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识成智”
2016-03-25刘丽红
刘丽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识成智”
刘丽红
摘要:由知识达于智慧的“转识成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识成智”,要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逻辑出发,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立足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从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激发其参与社会的动力。从教育者而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识成智”
“转识成智”这一术语道出了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区别,经由知识学习而达于智慧的境界是人类的追求。古希腊思想家探讨了“爱智慧”“追求智慧”的真理之路,孔子指出要区分学习技艺的“小人之学”和求道的“大人之学”,佛学则认为要实现生命的“转识成智”或“转识到智”。由“转识成智”来提升人的判断力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下简称“高校思政教育”)的直接目的。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转识成智”,需要遵循和阐明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逻辑、立足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关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思政理论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统一、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及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统一。
一、“转识成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按照冯契先生的说法,“转识成智”就是在认识论上“化理论为方法”、在价值论上“化理论为德性”,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1]11。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大学生记住一些历史、道德、法律、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形成担当社会责任、立足社会的正确价值判断,具备较高的品德修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高校思政理论教育实行客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背诵知识,通过考试便算完成了课程学习。这样的教学过程往往偏离了思政教育的目的。从实质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训练,掌握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和斗争的历史,了解国家的现实和法律,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在自身的生命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高校人文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下,思政教育是大学生了解历史与现实、获得理论思维的最重要途径。从根本上说,思政理论是一种“道学”知识,“转识成智”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经由知识达于智慧的境界,是一个人终生实践的过程;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理论切中实践的能力,即康德所说的“判断力”。因此,“转识成智”是思政教育内涵的重要目标。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识成智”的基本原则
(一)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逻辑出发,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转识成智”
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目标。割断历史,也就没有未来,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是其现实的人活动的前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沉重灾难激发了一代代有识之士的救国运动,而历史最终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旗帜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思政理论中的历史教育不仅是让大学生记住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掌握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理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高于一切,才能够从一个弱小的政党发展为革命的领导者,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新中国的建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大事件,更具有世界意义,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被压迫民族斗争的贡献。从沸沸扬扬的“毕福剑事件”引起的广泛关注,我们很难从中看到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及其领导人应有的尊敬。一个对历史无知或淡忘民族历史的人注定不能承担社会责任,也无法在现实中做出正确的行为。2014年辽宁日报记者深入大学课堂的实地调查显示,高校的某些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转识成智,要求坚持思政教育的理论自信和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评判中华民族以及国家与党的历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要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引领作用。没有对历史的尊重,不可能产生智慧,而把握历史的必然性逻辑、增强历史认同感,是实现思政教育“转识成智”的前提。
(二)立足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转识成智”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在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以及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诸多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世界上有哪一个民族如我们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取得这样的成就?毛泽东在革命年代多次提到,中国丰富的革命斗争实际,却不能产生理论家[2]446!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更需要进行理论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总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鼓舞大学生,形成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同。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沐浴在改革开放阳光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具有感知现实的敏锐性。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容易对社会现实作出负面的解释,形成消极的心态。不能正确地理解国家和社会现实,就不能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思政教育需要以社会现实为依托,坚持正确的方向,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体会正能量,从而实现教育的“转识成智”目标。
(三)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转识成智”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3]30思政课的理论知识是历史和现实的概括总结,它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脱离生活”成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引人关注的问题[4]41-44,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思政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转识成智”的目标。其一,大学生的实际即是大学生的成长过程,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在民族、国家视域观照下的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国际国内问题,学业、情感、交往等问题是思政教育的源头,树立正确的“三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与自然、他人和自我的关系。其二,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也就是要把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为本。从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出发,探寻思政教育结合大学生实际的基本规律,在引导大学生感知生活、体验现实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对现实的理论洞察力,以理论的方式把握现实意味着对经验的超越,是超越思政“知识”、臻于智慧的过程。
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识成智”的路径
从高校教育者的角度而言,实现思政教育的“转识成智”,需要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统一。
