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研究

2016-03-26高静

成才之路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可行性重要性

高静

摘 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着重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文章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挫败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对学生进行挫败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中学历史;挫败教育;重要性;可行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97-01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着重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不仅强调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还更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指的是在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时,受到干扰和障碍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时所产生失意、紧张、阻挠、消极的情绪反应。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利用历史学科的特性进行挫折教育,相比其他学科更加事半功倍。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实施挫折教育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新课程对历史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的要求。其更重视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这对帮助学生确定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历史教师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的责任。第二,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标准要求在历史学科中加强挫折教育。素质教育包括整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是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挫折教育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开展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第三,时代的需要。中学时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学生受到挫折后很容易陷入不良情绪中,使学习成绩下滑,逐渐产生自卑心理并迁怒于他人,不敢面对现实,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长此以往,可能给学生、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重视。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对于这些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加强挫折教育迫在眉睫。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优势

第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历史学科之所以比其他学科更适合开展挫折教育,在于其拥有着异常丰富的人物资源,是一门无所不含、无所不包的学科。往往那些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科学家、英雄豪杰都是经历了重重磨难和险阻才有了一番成就,历史学科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和其成功的事件来教育和鼓励学生遇到困难和阻碍时不能退缩,要勇敢直前,挑战并战胜它们,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第二,拥有潜在性的教学资源。新课程中倡导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中包含着丰富的挫折教育元素。历史学之魅力就在于对历史事件的不确定,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新课程倡导的新学习方式,去积极探索和发现历史的奥妙与真相。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想法碰撞、激烈讨论必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很好地体现了暗藏深处的挫折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一是融合性。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挫折教育不是明面上的、直接的,它是通过暗示、潜在性、曲折等方式来进行。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带入挫折教育元素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阻挠和困难,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学生的挫败心理有针对性地实施挫折教育。二是真实性。教师在设立挫折教育目标时,要严格按照历史教材内容,不能凭借自己的意愿强行加入与课本无关的内容和目标,使挫折教育目标变成勉强的、标签式的、附庸的。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确定挫折教育目标可以通过了解同盟会领导的历次武装起义情况,了解辛亥革命志士越挫越勇的斗争精神,体会革命的曲折和艰辛并发扬誓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第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情绪健康具有主见、自信、乐观的特点优势,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方式之一。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指出历史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这也是现阶段进行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其中自信心更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更是战胜并超越挫败心理的有效手段。第三,加强学生的意志力培养。意志品质的好坏是学生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以及远大志向的基础,与耐挫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全国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人无志而不立”。由此可见,青少年要把个人的成长和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受到挫折和困难的阻挠时,就不会先想到放弃、退缩,在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下,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和承受各种各样的磨难和挫折。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要通过历史学科中每一个获得成功的人在经受挫折的重重考验时所表现出的乐观、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端正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培养面对困难时的勇敢性和刚毅性,力求使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菊华.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2]欧阳勤.新课程实施下中学历史教学渗透挫折教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牟涛.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教育艺术,2009(08).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可行性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