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研究
2016-03-24徐雯超王淑芹
徐雯超 王淑芹
摘 要:纳税筹划向来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纳税筹划的条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针对此,积极调整和改进纳税筹划方法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对“营改增”对制造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纳税筹划思路和方法,期望为“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调整与创新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制造企业;纳税筹划
营改增即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我国税收政策的重大改革。2011年公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营改增的目标:“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可见,营改增是国家通过宏观手段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举措,也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不断波动的背景下,中央政府为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税收政策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制造企业在营改增后,税务负担不降反增,而究其原因,与企业纳税筹划方法不合理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营改增背景下,积极研究税收政策对制造企业的影响,并对制造企业提出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法显得极为必要。
一、“营改增”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
营改增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对企业的重复征税,调价过高的税率,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实施营改增,货物批发和零售企业能抵扣接受服务的相关进项,进而显著降低其税务负担,促进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和企业价值的增加,为企业的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营改增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小规模的企业而言,营改增后,企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这使其有望不断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实践证明:营改增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企业财务负担因营改增而显著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营改增后,由于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企业的经营成本将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降低而显著下降。可见,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这对企业的长期经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营改增”对制造企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制造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影响是强化了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引导与扶持,以及进一步激发了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对制造企业而言,这两大影响将直接决定其未来业务结构的转变与升级,使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并提升服务质量,同时积极创新产品与技术,以减轻自身税负,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1.引导服务型制造业发展
税改前,征税对象是企业销售总额,因此企业为旗下生产的所有产品而购买的任何技术都要随着流转环节被征收营业税,除此之外,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分别需要交纳相应的税额,因此存在重复征税的情况。营改增后,重复征税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现代服务型制造企业的销售总额包括了产品与服务所得,因此服务型制造企业的税务负担大大减轻,使其经营成本显著降低,为服务型制造企业价值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营改增积极引导着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制造企业积极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以在节约经营成本的同时拓展企业业务范围,实现企业业务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倡导企业科技创新
制造企业通往往具有主业和副业,副业指的是企业内部为主业(即产品制造)所提供的服务,若将副业从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就会使得前后税款不能相互抵扣,进而加重制造企业税务负担,形成重复交税的情形。营改增后,制造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结构将副业独立出去,使企业业务主辅分离,实现更为科学的业务结构和更为全面、有效的业务管理活动,同时也不会造成重复交税和税负提高的问题,这将使得企业投入更多管理、技术、资金等资源在主业上,使其逐渐培育、形成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总之,营改增后,企业在主业务相关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具备了更为理想的环境和条件,即营改增政策激励着制造企业不断创新科技。
三、“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纳税筹划对策
“营改增”的初衷在于减轻制造企业税务负担,引导我国制造行业向着服务型、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应全面认清“营改增”的意义与准则,并通过合理、合法并科学有效的纳税筹划策略减轻自身税务负担,节约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此,制造业可采取以下纳税筹划措施:
1.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制造业交纳增值税的过程中,纳税人的身份对最终的纳税金额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一般纳税人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无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等,因此,对纳税人身份进行合理选择,是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方法之一。财税〔2013〕37号文件附件2《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六)项对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作出规定,《试点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标准为500万元(含本数)。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此外基于降低税负而安排的销售规模,可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或是小规模纳税人,以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
2.优化销项税筹划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允许其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差额征税”和进项税抵扣政策,对制造企业税务抵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利用这一政策进行销项税筹划能够有效减轻制造企业税务负担。对此,服务型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差额征税”政策进行税收筹划,降低纳税负担和相应的财务风险。
而与此同时,根据财税[2011]111号文件“接受交通运输业服务,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外,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的规定,制造企业可实现相应的税务减免。除此之外,企业也应积极利用“差额征税”和进项税抵扣政策实现其他税费的合理筹划。
3.优化进项税筹划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可通过合理的进项税筹划为企业争取较低的税额,以节约经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营业税和增值税的核算方法和相关要求差距均较大,制造企业在实务操作中常常会混淆抵扣项目与不可抵扣项目,这需要制造企业会计人员充分明确增值税的可抵扣与不可抵扣进项税内容,进而更好的把握抵扣机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降低因核算事物而造成的纳税风险。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的进项税额抵扣范畴已经逐步扩大,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许多部分均被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同时,营改增下的低征高扣原则也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企业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抵扣与优惠项目,企业纳税筹划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寻求更大限度的抵扣,以显著降低税额,增加企业利润。
4.完善供应商纳税筹划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各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产业分工逐渐细化,企业管理逐步向着精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各个行业、各种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分工关系日趋复杂而密切,因此供应商纳税筹划也是“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服务型制造企业而言,产品从生产到形成到服务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供应商,而企业购入供应商为产品生产所提供的原材料与半成品的成本中,通常已经包含了增值税。
营改增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自己的需求选择供应商,因而多数企业更倾向于能够提供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但供应商的选择需要结合其专业资质,原材料或半成品质量、价格,以及企业信用与口碑等多方面因素,仅以能否提供增值税发票为选择依据是不理智的。由于营改增后企业可实现进项税额抵扣,加上一般纳税人通常都可以提供增值税发票,因此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尽量选择那些以一般纳税人身份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实践过程中,还应积极寻求高抵扣率的增值税发票,以减免税费,节约成本。营改增背景下,服务型制造企业的进项税抵扣范围进一步扩大,加上低征高扣的优惠原则,为服务型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此背景下优化供应商选择策略无疑是提升纳税筹划效果的重要途径。
5.利用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纳税筹划
随着增值税改革的不断深化,纳税人成为了增值税的直接受益人,加上新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准予抵扣,因而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在价款不变的条件下,固定资产的成本将相应的降低,且各期固定资产的折旧成本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位企业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除此之外,营改增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的进项税可从销项税中给予抵扣,因而减少了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这使得企业资金流动性得到一定的增强,对企业提升资本运行效率和降低财务危机十分有利,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营改增为不但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许多新思路,更切实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着想,积极调整纳税筹划策略,不仅仅能够降低企业税务负担,更能够优化企业运营水平,增加企业经营利润,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规模的企业利用固定资产进行纳税筹划时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利用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纳税筹划时就应充分注意时机和投资方向,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税额的减免和企业利润的增加。
四、总结
综上所述,“营改增”是我国税务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对制造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税务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制造企业只有在全面认识“营改增”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和优化纳税筹划工作,才能真正享受到“营改增”为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发展的益处。由于“营改增”实施至今时间不长,制造企业尚未完全适应,因此,当前积极反思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纳税筹划策略是所有制造企业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吕振华.营改增下企业纳税筹划的策略[J].中国外贸,2013(8):39-40.
[2]吴楠.“营改增”后的企业纳税筹划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6):83-84.
[3]梁文涛.“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及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筹划[J].注册税务师,2013(12):26-28
作者简介:徐雯超(1994.01- ),女,山东省青岛市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会计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