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16-03-25刘深圳
刘深圳
[摘 要]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应充分挖掘历史新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并在历史教学中加以有效利用,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中学历史 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97
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丰富,历史教师要钻研教材,把这些素材充分地挖掘出来,在教学中加以有效利用,积极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体系。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做法,供大家探讨与交流。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历史使命感,就是人在正确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从具体表现来说,作为后来人,在先人的基础上,好的方面要继承、发扬、创新,坏的方面则要摒弃、警惕、批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常用的方法有:第一,以讲故事或播放插曲的形式体现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第二,播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材的影片;第三,组织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圣地与烈士陵园;第四,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阅读、朗诵、写作、演讲、辩论等竞赛活动;第五,以板报或广播的形式宣传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内容;第六,平时让学生观看或收听国际与国内新闻,随时了解时势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历史教师的责任,也是所有教师、家长与社会的共同责任。培养学生对事物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看法,了解祖国的历史和发展,感受中华民族历尽劫难而不亡,最后发展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历程,会让学生激起无限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文化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人类历史进入了文明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在很长的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我国在商朝时就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西汉时就掌握了造纸技术,东汉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更好的植物纤维纸;东汉张衡研制成世界第一台浑天仪和地动仪;南北朝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唐朝僧一行推测出了子午线长度,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至今仍坚实牢固;北宋中期,布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南宋时期发明的罗盘针,用以指示海船航行,为航海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火药在西汉时就已发现,南宋制造出火炮、火枪,为世界军事工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文学、艺术方面,也涌现出了大量杰出人物和作品。通过讲述这些史实,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商朝时我国人民掌握了青铜冶炼和制陶技术,为商业初步发展奠定基础;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吴国开凿的邗沟,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南北运河的起源;战国时期郑国修的郑国渠、李冰父子修的都江堰,秦朝时秦始皇所筑的长城,隋朝开凿的大运河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之一。手工业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通过丝绸之路把丝织品运往世界各地,此外,冶铜、纺织、制陶、煮盐、漆器、冶铁业也获得发展。商业方面,金属货币普遍使用,早期的商业城市开始兴起。古代城市的发展,标志着经济的繁荣。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几万、十几万以至几十万居民的大城市,到了唐朝,都城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以丰富的历史事实来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新生力量。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决定他们是否能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和民族的重托,也将决定着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19世纪中期,英国挑起了侵华的鸦片战争,法国和美国也伙同英国对我国进行侵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割地赔款从中国人民身上吸吮了大量膏血,我国劳动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中华民族遭受着空前的灾难。给学生讲清这一部血淋淋的帝国主义侵华史,让学生认清帝国主义本质及阶级仇、民族恨。此外,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重大发展,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伟大祖国母亲的可爱,增强爱国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 参 考 文 献 ]
容作凡.历史教学怎样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桂林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5(1).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