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的几个问题*
2016-03-24李春茹蒋年韬
李春茹,蒋年韬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形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的几个问题*
李春茹,蒋年韬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心任务是育人育才。本文以育人育才为的中心研究视角,探讨了“学生、学术、学科、学风”一体、协同推进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的形成(简称“一中四学”),阐释了形成新格局的理念、原则、内涵及特点,指出了形成新格局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并以新格局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提升育人育才质量。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学科;学风;育人育才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5-19(2).。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育人育才主阵地的高校,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从学术、学科、学风角度育人育才,形成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学生、学术、学科、学风”一体、协同推进的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新格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质量的新思路和新课题。
一、形成“一中四学”育人育才新格局的基本逻辑依据
(一)哲学社会科学蕴含的基本逻辑起点是人
关怀人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而“为什么人”的问题则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发展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从萌芽之初就确定的普遍性的重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始终关注的是“人”,前者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后者体现的则是“民本”思想。以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为界,西方哲学以及逐渐形成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首要的、根本的以“人”为中心的职责从未改变。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才第一次科学说明了“人”的本质,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起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立足于人民的角度来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着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人具有思想引领、价值导向、综合素质提升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育人育才功能。
(二)高校中心工作的基本逻辑起点是育人育才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高校、理论界、社会各界对此认识并不完全统一,一直以来争论不断,有以教学为中心,有以科研为中心,有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但无论是从创办大学或设立高校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进程角度,还是从整个社会系统和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传承和社会服务的主要社会职能来看,高校的初衷和基本功能都是为了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我国高校同样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教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确定高校育人的中心地位”[2],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2012-11-08 .。杨叔子院士在他的《治学育人必正其风》文章中提出“育人,化育学生成人,培养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是教育的根本任务”[3]。可见,无论是从法律规定、核心职能还是学者认识,引领高校各项工作的基本逻辑起点是育人育才。在很大程度上,中心地位和核心任务的确立,是对高校中心工作的回归,其他的工作都是为育人育才这个根本任务服务的。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心任务是育人育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6-05-19(2).这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五育人”的科学理念,形成了“学生,家庭,社会”互动的育人育才等行之有效的模式。但同时,高校也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当前,相对于更显性的自然科学育人育才效果,哲学社会科学则是潜在的、慢效的,还未真正形成以育人育才为中心、以学术发展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质量提升为重点、以交叉融合为动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这些都影响着育人育才的质量和效果。
二、“一中四学”育人育才新格局的形成及内涵
(一)形成新格局的理念及目标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紧紧围绕育人、育才目标,紧紧抓住学术、学科、学风三个关键,将学术文化、学科文化、学风文化诸要素有机融合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打通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机的学术、学科、学风育人育才共同体,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理想信念、人格塑造、价值取向引领、思维方式养成与行为方式规导等多维度上合力立德树人的功能,全面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质量。
(二)形成新格局的原则
核心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必须旗帜鲜明的加以坚持”②。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②。在高校,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育人育才为本,坚持以育人育才为中心。
实施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这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而且凝聚了党和国家对育人和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回归和坚守大学育人育才之道的题中之意。
长效原则是坚持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观,在本质上是一个高等教育哲学问题,是人们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教育价值选择的结果。从过程看,在高等教育育人育才理念的架构中建构理想与价值、知识与道德的融合,成就个体的“德”与“才”则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内涵。从结果看,高校育人育才的最终目的和质量观的最终体现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在大众化阶段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向与必然路径。
协同原则是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育人育才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术、学科、学风育人育才各个方面,要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育才机制,整体推进,实现学术、学科、学风在育人育才过程中的交叉融合融通,以适应新时期育人育才的新要求。
以上四个原则分别确定了形成“一中四学”育人育才新格局的指导思想、实施路径、目标要求以及推动方式,四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共同靶向着力于育人育才这个中心,为实现育人育才这一根本任务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策略。
(三)新格局的内容及特点
育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基本职能,育才是更高层次的育人,都包含着对“人”的人文精神、人格养成和人生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
学生是形成新格局的首要前提。大学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且是关注学生当前、长远、全面三个层面的协调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这既是大学教育的生命和灵魂,也是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与价值诉求。这就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体现教育内在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适合”的教育,从而达到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的,这也是“一中四学”育人育才新格局所要达到的目的。
