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综述
2016-03-25佟林杰
佟林杰
国外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综述
佟林杰
摘要:从国外协同创新实践发展来看,技术协同创新多为企业内部所形成的技术思想和技能的分享机制,是各协同创新参与主体在愿景和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搭建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并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协同创新合作。对国外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对风险测评、识别以及控制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技术协同;协同创新风险;协作冲突;风险测评
一、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一)技术创新概念界定
J.A.Schumpeter首先提出并使用“创新”概念。他在代表性著作《经济发展的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一词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初步界定,指出:创新是构建全新生产函数的过程,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条件重新组合的过程,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工艺、新材料来源渠道以及新组织5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该著作还重点强调维持经济发展的均衡并不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心,相反应该尽量打破经济市场的均衡局面。打破均衡的过程本身就是技术创新和进步的过程,因而企业技术创新本身兼具技术属性和经济属性[1]。J.L.Enos在对石油工业创新的研究过程中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他在其研究成果《石油加工产业的创新》中指出:技术创新不是单一行为使然,而是多种行为作用的综合结果,主要包括创新方向的选择、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技术创新规划和目标的制定、技术创新团队和人员的选择以及技术创新应用市场的开拓等[2]。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G.Lynn独辟蹊径以创新的时间周期维度对技术创新的内涵进行了概括。他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是技术创新所能够创造的经济利益及其商业潜力,而技术创新的终点则是创新技术的应用及商品化。同时,他还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互动是持续性的,而不是阶段性的[3]。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研究视角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在此不再赘述。
(二)技术创新主体的研究
J.A.Schumpeter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中对原有的创新思想进行了深化和发展,重点提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并指出技术创新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W.J.Abernatby等人从创新类型视角将企业创新主体划分为产品创新和渐进型创新,其对企业创新主体的划分并未超越企业的范畴,仅仅是企业规模大小不同而已[5]。M.A.Maideque认为企业中勇于承担风险且具有高度责任心的管理者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指出成功的技术创新需要技术、管理以及创业等不同层面角色的特定组合来实现[6]。有学者通过对杜邦等公司的实际调查提出“内企业家”的概念,指出:“内企业家”是存在于企业内部具有创新性思维且勇于突破禁锢创新的正式体制的个体或团体;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内企业家”,他们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7]。
(三)技术创新理论与模型研究
R.Solow在《技术变革和总生产函数》一文中构建了索洛增长模型,并根据美国制造业1909—1949年间的投入-产出数据推算出技术进步对于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8%[8]。P.M.Romer在其著作《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中构建了企业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他将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因归结为企业内部经济增长等内生变量的变化。在该企业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他将企业生产划分为研发部门、半成品生产部门以及成品生产部门,并指出技术研究部门是企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源泉[9];E.Mansfield在《技术变革和模仿率》中研究了4个行业的12项新技术存在类似的S形新技术采纳过程,证实技术扩散速度与所采纳的新技术的盈利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并得出行业集中度越低则技术扩散速度越快的结论[10]。他的理论研究填补了熊彼特创新理论在技术创新与模仿之间关系的研究空白,推动了技术模仿与技术扩散理论的发展。但是,由于其理论假设与现实相距甚远,因此该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偏低。M.I.Kamien等人对创新的资源配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1]。他们在《创新的资源配置》著作中明确指出:在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创新的积极性和成功率是迥然不同的。其中,相对于垄断市场环境而言,开放自由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创新活动所需资源配置也能得到优化。R.R.Nelson等人提出并构建了技术创新的演化模型[12],尝试从理论层面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学理论的融合方式、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性质。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他们拓宽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外延,将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经济活动、组织管理、技术创新以及沟通协调等机制进行整合研究。他们最终得出结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各元素间的关系是自然融合的结果,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会沿着特定的路径演进,而演进路径同时依赖于企业技术、制度环境以及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P.Anderson等人提出的技术变革与循环模型认为技术创新总是处于技术间断—渐进式技术变革—技术间断的技术变革循环之中,而技术变革时期的主要分界点是技术间断的主导设计[13]。
二、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
(一)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分类的研究
