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能力的要求

2016-03-28王春霞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期
关键词:编辑能力数字出版要求

王春霞



浅谈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能力的要求

王春霞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出版界也迎来数字出版时代,这也对编辑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数字出版。本文首先对数字出版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从编辑人员编辑理念陈旧、编辑年龄与知识结构不合理两方面分析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能力的不足;最后主要详细分析在数字出版时代,新型编辑人员应具备的四种能力:跨媒体技术的综合编辑能力、适应数字出版策略的能力、处理好电子出版物著作权属关系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营销策划的能力。

[关键词]数字出版;编辑能力;要求

[作 者] 王春霞,法学硕士,现代教育出版社。

所谓数字出版,主要指的是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存储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再整合并且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逐渐发展而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在数字出版的过程当中,将出版信息以一种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到磁盘或者光盘之类的介质当中,强调的是生产模式、出版内容以及操作流程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尽管数字出版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很快,现今已经形成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等多种新兴产业。近些年来,数字出版的发展也促进了传统出版的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也就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到来。

一、数字出版的特征分析

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数字出版是一种建立在多种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一种融入并且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形式发展而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强调的是出版内容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阅读消费的数字化、学习形态的数字化。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同时也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变迁以及出版观念的更新,在这一系列变迁与更新的过程中,也给传统的编辑思维以及编辑方式带来了挑战,因而,编辑必须要做到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时代潮流以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的新要求。

首先,从数字出版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形态来看,具有记录数字化、呈现数字化、储存数字化、检索数字化、交易数字化、传播数字化、运营网络化的特征。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手机网络,都为数字出版提供了互动、在线搜索等一系列功能,能够满足大规模的定制以及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同传统出版进行比较,数字出版还具有高增长、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数字出版是依靠互联网、计算机、各种电子阅读器的出版方式,使得出版业务更加丰富,以满足读者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求。

其次,数字出版还具有明显的高技术性特点。其高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它是一种依赖于数字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版形式,相对传统出版来讲,其出版流程更加简洁。(2)出版内容增值的技术化。出版内容是出版业的基础,但是出版内容必须依靠技术来实现其传播与增值,凡是具有一定规模、产业链模式的数字出版活动,一般都需要由技术提供商来主导。(3)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换,是纸质载体到电子载体的转换,它实现了传播媒介物质载体在技术进步上的飞跃。

二、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能力的不足分析

(一)编辑人员编辑理念陈旧

当前,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传统出版经过了一段很长的发展时间,其出版环节几乎已经成为固定模式,虽然这一传统出版的固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数字出版的要求,但由于编辑们已经习惯了这一传统出版模式,对于数字出版所提出的新要求,他们往往是以一种被动的态度来对待。任何一种新型事物的出现,最初总会受到质疑以及排斥,有关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出版运作模式、出版制作方式、选题确立方式等多个方面,出版社编辑要想在短时间内理解以及接受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因而,编辑人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编辑理念,以更好地实现数字化出版,提高出版质量,提高出版社的整体效益。

(二)编辑年龄与知识结构不合理

数字出版时代对出版社编辑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是融合性、复合型的综合型人才,应该要具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以及技术,并且需具备出版领域的相应能力。假如没有既懂技术又熟悉出版的编辑人才的支撑,必然影响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年龄结构问题以及人才培养与管理问题。首先从年龄结构问题来看,当前,许多出版机构都存在着编辑队伍老龄化以及年轻化的双重问题。年龄较大的编辑人员编辑经验丰富,但是由于知识结构老化,对于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弱,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也较差;年轻编辑思维活跃,并且具有创新意识,对于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但却存在着经验不足、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而既有丰富编辑经验又乐于学习新鲜技术的中间年龄人才较少。其次是人才培养与管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许多出版社的编辑人员都是从其他行业换轨来的,他们通常都对出版编辑理论知识以及出版行业知识等各方面缺乏了解,对于数字出版业务也同样是处在一个学习以及了解的阶段,因而,就现阶段而言,能够较好地掌握数字化技术的编辑人才十分缺乏。与此同时,当前出版社管理模式当中,激励奖惩制度还不够完善,这就难以激发编辑人员的竞争意识以及责任感,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影响了出版发行物的质量。

三、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能力的要求分析

(一)编辑需具备跨媒体技术的综合编辑能力

数字出版技术是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共同作用的综合体,同传统出版有所不同,具有储存、检索、传播、合作、分享等多个特点;能够实现网络运营,具有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多项功能;可以满足大规模的定制以及个性化服务的需求。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字出版编辑,必须不断学习,成为一个掌握多项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编辑必须掌握相关软件的正确使用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编辑工作效率,这也是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作者稿件的形式也开始逐渐由手写的纸质书稿变为电子稿件,排版工具也在不断改进。对比发现,传统编辑校审一本四十万字的书稿,大概需要花费一个星期,但是有效地运用黑马校对等辅助编校工具之后,只需花费两天时间就能够较快较好地校审一本四十万字的书稿。与此同时,软件校审还能够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疏忽而产生的错误,以提高校审质量。