学术是形成新格局的关键环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集中体现在“具体学科中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学术人物、学术研究方法、学术评价体系、学术社会影响、学术传承和学术风气等内容”[4]。学生在学术习得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地去探寻“问题”的原委和答案,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学术品格、品行,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术与学生对学术文化、学术价值的追求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一中四学”新格局学术育人育才的影响力就能充分地体现和表达出来。
学科是形成新格局的重要支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本身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知识系统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是学术研究开展及学术教育传承的组织机制。哲学社会科学设置的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都有自身的科学研究领域、逻辑结构和学科文化,学生在对某一个学科或学科群的学习过程中,把自己获得的“认识”通过思考、理解、归纳、抽象而上升为知识,再把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并在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中四学”新格局促进学生内涵发展的着力点和生长点。
学风是形成新格局的保障。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认为,学风包括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学术文化氛围三个指标,对应的是治学风气、学习风气和学术风气。不同学校有不同但都具有独有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学风。学风归根到底是师生员工知、情、意、行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体现的风格,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重大而显性的作用,是 “一中四学”得以育人育才的无形力量和保障。
综合来看,以“一中”为中心,“四学”之间相互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格局的有序展开,共同形成“一中四学”。此外,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学科和学风育人育才是一种更高级、更深刻有效的育人育才方式。它与传统的管理、服务、实践育人育才方式和途径相比,有一个很重要的新特点,就是在育人育才过程中增添了科学性、理论性、专业性和信息量,也增加了自主探索和协同作用的特点。
三、形成“一中四学”育人育才新格局需要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5]。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应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由系统而专业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人才体系、综合发展体系、教材体系等体系为基础并支撑构建而成的,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蕴含的育人育才功能“怎么用”?具体在高校形成“一中四学”新格局的过程中,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一)树立学生成长新思路,解决真懂真信问题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主体。他们是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关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问题。
当前,在大学生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确存在不知为何物、人云亦云、不想学不愿学、理解不深不透的现象。客观上看,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宣传力度不可谓不大,密度不可谓不频,为何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懂”和“信”两个字。但大学生“懂”和“信”不会自发产生,从何而来?
主渠道是来自课堂教学,来自教师。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广大教师自身的真懂真信问题。只有教师自己真懂真信,才能更加自觉地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渗透到研究和教育教学全过程,避免空洞的大话说教,从概念到概念、从教条到教条,而是用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授课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五观”“五个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离不开”深刻在学生脑子里,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发现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几个必修的学分去对待,要把“懂”和“信”体现在行为行动中,伴随学生成长成才。
其次是来自于高校的管理和服务之中。学校的学术讲座、规章制度、各种竞赛比赛、社团活动、环境文化等,都包含着丰富的育人育才资源。从学科角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体现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向,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在课程体系的结构、功能、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工夫,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学生的质量。从实践角度,高校应坚守好“立德树人”主阵地,继续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断探索实践育人、“互联网+”育人等“育”人的方式方法,形成社区、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维一体的网格化教育合力。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高校应按“三贴近”的要求,避免“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严谨的套话多”的刻板“思政话语”体系,使学生听得“懂”,“信”其真,方能用得上。
再次是来自学生亲身的体验、感悟和自觉接受。只有在学术文化、学科文化、学风氛围的熏陶下,学生才能具备自己“懂”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在学校和社会大熔炉里的生动实践中,真切感受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给人民带来的幸福,体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真“信”,进而践其行。否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功能的发挥终将是徒有其形而无其质。
(二)树立学术育人新理念,解决学术价值育人育才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到“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不太相称”在高校中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学术成果还没有真正转化成为育人育才的 “生产力”。
大学的文化是“育人为本”的文化,大学育人的特质是学术育人。长期以来,高校育人更多表现的是教学、管理和服务育人,较少把学术育人作为大学最根本和最普遍的育人工作去看待,忽略了学术育人是大学区别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最显著特征,也是维护、实现和发展学生最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达63万人,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80%以上,还有规模庞大的在校学生*刘延东.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中国教育报,2016-6-13(1).。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高校共出版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约11万部,发表论文约131万篇,承担各类研究项目132万多项,提交各类咨政报告2.3万篇[6]6,涌现出了一批精品力作,但这些学术思想、观点和方法并没有完全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转化成学生“精神独立成人”的内在需求。因此,树立学术育人新理念,这不仅是高校学术育人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内涵和要求。