S.E.Myers在对200个技术创新失败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概率统计和危害程度为标准,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划分为技术研发风险、市场风险、企业管理因素、资本和经济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以及知识和专利因素等[14]。其中,影响技术创新的技术研发风险所占比例为11.5%,市场风险所占比例为27.5%,其余的风险因素按影响程度依次为企业管理因素、资本和经济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以及知识和专利因素等。此外,他在研究中还发现技术因素并非是影响技术创新的唯一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可能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主导因素。C.Freeman等人从风险因素的积极影响角度对技术创新成功企业的共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对于技术创新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15]。P.G.Smith认为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如出现偏离技术创新计划的行为则必然存在技术风险,如果企业达到技术创新计划的要求但却不能成功进行商业转化必然会引发市场风险[16]。R.Mueser构建了企业创新风险管理三维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对企业风险管理策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所关注的诸如技术风险、组织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等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科学合理的企业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17]。
(二)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
西方学者对于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第一,基于投资风险视角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18-19],主要包括概率法、方差法、平均值-均方差法以及均方差-损失法。第二,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综合评价[20],哈特体系和安索夫模型是比较典型的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评价方法。哈特体系需要同时考虑最高销售额、净利润、技术研发成功概率以及技术研发成本等因素,并结合项目指数值的函数公式进行计算。安索夫模型所考虑的风险因素包括风险收益指数、技术优势指数、商业优势指数、技术创新成功概率、商业转化成功概率、投入成本、技术创新设施的分摊费用以及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契合度等。
(三)对技术创新风险控制的研究
H.W.Heinrich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业事故原因的研究发现,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80%是由于工人不安全行为所致[21]。他在著作《工业事故预防》中对行为的连锁效应进行了重点研究,并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此外,他还指出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内部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牢固树立员工的安全和风险意识,从而降低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风险行为的发生概率。R.G.Cooper通过对企业产品创新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指出收集企业内部环境及相关知识信息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有潜在的支持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并未意识到这一点。R.G.Cooper以利益和风险平衡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方法[22]。D.C.Ensminger等人认为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受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企业通常会采取两方面措施处理技术创新风险问题[23]。一方面,企业通过实践和学习对既定创新目标进行调整和完善;另一方面,企业实施多种技术创新方案并从中进行最优化选择。D.A.Weaver提出作业评估技术系统(TOR系统),后由D.Petersen发展为5项风险控制原则和8类管理失误。5项风险控制原则包括危险和意外、可辨和可控、目标管理、责任明晰以及灵活性;8类管理失误分别为不适当的教导与训练、工作环境紊乱、责任的划分与赋予不明确、不适当的工作计划、权责不当、个人的工作失误、监督不周以及不当的组织结构设计[24]。
三、技术协同创新研究
(一)企业技术创新内部的协同研究
B.Saxberg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企业中部门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背景的差异性是导致技术研发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间协同性较差的主要原因[25]。S.C.Wheelwright等人也在研究中发现:不仅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员工由于知识和专业背景的差异而产生不协同现象,而且同一部门内部不同岗位员工由于学历层次、教育背景以及社会地位等的差异也会对内部协同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26]。V.Chiesa分别列出6种研发部门和营销部门所需参与的非本部门的活动和工作内容,并列出2个职能部门间需要共享的5类信息,并通过17项指标对技术研发部门和营销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研究[27]。M.Koberg等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5分法为基础对企业各职能部门间的协同机制进行评估,得出结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协同机制与企业的突破性和渐进性技术创新间呈正相关的关系[28]。
(二)企业技术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研究
D.Miller等人提出组织和技术要素的协同可从2个维度进行解析:宏观层面的组织和技术要素协同指的是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灵活的组织机制,为技术协同创新提供足够的整合空间[29]。中小企业需要依赖非正式结构进行技术协同创新,而大型企业需要以跨职能部门的组合完成企业内部的技术协同创新。微观层面的组织和技术要素协同指包括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组织、学习能力以及决策水平等在内的所有组织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和促进效用。E.G.Carayannis指出,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纲领,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期效果和既定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企业技术要素与战略要素的协同程度[30]。B.P.Myerson等人通过对企业文化和技术匹配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促进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5项原则,主要包括明晰的企业战略、企业高层的重视和参与、组织变革、企业员工的重组以及企业领导的践行[31]。M.Tushman等人通过对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要素协同的研究发现:不断增强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个人能力、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操作流程之间的协同性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32]。
