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反转:新媒体环境下的优化转型历程
2016-03-28苏梓灵
苏梓灵
舆论反转:新媒体环境下的优化转型历程
苏梓灵
近年来,舆论反转现象频繁出现,如“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重庆老太童车碰瓷”“杭州女高中生被哈佛录取”等。在新媒体环境下,这应当是未来一段事件的优化转型历程,现就其可能性分析:自媒体时代来临,UGC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传播力量;新媒体环境下主流传统媒体追求时效忽视真实性;社会转型期矛盾较多,民众浮躁情绪重;新闻把关机制和辟谣机制尚未完善。
“舆论反转”;新闻把关;刻板印象
[作 者]苏梓灵,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舆论反转现象是近年来舆论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现象。一件新闻发生时,很多事件要素不能第一时间被媒体人了解透彻,于是,首先报道的一部分内容会引起受众的议论,但是随着事件的推移,事件的各个要素渐渐展露,甚至会出现与之前报道的新闻截然不同的内容,导致受众舆论产生180度的大反转。如“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重庆老太童车碰瓷”“厦大校长食堂耍特权”以及“庆安枪击事件”等,都是舆论大量支持某一方在先,等事件要素完全展现后舆论又来了个彻底的大转变。正是由于舆论反转现象令人咋舌,像“肥皂剧”一般,所以又称其为“舆论反转剧”。在“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中,刚开始公布的单一的“女司机被打”视频令舆论纷纷谴责男司机用暴力欺负弱者,后来女司机“路霸”的视频公布之后,原先一边倒的舆论又开始倒向男司机,不少网民激动的评论,表示十分同情男司机,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类似人肉女司机的网络暴力行为。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舆论反转现场会是近一段时间以来新常态的原因。
一、自媒体时代来临,UGC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传播力量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时代的概念而兴起的。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随着互联网运用的发展,网络用户的交互作用得以体现,用户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络内容的创造者。
随着Web3.0时代来临,自媒体用户成为传播者中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几乎没有门槛,所有的受众都拥有话语权,都可以报道身边发生的任何事,当今受众已经完全告别了那个媒体垄断话语权的时代。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新闻生产的方式与传播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信息社交化、发布零时差、终端多样化等使新闻生产更加符合自媒体技术的传播特质,移动时刻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消费的一大特点。所谓移动时刻,指“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个点,即某人拿出一个移动设备,在当时情境中即时获得他想要的东西”。移动时刻重新定义了每一种客户关系。
对于原先被传统媒体一手遮天的时代而言,这必然是一个进步的趋势。但是不可否认,新媒体带来的方便快捷、互动交流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快捷化、碎片化、平民化、快餐化的自媒体带来的信息的同时,也习惯于第一时间发表评论转发分享我们的观点;我们在享受话语权的同时,也更容易陶醉于情绪化的表达带来的感官效应。在当前信息共享传播的时代,使用手中的新媒体就能迅速拍下照片和视频,轻松地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发布出去,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消息的发布者。而受众的水平参差不齐,发布的信息有真有假,极有可能是片面的。未经证实的消息在铺天盖地的网络世界中却常常脱颖而出,有些假消息甚至被以讹传讹,受到主流媒体和大量网民的关注并跟进报道。
二、新媒体环境下主流传统媒体追求时效忽视真实性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导致主流媒体不得不为了抢时效、抢头条,从而导致报道的内容碎片化、快餐化。这当中可能会忽略完整事实要素,导致新闻报道真实度下降甚至可能完全不正确,于是舆论跟随着新闻事件的报道而反转。又或者主流媒体为了时效性,发现线索时不立即去做第一手现场采访,而是转发未经证实或者疑点重重的网络新闻,那么新闻人的职业道德何在?其实谎言都是有漏洞的,如果媒体能坚持真实性原则,对之进行调查核实,这一反转新闻事件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在众声喧哗中保持清醒,并客观、公正地进行价值判断,是任何有责任感的媒体的职责。特别在面对一些有争议性的焦点事件时,主流媒体更应该及时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严谨求证,为公众解除疑惑。值得思考的是,在不作为的背后,媒体是否忽视社会责任或故意过于迎合受众的趣味。
“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传播后,部分传统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在未经核实具体事件情况的环境下,直接采用了自媒体平台的视频,并赋予单方面的文字说明:“女司机被暴打”,导致网友舆论一致指责男司机;在最终事件结果出炉之后,这些一味追求时效性的媒体被“打脸”,该媒体的信誉度也直线下降。
客观的真实才是新闻传播者应当坚守的基本操守。面对流水线式的新闻报道,无论是自媒体用户发布的UGC还是媒体专业从业人员,都不应该割裂事件本身的完整,毕竟当今信息碎片化时代,快餐式、条目式的海量信息已经造就了人们浮躁、肤浅的心态,这对当代媒介坚持自身客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公众进行事件发布提了一个醒。
三、社会转型期矛盾较多,民众浮躁情绪重
