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练笔,读写结合

2016-03-25管石华

江西教育B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语文

管石华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它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有效的课堂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标提出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在“写”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一、落实读写目标,课堂小练笔的指导要因文而异

课堂小练笔,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用好教材,给学生“写”的机会。当然,这个“写”必须因文而异,即要在把握教材特点、精心选好切入点的基础上,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在一次次笔墨泼洒中厚重起来。

1.文质兼美,练“改写”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是叙述严谨、词句优美的文章,或重在感情熏陶,或重在说明事理,但都运用了较为优美的词句。教师指导学生对这类课文进行恰当的“改写”,其主要目的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学习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改写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阅读完《索溪峪的“野”》后,教师抓住课文描写景物条理清楚、用词优美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来改写导游词,倡导和鼓励学生使用文中的优美词句。

2.课文空白,练“补写”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有些内容有意不写完整,或写得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发挥的余地,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因此,阅读时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这些“空白”补充出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们心中明显地感受到身处逆境中的儿子阿曼达也同样有着坚定的信念,他的确和他父亲一样了不起。因此,教师可利用这段课文以《废墟下的阿曼达》为题来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想象,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3.特色表达,练“仿写”

“仿写”是指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使学生的课堂阅读得到有效延伸。仿写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仿句、仿段、仿篇,其中篇的仿写主要是从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进行练习。如对《山雨》这篇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运用课文作者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自己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雨”,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以自由拟题的方式来写练笔,使其在学习作者写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写出各自的所见所感。

4.情动之处,写“感悟”

“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学习后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或自己独特的体会、感受。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各自独特的感受写出来,除了能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外,还能使自己的感情体验也得到升华。指导写“感悟”类课堂小练笔,主要是针对情感表达比较浓厚的课文。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完《丰碑》这篇课文后,我们可根据学生对文中作者情感的领悟,引导学生以《军需处长,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段自己想说的话。这样指导,学生在练笔中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的同时,也收获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实际操作中,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的方式远远不止这些,依据教材特点,还有诸如“特殊场景,编一编(编课本剧)”“课文插图,叙一叙”“悬念结尾,续一续”等。

二、课堂小练笔的设计策略

当然,课堂小练笔要达到课标要求中的读写目标,我们不能重形式而轻实质,而应讲究一定的设计策略。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练笔既要能触动儿童的心灵,又要让其他表达上有所领悟,也就是说要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达到艺术的融合。

1.灵巧安排,激起练笔欲望

很多教师在设计小练笔时总是围着教材打转,哪里是作者表达的空白点,就让学生在哪里练。至于学生是否想写,又如何写却考虑甚少,这就使学生练笔处于被动状态,效果也大打折扣。殊不知,教学之道犹如行舟之理,我们在设计课堂练笔时,先要为学生引好“行舟之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产生表达的欲望。如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可在学生从课文、课外资料中充分感受到当时地震的危急而情绪激动时,安排学生替台湾青年给受灾的家人写一封信的练笔。这样安排,学生在练笔时就能心有所感,就会有话可说,将台湾青年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达到我们设计小练笔的初衷。

2.活用转换,保持练笔兴趣

“转换”是设计课堂练笔的有效方法。运用“转换”,要基于文本,又不同于文本;有所依托,又必须创新。例如:学了老舍先生的《养花》一文后,可采用角色转换,让学生以《假如我是老舍先生家的一朵花》为题练笔。再如:在学完《给予是快乐的》之后,可采用文体转换,引导学生以“给予”为话题写一段演讲词等。活用转换设计课堂小练笔,可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激发并保持他们练笔的兴趣,促成课堂小练笔的实效性。

3.适时延伸,提高练笔效度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练笔往往需要一个内化思考的过程,要求学生在课内短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一篇像样的练笔有时不太现实,甚至会导致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敷衍了事。因此,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可以将练笔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更充裕的时间认真完成。事后教师再对其进行评改,从而提高学生课堂练笔的有效性。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潜心研究,并善于捕捉机会,讲究策略,设计好并指导好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则学生的语文功底不愁不深。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