(三)三螺旋协同创新研究
H.Etzkowitz等人在继承前人创新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螺旋创新理论,从2个维度对三螺旋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33]。一方面,横向循环机制是指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形成协同创新资源自由流转、协同创新信息共享交流以及技术协同创新项目开发等无定向循环网络,3个协同创新主体间以及3个协同主体两两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循环界定;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纵向演化机制是指各创新主体要保持自身的独立地位。横向的循环机制倾向于整合各创新主体的资源,纵向演化机制则能够保证各独立主体不被其他主体所取代,从而促进三螺旋协同创新系统内部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不断促使协同创新系统的螺旋式上升和进步。S.Brown等以新西兰地震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为案例,对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34]。他们以CRC比较模型为基础,对三螺旋协同创新影响因子进行评估,最终得出结论:系统运转和经济市场状况是影响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S.Terry综合文本分析和元计算的数据挖掘方法,对与技术协同创新研究相关的空间、人员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对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35]。同时,他还指出该研究方法本身存在系统性不足的局限性。Tsai Fu Sheng等人对台湾企业孵化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三螺旋协同创新理论对台湾地区未来的协同创新政策进行了预测和探讨[36]。
四、协同创新风险的研究
(一)协同创新冲突的研究
M.Richard等人以校企协同创新面临的“两难困境”分析为基础,对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冲突行为进行了归纳分析[37]。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第一,协同创新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校企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严重不足导致的校企之间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分配而承担最小的协同创新风险倾向。第二,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在技术协同创新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冲突,从而为协同创新成果的价值评估造成了阻碍。第三,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的冲突。由于校企之间在文化和管理制度的差异性,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如何实现协同创新管理是校企协同创新双赢的关键因素。Chen Chung Jen通过研究证实环境因素和合作伙伴的选择特性对协同创新冲突的有效解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8]。同时,他还指出,在动态复杂环境下,协同创新主体方企业趋向于选择基于契约的协作模式,而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企业倾向于选择基于信用和公平的协作模式。
(二)合作创新风险的研究
K.R.Harrigan在对880家合作联盟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以投入-产出比为标准衡量,在合作联盟组织中占45%比例的合作组织取得了成功,其中60%的合作联盟组织的合作时间大于或等于4年,而合作超过10年的联盟组织仅为14%[39]。由此可见,时间和合作效益是合作联盟组织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D.Littler等在对英国106家信息通讯企业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40%以上的通讯企业合作创新的时间成本、资源投入以及风险成本均要高于独立创新[40]。C.Marxt等对400家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仅有25%的工业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创新,仅有9%的工业企业选择与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创新,而高达40%的企业管理者对合作创新持否定态度[41]。由此可见,企业管理者的合作理念、合作伙伴的竞争威胁以及企业合作创新的成本投入等都是影响合作创新的主要风险因素。
五、结论
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的国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近年来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质量不断提高,数量显著增加。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的评价以及风险识别方面,而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管理的其他环节则有所忽视。尤其是,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决策以及控制方面的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稍显不足。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2]ENOSJL.Petroleum Progressand Profit:AHistory ofProgress Innovation[M].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1962.
[3]《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当代外国著名经济学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SCHUMPETER JA.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M]. New York:Routledge Press,2003.
[5]ABERNATHYW J,UTTERBACK JW.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J].Technology Review,1978(8).
[6]MAIDIQUEM A.Entrepreneure,Champion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0(12).
[7]吉福德·平肖第三.创新者与企业革命[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8]SOLOW R.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The 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1957(8).
[9]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10).