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很有可能实现无纸化出版,在整个出版过程当中,完全不涉及纸样。但是,编辑的工作从审校工作当中解放出来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编辑的素质要求,反而对编辑的版面设计,对编辑媒体编辑工具的使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在组织并且出版电子图书的过程当中,编辑还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主动去了解读者对于电子图书的阅读习惯,以大部分读者的习惯为标准来设计版面,让读者能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编辑在媒体技术的综合编辑能力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从单一载体扩展到多种载体之上,即要做到将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如图书、期刊等单一方面的载体,扩展到互联网、手机等载体之上,以形成一个复合型出版模式。在这一扩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纸质出版物进行再加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载体的表现形式。

第二,选题内容自身的扩展形式。选题内容自身的拓展形式指的就是将一个选题点扩展到多个选题点的形式,通过多种方式来对单一的选题进行深入挖掘,以形成多种内容的出版形态。

第三,多个方面内容之间的整合。首先便是把单一领域当中的多方面内容进行加工整合,再重新进行策划;然后再依照不同载体读者的不同需求,对内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最后将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度整合,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来进行有效表现。

(二)编辑需具备适应数字出版策略的能力

当前的出版行业是一个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共同生存的时代,因而,编辑在策略能力方面不可只局限于传统出版上,应该要有较好的整合能力。数字出版,它不仅是简单地将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转化为电子出版物的形式,而是应该对纸质出版物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要将其出版内容进行深入加工,整合成有效的数字内容,再以数字载体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

现如今,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也促使各类辅助编辑软件的开发,辅助编辑软件的使用,为编辑的审校工作提供了便利,使得编辑有了更多的精力来关注书稿内容,对提高书稿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出版有价值的“内容”才是出版物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还应该适当地对传统的编辑工作流程进行改革,将编辑的工作重点由内容的选择加工转变到对选题的策略与开发上去,不管选择哪种媒介进行传播,其传播内容都是关键。

此外,在传统出版物的策划上,编辑人员也应该综合考虑其多媒体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要做到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编辑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策略能力,一方面要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与互联网运营商、手机运营商等数字媒体终端相互合作,以此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编辑需具备处理好电子出版物著作权属关系的能力

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作者享受的著作权,在数字出版的过程当中,编辑必须同作者进行有效沟通,要妥善处理相关作品的网络传播权等一系列法律关系。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图书出版公司都没有数字出版权,但是却几乎都会在本公司的网站上传播图书内容,因此被靠侵权的也不在少数。因此,编辑在与作者进行沟通、签订出版合同的时候,可以让作者让渡信息网络传播权,编辑在沟通的过程中应该给作者分析其中带来的预期利益与现实利益,例如,通过网络传播可以增大图书的宣传力度,从而提

高纸质图书的销售量并且对于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也有着积极作用。

(四)编辑需具备主动参与营销策划的能力

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出版社的经营形式也必将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的图书发行、营销业务都在不断地改革,数字发行正在逐渐地取代传统发行方式,这就使得市场人员逐渐减少了。这一被弱化了的人才市场营销行为,必须在数字出版流程中的其他环节中得以加强,因而便需要编辑具有主动参与营销策划的能力,编辑应该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从最初的选题策划开始便应该对图书的营销有立体、多维度的思考,要在塑造精品内容的前提下将图书的销售也放在重要位置。

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之下,编辑更应该多方面的充实自己,要加强自身在信息网络技术、营销、经济等方面的学习,积极关注网络与科技动态、关注读者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选题的捕捉与确定上做到游刃有余,从而策划并编辑出能够吸引读者并且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出版物。

【参考文献】

[1]夏兰兰,王莹.浅谈传统编辑生存在数字出版时代[J].经济,2012(6):88-89.

[2]付丽萍.传统出版编辑在数字出版时代的转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5):54-55.

[3]丛日娟.浅议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能力的要求[J].才智,2012(29):305.

[4]罗香,赵龙祥.数字出版冲击下我国传统出版的生存与发展[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87-89.

[5]曹丽华.数字出版时代编辑人员素养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1(4):16-17.

[6]陈力,文鹏.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力提升策略[J].今传媒,2015(4):105-107.

猜你喜欢

编辑能力数字出版要求
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能力的提升探讨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探讨
谈大数据时代编辑能力的重构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