高校树立学术育人新理念,必须植根于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与鲜活的伟大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路径,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高校应对中国问题,比如,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要素与中国崛起、中国传统文化等作出有学术价值的新探索、新解答,进而在学术上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5-19(2).把这些“真学问”和“大学问”中的学术价值,融入课堂和实践,增强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以令人信服的回答和解释发挥学术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的作用,使其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相契合,成为师生学术活动中的自觉追求,才能发挥学术价值在学生德育塑造和德育体验过程中更大的普适性和持久性作用。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学术及学术价值育人育才才能真正出人才、出大师。
(三)树立学科育人新观念,解决学科文化功能育人育才问题
学科是高校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学科建设是高校育人育才的基础,而学科文化育人育才是一种从大学生学习生活情境出发的育人育才方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不同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科知识本身、学科背后潜藏的文化背景及其价值的教育意义,对大学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对认识世界的科学态度与高尚人格的形成,具有“有意”或“无意”的育人育才功能。
但在育人育才功能作为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受到高校广泛关注的同时,大学学科文化所具有的育人育才功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依然存在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有“失语”的情况*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5-19(2).。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现行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基本上是仿照西方而建立起来的,即是“西学中用”,包括有的教材是直接从西方引进,在内容上,有些虽做了一些变更,做了一些新的注解,但基本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还是西方的。用西学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实践,显然是不太符合国情的。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当务之急是解决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冷门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的问题,就更要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会贯穿到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
从学科建设和学科文化彰显育人育才作用角度,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育才功能及其质量提升,并通过学科文化表现出来,是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是关键。当前,按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界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9大门类、38个一级学科,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全国高校共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600多个[6]7,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取得明显成效。此外,一大批在高校孕育发展形成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自2005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分布已在除西藏外的全国30个省份布局,成为国内高校地域覆盖面最大的学科,但还不是整体实力最强的学科。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又是领头的学科,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305),仍暂设置于 “法学”(学科门类代码03)门类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作为一级学科应有的学科文化育人育才功能的发挥。因此,学科育人育才根本的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更要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对于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达到学科文化育人目的,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四)树立学风育人新路径,解决做人做事做学问问题
何为“学风”?在高校,有两大主体,对学生而言,是学习之风,是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氛围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对教师而言,是为学之风,是治学之风,具体通过教学之风、学术之风体现出来。
当前,大学生的学风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的高远成才志向;学习动力不足,对所学课程专业不感兴趣,不愿做学习之事;学习纪律松散,考试靠“突击”,甚至作弊,失去诚信做人底线;学习能力欠缺,缺乏自主学习、问题争鸣的意识与创新精神,不具备攀登学问高峰的意志品质等现象。学生自“我”育人的本体功能丧失了。
对教师而言,教师的教学之风、学术之风对学生的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表明的是教师在学风建设和育人育才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决定着学风的优劣。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在教师身上,其表现就是教学之风。但目前看来,在课堂上,教师面对大班制教学的众多学生,很难做到去关心每一个人是否听懂了,是否掌握了所教学的内容,存在只“授课”不“传道”,只“教书”不“育人”的情况,教学育人的效果往往是通过考试去检验的;在课堂下,教师也有科研等其他繁忙的工作,致使很少有充裕的时间和学生面对面地答疑解惑,疏于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督促与考查等。弱化了教师教学之外的人格魅力、优良品性、做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致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
教师的学术之风,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优劣将直接影响一所大学学风的优劣。但做学术又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教师学术中的学风,受各种因素影响,这一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术浮夸,虚假学术,背离真理,“空谈心性,治学流于空言”;存在学术不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剪刀一剪,糨糊一粘,大名一签,长长一篇”;存在学术腐败,篡改文献、捏造数据,“窃他人之果以成己说”等不良风气。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凡此种种,把教育工作者育人育才的使命担当与学术研究对立起来的做法,在理论、理性、理想三个维度上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导致学生在做学术学问的过程中,产生这样研究学术和学术研究到底是为什么,产生到底是做学术学问重要还是做人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取向模糊等问题,一旦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怀疑和动摇,除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外,更会把学生带入歧途。
因此,大力弘扬优良的教学之风、学术之风,并以此育人育才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总书记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这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是一个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毛泽东曾把学风问题视为思想方法问题、工作态度问题,乃至“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进而才能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四、以“一中四学”新格局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提升育人育才质量
(一)把学术研究成果价值融入到育人育才目标之中,提升学术育人育才质量