[10]MANSFIELDE.TechnicalChangeand theRateof Imitation[J]. Econometrica,1961(4).
[11]KAMIENM I,SCHWARTZN L.Optimal Licensing of Cost-Reducing Innovation[J].Journal ofMathematical Economics,1970(5).
[12]NELSON R R,Winter S G.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M].Cambridge MA: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3]ANDERSON P,TUSLUNAN M L.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inant Designs: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Administrative Science,1990(12).
[14]MYERSSE.Why Imnovations Fail[J].Technology Review,1978(15).
[15]FREEMAN C,SOETE L.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Cambridge MA:MIT Press MA,1982.
[16]SMITH PG.Managing Risk as Product Development Sehedules Shrink[J].Researeh Teehnology Management,1999(5).
[17]MUESER R.A Note on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s of Migration and Employment Growth[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85(12).
[18]BINW,XIUFANGW,JIAN ZHONGW.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vestment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J]. IERIProcedia,2012(2).
[19]JIAN LIL,ZHEN HUA H.Risk Paradigm and Risk Evalua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Technology Innovation[J]. Economic Modelling,2014(10).
[20]ANSOFF H I.Managing Business Portfolios in German Companies[J].Long Range Planning,1998(5).
[21]HEINRICHHW.IndustriaAccidentPrevention[M].New York:McGraw-Hill Press,1980.
[22]COOPER R G.The Impact of Product Innovativeness on Performance[J].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1(8).
[23]ENSMINGERDC,SURRYDW,PORTERBE,WRIGHTD.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s[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04(3).
[24]PETERSEN D.Assessing Alternative Proxies for The Expected Risk Premium[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5(8).
[25]SAXBERG B,SLOCUM JW.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Manpower[J].Management Science,1968(14).
[26]WHEELWRIGHT SC,CLARK K B.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doption:Amufti Level Framerword of Determinan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of Business Research,2002(2).
[27]CHIESA V.Manag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D Activities[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6(1).
[28]KOBERG M,LEVIEN T H.Interpretative Barriers to Successful Product Innovation in Large Firms[J].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4(3).
[29]MILLER D,FRIESEN PH.Innovation in Conser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Firms:TwoModelsofStrategic Momentu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1,1982(1).
[30]CARAYANNISE G.Fostering Synergies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gni-tion: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J].Technovation,1999(4).
[31]MYERSON B P,HAMILTON R D.Technology,Managementand Systems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J].Intem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1).
[32]TUSHMAN M,REILLY O.The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 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J].Call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4).
[33]ETZKOWITZ H,KEMELEGOR C.The Role of Research Centres in the Collectivisation of Academic Science[J].Minerva,1998(3).
[34]BROWN S,MORRISON A M.Expanding Volunteer Vacation Participation: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Mini-Mission Concept[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2003(3).
[35]TERRY S.From the Triple Helix to A Quadruple Helix[J]. Minerva,2011(2).
[36]FU SHENG T,LIAN CHUN LEE.Parent Control Mechanisms,Knowledge Attributes,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IJVs in Taiwan Service Industrie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11(3).
[37]RICHARDM,GOODMAN PS.Creating Effective University Industry Alliances:AnOrganizational LearningPerspective[J]. 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7(3).
[38]CHUNG JEN C.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 and Partne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hoice of Alliance Forms[J].International Jounal of ProjectManagement,2003(21).
[39]HARRIGAN K R.Strategic Alliances and Partner Asymmetries[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88(2).
[40]LITTER D,LEVERICK F,BRUCE M.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5(1).
[41]MARXTC,STAUFER A,BICHSEL A.Innovation Cooperation[J].Journalof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8(5).
(编辑:唐龙)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2015年社科重大课题“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测度与调控机制构建研究”(ZD201507);河北省教育厅2015年社科重大课题“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测评与增进机制研究”(ZD201441);河北省2015年软科学课题“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测评与政策仿真研究”(15455302D)。
收稿日期:2016-01-10
作者简介:佟林杰(1986-),男,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文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和公共管理;孟卫东(1958-),男,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4-00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