当下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纠纷较多,于是不少民众对某些特定的人物群体或者事件有刻板印象。受众对事件中的刻板印象和贴标签现象严重,如对高官、对医生,或者说对医患关系、对公务员等职业“事少钱多”的刻板印象严重。
正如斯泰宾在《有效思维》中说的那样,在复杂、多变事情面前,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感觉到了把握形势的力量。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这就是罐头思维。很多时候,影响媒体判断和态度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贴标签的思维定势和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导致受众在上述一系列新闻信息反转中坐了趟思维的“过山车”,如对女司机,对碰瓷事件的大妈和对某些敏感事件的妖魔化。心理大师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到,当单个个体的情绪社会化后,个人情绪就因外化体现变为群体性具有一种共同心理指向和特征的情绪,继而形成社会情绪。这说明,社会舆情始于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个人情绪是社会情绪最终产生的基础。因而,分析观察社会情绪的发展产生应当从个人情绪层面出发。就“成都女司机”事件来看,舆论如此大规模地谴责女司机的行为,来源于网络中个体情绪的集中。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司机还是路人,对于“女司机”这一类群体,或多或少都有过“摩擦”。部分不按交通法规驾驶的“女司机”在道路上多次挑战着其他司机和路人的心理底线,使得“女司机”整个群体成为“社会公敌”。加之各路媒体对“女司机”这一标签化群体大肆夸张的报道,使得公众对这一群体形成固定的刻板印象。
有学者统计了近三年来的30个新闻反转剧发现,和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有关的反转剧有18个,其中和女性有关的话题有12个;和暴力有关的反转剧有11个;和老人与幼儿有关的话题有8个;和医患关系相关的舆论反转剧有3个,其中妇孺是主角。弱势群体是大众媒介和受众都关注的对象,我们面对这类新闻时,常常会以同情的眼光去看待弱者,无论真相如何,一开始留有的刻板印象是不变的。“老人自己摔倒却讹路人”的新闻中舆论反转可知。
四、新闻把关机制和辟谣机制尚未完善
每当一些有争议或者吸引人眼球的新闻出现在网络上,引发民众讨论并转发评论,但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发现这些新闻似乎有失实之处。但此时辟谣机制似乎并没有起到作用。是故意不作为,还是辟谣困难?我国新闻辟谣机制较弱,而且舆论界尚未出现可以有效处理舆论危机和突发新闻事件的机构;新闻把关的弱化,导致谣言传播的肆无忌惮,令真相更加难以浮出水面。
在“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中,一开始舆论都是导向那位男司机的,说他欺凌弱小,毫无人性。但当女司机在路上随意换道的危险行为被曝光后,网友开启了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这时候新闻把关机制就应当把握好这个度,不能让网络暴民为所欲为地侵犯公民应受保护的权利。
2015年的浙江女孩上哈佛新闻一度火热。一开始网民爆出这位名叫郭文景的杭州女孩家境一般,父母都是小工程师,但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哈佛的入学资格,到了后来,又被证实是她家境殷实,父母都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并且她本身也具有美国国籍。这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而作为首先传播这条假消息的传统媒体,是不是有些“打脸”呢?还是我们的辟谣机制不作为?
新闻把关不严,导致舆论来临时,官方媒体往往措手不及。面对新闻碎片化、片面化的现状,新闻的把关和辟谣机制的健全就尤其重要。自媒体的发达,导致舆论形成速度较以往更快,小小的一个消息一旦引起受众注意,就可能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不及时调查清楚事件原委,那可能导致的就是类似上述舆论的反转剧。这不仅使受众对媒体的信誉下降,更可能导致舆情涣散、社会动荡。
五、结语
因而舆论反转现象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旧出现频繁。这是一个新的常态但也是一个新的变化,是传播环境自由化和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积极化的产物。
舆论反转是一个单向不可逆的过程,舆论反转需要具备特定的条件,通常来讲常见于事实真相的公布,这会对原有新闻认识产生彻底的颠覆,不过伴随前期的评论已经占有部分认同空间,因而尽管事件的真相得到公布依旧会引起两种观点的针锋相对,这说明在不同阶段形成的舆论在特定环境中也会产生第三方观点,进而降低舆论反转带来的社会影响。随着相关部门的介入,舆论反转会在一定程度得到控制和延缓,但是从本质上无法扭转到舆论反转的趋势,更无法让舆论回归到第一阶段。所以,舆论反转是一个单向不可逆的过程。
但作为媒体人,舆论反转也带来许多危害。如每次报道事实被新一轮报道推翻,舆论反转时,媒体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就会降低,媒体的职业素养——追求真实性也会被长期质疑。
更有甚者,舆论总是如反转剧一般,民众对社会事件的信任度也会降低,导致受众对社会的整体不满,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这是一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公信力比拼。”
[1]L.S斯泰宾.有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3]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张相涛.基于传播学的角度看舆论反转的构成因素[J].传播与版权,2015(7):16-17.
[5]郭栋,吴兰兰.从频频上演的新闻反转剧看舆论监督新面相[J].传媒观察,2016(3):38-40.
[6]张永.“舆论反转剧”频现引发的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1):50-52.
[7]张颖.新闻“剧情”反转频发的冷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5).
[8]李苏.从UGC模式的作用机制看舆论反转现象[J].采写编,2015(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