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苏论战”到“中国道路”
——《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评介

2016-03-24唐土红

关键词:中国道路评介

唐土红

(1.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2.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从“中苏论战”到“中国道路”
——《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评介

唐土红1,2

(1.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2.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对“中苏论战”的探讨,长期以来是个敏感的话题。《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一书是探讨中苏论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得力之作,探讨“中苏论战”的缘起和实质,研究“中苏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影响,指明“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显著创新性。

[关键词]中苏论战;中国道路;评介

对“中苏论战”和中苏关系的探讨,长期以来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长沙理工大学陈立中博士撰写的《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一书专门探讨了中苏论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该著作凝集了作者十年的研究心血,全书近45万字,最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书中对中苏论战的缘起、主题、内容及启示等作了深入探索。其突出特点、理论和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尊重历史,史论结合,探讨“中苏论战”的缘起和实质,具有较高学理性

该研究成果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以史实为基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一边叙述历史,一边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力求对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客观分析与评论,使著作凸显出较高的理论水平。中苏论战由1956年关于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问题的意见分歧引发,到1966年中共拒绝参加苏共二十三大,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中断,足足有十年,史称“十年论战”。为探讨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著作分八章进行论述,前三章深入研究了“中苏论战”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以及论战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历史的选择:以俄为师。研究了中苏论战之前,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确定了最低纲领是社会主义后,通过“以俄为师”武装斗争夺取了政权,又通过“三大改造”运动,成功在中国建立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章,论战的缘起:什么是社会主义。中苏论战起源于中苏两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不同解读,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在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社会主义发展的环境”等三个问题上的理解和认识上产生了重大分歧,进而诱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第三章,论战的主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苏两党主要围绕三个焦点问题展开论战:一是“和平过渡”是否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原则;二是斯大林模式是否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唯一道路;三是中苏两党两国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在实质上,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中苏论战主要是中苏两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等问题上的思想分歧,同时涉及中苏两国之间的国家利益之争。为了梳理十年论战的庞杂史料,作者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立足于叙述宏大的历史背景,紧紧围绕中苏论战这一主线进行史料取舍与分析,力求从错综复杂的历史资料、材料与现象中,凸显出中苏两党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与认识的分歧,以及围绕“和平过渡”“斯大林模式”“兄弟党与老子党”等核心问题所进行的论战。著作以史为据,以问题为经,以分歧和论争为纬,夹叙夹议,既注重史实,又强调价值判断;既还原了历史,又评论了历史,让读者耳目一新,回味无穷。除了对史料的梳理外,作者还查阅了大量资料,特别是引证了论战当事人的大量材料与回忆资料,以佐证作者的论断,进一步提升了著作的理论性。如在论证中苏论战的实质时,作者引用了邓小平同志与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谈话,认为中苏论战的“真正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中国人感到受屈辱”[1]。再如,对“苏联模式”的由来,作者做了详尽的考证,并将“苏联模式”与“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区分。作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路线、体制、机制等一整套体系,苏联模式则是指苏联共产党在整个执政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在作者看来,我们通常所说的“苏联模式”主要是斯大林模式,而非列宁时期的苏联模式,更不是在斯大林之后经过改革的苏联建设模式[2](P7)。这种通过史论结合,而又不断提出新观点的方式,在现有关于中苏论战的论著中,实属鲜见,凸显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根底、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扎实的史学理论涵养。