(一)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往往不被大学生所重视。在一些学生看来,思政课无非是政治灌输,是从小接受的政治教育的重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因而毫无用处。在一些教师看来,思政课的教学不过是向学生宣讲一些自己也不知真假(甚至是自己难以相信)的政治道理,缺乏教学的底气与自信。毋庸置疑,思政课首先具有政治教育性,但思政课的政治教育性建立在其理论的真理性基础之上,而不是外在的理论灌输。只要我们稍加考虑就可得知,马克思之所以被评为“千年伟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些思想理论是切中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真理,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概括和总结。思政理论的真理性不是关于外部事物的反映,而是直指人心、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真理。高校思政课程涉及哲学、历史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基本素养具有陶冶情操、滋养人心、启迪智慧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程设置的“概论”形式,对教育者从总体上把握思政理论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让学生自觉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通过对经典著作的感悟,提升自己的理论鉴赏力,进而体会经典著作的真理性。
思政课的真理不同于科学的真理,它不仅是真的,更是好的,即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思政课教学是让学生在把握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个人情感,丰富其生命内容,从而更好地担当社会责任。通常而言,高校思政课教育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亦即培养一个人应有的判断力。健全的人格是做出正确抉择的前提,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是一种理论思维能力,思政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因而是形成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理论资源,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是大学生理解现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大学生行为的指南。
从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角度而言,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求智慧。如果将高校的思政理论仅当作知识,要求学生加以记忆,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目的也仅仅为了应对考试。如此的思政教育自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思政理论不是外在于大学生的“空洞”的大道理,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大学生立足社会、获得长远发展的根基。
(二)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统一
思政理论课和专业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两类学问共同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理论和技能,而思政理论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是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担当精神,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历史和现实,认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理论教育各司其责、相互促进。如果大学生只重视专业学习、轻思政学习,则不能形成正确的信念,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最终也会影响到专业的学习。如果忽视专业知识学习、缺乏良好的专业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他们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实现思政教育的“转识成智”,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思政的“道学”有真正的理解和体悟。
现代社会条件下,“转识成智”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没有理论知识的所谓“智慧”仅仅是经验而已。从学问层次而言,思政理论是高于“科学”知识的“道学”知识,但对更高层次的学问的理解需要以科学的理论思维训练为基础。从学生自身来看,认真钻研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其对思政理论的领悟也较高。高校的教育是分门别类进行的,教育者极易只重视自己领域内知识的重要性,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其他学问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这需要各门学科的教育者抛弃偏见,更多地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从教育整体的角度把握知识体系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三)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
思政教育是一种理论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的结果直接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技艺之学体现着大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思政学习培养大学生的情怀和修养。其一,坚持思政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统一,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学习等实践教育方式的运用,能够加深大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红色革命圣地的“事实”往往胜于教育者的“雄辩”,教育者可以引导甚至带领大学生在假期到革命老区体验生活,并关注大学生在生活中的心得体会,从思政教育的层面加以引导,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民、爱党之心。其二,通过行为体验式教学,培养大学生感悟现实的能力。思政教育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是教育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大学生的行为体验可以加深他们对思政教育与现实关联的认知。行为体验教育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团队,每个团队选择一个当下最关注的问题,如生态文明建设等,并考察组员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然后进行汇报、分享心得。通过学生的行为体验和汇报,教育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地加以引导,进一步总结教育规律。
(四)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统一
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和内容要求教育者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统一。从具体的教学方式而言,高校的思政教育需要坚持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统一。课堂教育指的是教育者的课堂传授的教学方式,而课外教育则是通过课外讲座、网络平台、学生社团等方式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的引导。其一,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展现课堂教育的内容。不断探索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转识成智”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因此,思政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仅要采取多元的教学手法,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体验教学等,还要灵活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展现思政理论课的魅力。其二,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课外教育的作用。由于思政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担当和全面发展,因此,时间有限的课堂教育是不够的。除课堂教育外,课外的讲座、网络平台和学生社团等都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一是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讲座,通过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表明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因为走出大学校园、踏上
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思政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在网络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条件下,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如校园网站、网络教学平台、学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等手段,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三是发挥大学生社会主义性质社团的功能。高校普遍存在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团,学校的教育者可以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其影响力,通过大学生自己举办的活动提升其的思想觉悟。
参考文献:
[1]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毛泽东.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刘维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3(3).
(编辑:张齐)
基金项目:2016年度青岛市社科规划研究中心项目“青岛习近平总书记宣传思想工作理论的实践智慧研究”(QDSKL150743);青岛农业大学2015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转识成智’研究”(S1507)。
收稿日期:2016-01-02
作者简介:刘丽红(1981-),女,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4-0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