学术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在本质上是对真理的追求。学术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是一种价值体系。基于“问题”导向的学术,为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理性的依据。当前,高校应以我国正在进行的伟大而独特的新实践为学术研究起点,把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经验,如,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如何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从学术层面予以总结、研究和提炼,形成具有真理性、超前性、独创性、深刻性和系统性且可融通转化的学术价值,切实将我们已有和现有的“发展优势”“实践优势”科学地转化为“话语优势”“思想优势”,切实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进而凝结成学生内在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二)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多学科协同作用于育人育才目标之中,提升学科育人育才质量
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学位[2012]17),该《意见》明确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义、基本原则和目标,明确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强调要在实践中不断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加强科学研究,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7]
因此,高校应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及其相互联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宣传解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跟踪辨析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把学生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同时,又要结合《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的要求,特别注重在法律、新闻、经济、中文、历史以及一些“绝学”、冷门学科、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等其他学科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不断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更多学科群高峰,进而协同推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育才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达到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境界和科学思维习惯,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交融的一流人才的目的。
(三)在培养学生中开展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发展学科,学术学科融通融合,共同提升育人育才质量
高校拥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80%的研究力量、80%的研究成果,代表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实力和水平*杜玉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教育报,2016-7-6(3).。高校与党校、社科院、政府部门、民间咨询机构四路哲学社会科学大军最大的不同在于集研、教、学合一,老师既是研究人员,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学术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教学,与学生的互动促进了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又促进了学科建设。因此,将扎根中国大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学术前沿成果及时充实到学科教材中,融入到“一中四学”育人育才新格局中,体现到课堂上,落实到教学内容、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及“教”与“学”的实践各环节,用与时俱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化的学科内容和原创性学术成果去破解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困惑疑惑,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四)以优良的学风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提升育人育才质量
党的作风建设,给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风建设树立了典范,也给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育人育才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因此,高校应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学风建设要求体现到教学评估、教师考核、职称评聘、学位授予等各方面,通过学风建设,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
在课堂上,主讲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应把“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行为言论有底线”的教学之风要求落到实处,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课堂下以多闻阙疑的治学精神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效仿;以崇德重义的价值追求引领学风,促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更要树立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学术价值取向,树立以学术报效国家、服务师生的崇高志向,也要有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执著坚守,以学术之风使所育之人能够成为先进思想的践行者、学术研究的创新者、时代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1998-08-29.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3-01.
[3] 杨叔子.治学育人必正其风 [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12-13.
[4] 吴泽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原则 [N]. 人民日报2016-09-12(1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120.
[6] 张东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文化软实力,2016,2(2):6-7.
[7]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Z]. 2012-06-06.
(责任编校:朱德东)
Several Issues on New Pattern Formation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s
LI Chun-ru, JIANG Nian-tao
(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The central task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s is to cultivate talent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entral task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pattern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s by the synergistically boosting of students, academy, discipline and learning style (abbreviated as one center and four-learning), expounds the ideas, principl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pattern formation, points out several problems needed to be solved in the new pattern formation and advances that the new pattern should be used to promote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academy; discipline; learning style; talent cultivation
10.3969/j.issn.1672- 0598.2016.06.001
2016-09-28
李春茹(1958—),女,辽宁沈阳人;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市哲学学会会长。 蒋年韬(1970—),男,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办副主任。
G641
A
1672- 0598(2016)06- 000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