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2016-03-28冯海明

财会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判断能力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冯海明

如何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冯海明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扩大了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为保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监督实施作用,必须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当前我国会计判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判断结果不理想,不能较好地提供公允会计信息。本文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来探讨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问题。

新企业会计准则 职业判断 能力

一、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定义及特点

(一)定义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会计标准,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不确定性会计事项所作的裁决与断定的思维过程。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在不确定性会计事项情况下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包括在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行为时需要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会计财务专业知识能力、会计政策理解能力、把握外部环境的能力、逻辑分析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这些方面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可能出现“水桶理论”中的“短板效应”。

(二)特点

1.目标性。判断总是有其特定的目标指向。一般来说。会计人员除了希望判断选择的结果能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外,还希望对条件确认、计量和揭示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能有效地维护和增长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

2.主观性。会计准则允许企业会计人员选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而不同的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但哪一种方法能使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有时很难有一个客观标准,只能依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掺杂着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性。

3.权衡性。会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多个方案的比较、优选,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种比较、权衡、取舍的过程。

4.受制约性。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有限制和要求下的相对主观,它受制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受制于社会的外在约束机制,如法规、政策、目标、国情和技术水平等;②受制于会计的某些自身特征、原则及相应的理论框架;③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的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水准的制约。

二、我国会计职业判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意识较差

在我国,原有的会计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式”。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作出了详细规定。会计人员习惯于依赖制度规定的会计方法、计算比例、固定标准等进行实务操作,很少深入思考各个会计问题蕴涵的经济实质。会计成了僵化的教条和固定模式。在这样的会计环境中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独立性受到约束

会计职业判断不单纯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具有经济后果性。不同的判断结果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并非是抽象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了一定的经济内容。并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当职业判断结果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且与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时,会计职业判断将让位于经营者经营目标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制度的规范中是软约束,而反映经营者经营目标的财务指标如净收益、每股盈余、净资产收益率等都是硬指标,且与经营者的利益直接挂钩。在会计实务中,会计行为必然要服从于企业经营者的指令,会计职业判断的软约束必然要让位于企业财务数据的硬指标。这样,《企业会计制度》中与职业判断相关的各条款就不能被有效地贯彻执行,从而使会计信息不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形成典型的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

(三)一些企业借会计职业判断之名,行会计造假之实

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信息带来了可乘之机,出现了利用会计职业判断造假和提供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等行为。其实,会计职业判断是在会计准则和制度规定的框架下的判断。对于具体的会计事项。已有规定的要按规定执行;如果有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确定应选择哪一种会计政策,而且选定之后不能随意变更。只有会计准则和制度都没有作出规定的,才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原则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作出恰当的判断。由此可见,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提供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才是合法的,一旦超越了这个空间,就会走向极端,蜕变成会计操纵,最终也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三、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一项重要而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方法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进行透彻的了解。因此,为增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培养和提高。

(一)要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

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会计工作的变化及需要。

(二)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力度

会计理论界及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宣传新的会计准则和各项法规制度,对其要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阐释和开展讨论,同时组织并动员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以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供会计人员学习。

(三)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会计人员应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以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切入点,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应注意对理论的思考,保持对热点问题的敏感,充分认识和估计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1.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意识。这是正确运用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发展,会计人员必须由过去"照本(指会计制度)执业"向职业判断方向迈进。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在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建立一种职业判断的意识,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2.坚持诚信原则和遵守职业道德。诚信原则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客观公正地对本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作出合法合理的判断。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与重大利益相关;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企业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会计人员的诚信是企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诚信的会计人员才能客观、真实地进行会计核算,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

3.坚持独立原则的同时必须合理权衡各方面的关系。独立原则要求会计人员不要盲目依从企业管理层的意见而放弃应有的判断原则,应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下合理借鉴其他企业对同类会计事项的处理,不要把思想限制在过去的判断方法和结果中,应以求真务实态度对待会计职业判断。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人员的干预,导致会计行为缺乏独立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而多元化利益主体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利益驱动所致的,会计人员处于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重任。所以,会计人员不能真正归属于多元化利益主体的任何一方,否则,受其利益驱动或操纵,无疑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但是过分地强调独立原则会使会计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无法沟通,甚至凌驾于其他人,而且会计人员职责范围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会计人员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因此在会计人员独立工作时要加强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沟通,并从中获得各种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报告会计职业判断和建议,客观、真实地进行会计核算,协同完成企业的目标。

4.坚持合法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或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合法判断,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应选择符合一般会计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乎常理的判断。也就是说,会计职业判断只能在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判断和选择,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原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精神实质,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会计原则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方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判断时不仅要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所下的定义和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等,还要运用确认和计量的各项会计原则,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5.坚持谨慎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对每一次判断都有充足的依据为基础,以免造成判断偏误。在出现多个备选方案时,应按照谨慎原则,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使用识别衡量和序列衡量方法选择最优方案。识别衡量是指确定判断对象(某一备选方案)与判断标准相符合的程度。序列衡量是指把判断对象按一定标准排列起来后,衡量其各自的优劣,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6.坚持一致性原则。它要求职业判断的依据或方法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不同时间出现的、相同的经济业务,无论同一个会计人员或不同的会计人员都应该运用相同的判断方法。对于法律法规或准则没有规定的,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也应遵循一致性原则,避免会计人员无法判断,或因滥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过度,或因没有合理运用会计原则引起的判断不足。

7.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及行业财务制度、国际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及数据库网络技术等知识,是职业判断能力的潜在表现,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相关知识是指与会计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外语等知识,这是会计人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条件。会计人员不仅要面对企业经营中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依据有关规定,作出专业判断,并对这种事项进行记录和反映,而且还要向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备选方案。因此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高度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它是会计人员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善于收集有用的资料和总结经验,扩大知识面,提高判断能力。

新准则体系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很大,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只有财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在业务中自如应对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也只有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运用得当,才能发挥其核算、监督和服务的职能,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关可靠的备选方案。为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贯彻实施会计改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性的交流合作,必须坚持不懈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1]李蕾.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现实选择〔J〕.财会月刊,2003(13).

[2]任雅莉.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08(6).

[3]周浩,郭雪凌.浅析会计职业判断的提升〔J〕.企业家天地,2010(2).

[4]黄丽琼.论会计职业判断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与提高措施〔J〕.中国经贸,2009(24).

[5]夏萍.从会计政策、会计方法选择看会计职业责任.商场现代化,2008(3).

[6]倪小玲.提升会计职业判断力的途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9).

◇作者信息:甘肃电大农垦河西分校

◇责任编辑:李昕诺

◇责任校对:李昕诺

F235.99

A

1004-6070(2016)06-0030-03

猜你喜欢

判断能力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如何提升财务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