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等待,静待花开
2016-03-25刘莉
刘莉
摘 要: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幼儿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感悟和回味,达到强化教学活动效果的目的。等待必不可少,适时的教学等待可以激励幼儿自主探索,而不必要的等待则事与愿违,显得冗长无效。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寻觅等待的时机,运用等待的艺术,则往往能有“预料之外”的精彩生成。
关键词: 思维 等待 幼儿教育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仍然有不少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往往过于追求教学的“完美”、“圆满”,总担心时间被耽搁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把幼儿的探索、交流、思考、展示、反思等当做“例行公事”,置幼儿于教学活动之外。于是,教学活动成了演绎、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我认为,教师应该为幼儿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感悟和回味,达到强化教学活动效果的目的。等待必不可少,适时的教学等待可以激励幼儿自主探索,而不必要的等待则事与愿违,显得冗长无效。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寻觅等待的时机,运用等待的艺术,往往就能有“预料之外”的精彩生成。
一、在“思维提升”段,把握等待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需要充足的思考时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主思考”的过程不能“滑过”,特别在思维提升阶段,哪怕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也要让幼儿自己思考,把那层“窗户纸”留给幼儿去捅。等,再等,也许下一刻,就有幼儿思维顿悟,就是精彩生成之时。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在一个活动中,希望孩子通过故事明白一个道理。只注重欣赏完故事进行道理的阐述,但这样往往会剥夺孩子自己体会作品的权利。在大班故事《豌豆》教学中,教师没有直白地把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幼儿,而是留给了孩子探索、回味的时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充分相信幼儿的艺术感受与直觉能力,相信孩子在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中,面对有吸引力的文学作品,孩子们有能力一边聆听一边慢慢进入作品的情境。在活动过程中,讲到第一粒豌豆的去处后就让孩子自己思考,第二第三第四颗豌豆的去处,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等待幼儿思维能力的强化。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接着讲故事的重点部分,想想是谁给小女孩带来了健康。最后,让幼儿到作品中寻找其他几粒豌豆去处的答案,活动在完整欣赏后就结束了。在回忆豌豆的去处时,孩子直接回答掉到了哪里,这时便提示帮孩子加上“第几颗”,孩子的语言就完整了。当孩子答不出时教师就补充孩子的回答,在提问时给予孩子正确的语言的示范,而没有强调哪粒豌豆的去处最有意义,你要向哪一个豌豆学习等类似的问题。在教学中要经常这样问孩子,帮助孩子总结归纳,在这个活动中没有,实际上这是非常可贵的尊重孩子的表现。留出一定的空间,供孩子自己联想填充,故事里的一些道理,也许孩子现在还无法真正领会,只是记住了一些语言、情节和几只可爱的小豌豆,但是,也许在长大后的某一天,当他需要时,会记起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这种等待,体现了自然的、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在“争论探讨”处,捕捉等待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开始进行讨论,实际上有些幼儿连问题都还没听清楚,多数幼儿还没弄明白通过讨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采用什么方法,就要找小伙伴说起来。我们既要让课堂“活”起来,又要让课堂“静”下来,做到“静思”与“畅说”平衡。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过程,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幼儿发言,只要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思维受到了限制,能力的培养成为一句空话,也不会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元人有诗: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我认为,在追求高效教学的当下,幼儿能否有效参与课堂,是否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取决于教师能否适时地“停”,“停”下来耐心等待。等一等,让幼儿亲历思维顿悟的过程;等一等,让幼儿亲历错误碰撞的震撼;等一等,让幼儿亲历柳暗花明的快乐,更重要的是,等一等,必将等出鲜活智慧的课堂。
三、在“实践操作”中,具化等待
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教师总是唯恐孩子不会,自主探究就变了味,独立探索开始向包办代替倾斜。过多的指导、唯恐幼儿不会的指导,往往会扼杀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名曰“探索活动”,实质上仍然是知识技能的直接灌输。教师经常会为幼儿准备许多探索材料,这是一种好的现象。然而,准备好的探索材料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活动中只是“昙花一现”,教师就早早收兵。教师既然为幼儿准备了充足的探索材料,就应给幼儿一定的探索过程,使幼儿有所发现,从中获得科学经验,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不能流于探索的形式,走过场。教师要让幼儿的操作实实在在,在过程中体验具体等待的效果。
四、在“展示平台”上,成就等待
孩子,需要认可,需要鼓励,更需要一个展示的平台,孩子的自信往往是通过一次次的个人展示建立的,这就需要老师的笑容、爱抚,耐心地等待,使幼儿变得敢说、愿说,语言与思维尽情地、大胆地发挥。活动中,教师往往担心幼儿会偏离自己预设的活动计划,打乱教学思路。当幼儿突然冒出不符合教学计划的想法时,教师便想方设法制止。比如,在一次《洗洗澡》的儿歌教学中,教师问一个幼儿:“你是怎么洗澡的?”这个幼儿说:“我给小猫咪洗过澡。”教师马上说:“好,你坐下。”幼儿欲开口的嘴又合上了。教师为什么就不能让他说说是怎样为小猫咪洗澡的呢?就因为教学活动中没有设计这一环节,而让幼儿失去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委屈幼儿跟着教师走,这不是很可惜吗?此事,教师不妨在此等待一番,给予幼儿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或许活动会更精彩,幼儿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虽然教学不是绘画,但应该在教学中给幼儿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因此,恰到好处的等待,给予师生一方空间、一份权利,让他们可以去探索、去创造,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幼儿主动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