评判尺度适当[J].编辑学报,2007(1):51-52.

[2]寇丽.试论法学期刊编辑审稿的几个原则[J].云南大学学报,2004(6):107-107.

[3]邵海.论法学期刊适用同行审稿制度的“是”与“非”[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3(4):103-116.

猜你喜欢

查重
学位论文查重乱象引关注
别让“论文查重”成为压垮教育论文的最后一根稻草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电子版实验报告管理系统
局部敏感哈希算法的内容相似度比较
浅谈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
学术论文该“查”什么?
论文查重别大意
学术论文该“查”什么?
浅谈图书采购查重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发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