二、内容突出,逻辑清晰,研究“中苏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影响,具有显著创新性

从逻辑主线看,整部著作逻辑严密,作者在论述了“中苏论战”主题即“和平过渡是否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斯大林模式是否为社会主义唯一模式,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和政府相互间关系如何处理”的基础上,以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三章的内容,着重研究了“中苏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内容既集中又突出,三个部分的论述很到位,“中苏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影响清晰可见。第四章,论战中的经济建设:由“三面红旗”到经济调整。阐述中苏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产生的影响。论战前夕,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的认识比较清醒,提出“以苏为鉴”调整计划经济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对当时中国经济建设的实情和诸多经济发展规律不甚了解,在论战的影响下,对于“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农村所有制的性质和规模、商品交换与价值法则”等问题的认识开始出现偏差,最终走向了高举“三面红旗”发展经济的歧途[2](P127),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论战后期,虽有过几次调整,但终究没能突破苏联模式。第五章,论战中的政治建设:由反右派斗争到“反修防修”。阐述中苏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产生的影响。论战前期,中国共产党反思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如在国家的民主建设方面,提出了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从国家层面在制度上保证民主政治建设等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设想和措施;在执政党建设方面,提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在人民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提出民主和法制建设相辅相成等思想。但苏共二十二大后,中苏两党关于“两全”(“全民党”“全民国家”)等政治议题的争论,导致当时中共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2](P211-221),认为“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前,都属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都是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国家,在这个过渡时期中,要经历由建立、巩固、加强到逐渐消亡的辩证过程。”所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始终都是主要矛盾。同时,认为“国外帝国主义的压力和国内资产阶级影响的存在,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思想的社会根源。”[3]这样,党中央和毛泽东不仅把党内斗争看成是社会上阶级斗争的反映,而且把它与国际上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在“阶级斗争”与“反修防修”等问题上,搞了一些政治运动,一度迷失了政治方向[2](P228-232)。第六章,论战中的文化建设:由“双百”“两用”到“文化专政”。阐述中苏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产生的影响。苏联文化体制弊端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发了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探索。“双百方针”被写进党的决议,规定要用“放的方针来团结几百万知识分子”[4]。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立意,“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5]。这些工作方法增添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生机与活力。但由于论战的影响,防止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复辟被当作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大量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问题转变成了政治问题,文化探索也逐渐陷入了误区,文化的政治功能不断得到强化[2](P263-277)。作者在论述中苏论战对中国当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影响时,并未回避期间的是与非,而是逐一对其进行梳理评论,做到了对历史和理论把握的科学性、鲜明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充满了创新性。可以说,理论的创新性体现在文中的各个章节。如在论述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影响时,作者认为,毛泽东受论战的影响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受论战的启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些论点的考证,既体现了著作本身理论的前沿性与创新性,也佐证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以史为鉴,服务现实,指明“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鲜明时代性

中苏论战结束距今已经有半个世纪,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业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国共产党人早已突破并超越了斯大林模式,逐渐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时光流逝,人世沧桑,长达十年的中苏论战虽然伴随赫鲁晓夫的下台而最终结束,但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不管是学界抑或是政界却依然在继续。作者正是抱着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精神,选择这一敏感而又棘手的话题,通过孜孜不倦的研究,为现实服务,为时代添彩,给后人以启迪。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是中苏论战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著作的第七章、第八章以两章的内容对此进行了充分论述。第七章,论战后的新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著作提出,中苏论战虽然在1966年就结束了,但是论战的影响并没有因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中断而结束,“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中依然可见论战的影子[2](P278-284)。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之所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也有反思论战的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第八章,弥足珍贵的启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著作对论战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认为中苏论战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主要有三点:一是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论战中,中苏双方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的把握上均存在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范畴的认识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轨道。因此,新时期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特征与发展实际一如既往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化、民族化和时代化。二是必须承认和尊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对苏联模式,著作并未彻底否定其作用,而是认为,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确有其自身的“魅力”,但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发展水平有差异,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道路选择也存在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各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差异性。三是必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的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前后60多年来探索的结果。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可见,“中国道路”是经过几代中共领导人持续反思“论战”的结果,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启示,又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独特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体现,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反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基础上的自觉选择,是历史的必然又是时代的呼声。作者也在论述这一结果时,采取了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史料与理论娓娓道来,无处不体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和时代担当精神。

该著作将“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我们理解从“中苏论战”到“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过程,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素材,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陈立中博士对“中苏论战”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并非是瞬间的遐想,而是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对于她这种对学术的探索、求真与守望精神,我从内心感到由衷的敬意,作为她的同事,我衷心祝愿她的这部专著能够给人以反思与启迪,催生新的学术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4 -295.

[2]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47-448,310 -329.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79.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96.

From"Sino-Soviet Dispute"to"China Road": A Review on Sino-Soviet Dispute and China's Socialist Development

TANG Tu-hong1,2
(1.School of Marxism,South China Agriculturu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42,China;2.School of Marxism,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Abstract:For a long time,the probe into"Sino-Soviet Dispute"has become a sensitive topic."Sino-Soviet Dispute and China's Socialist Development"is an effective work dealing specifically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Sino -Soviet Dispute"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work explores the causes and essence of"Sino-Soviet Dispute",studies the vital influence of"Sino-Soviet Dispute"on socialism construction in China,and points out the historic inevitability for"China Road",three of which demonstrate its features of distinctive contemporaneity and prominent creation.

Key words:Sino-Soviet Dispute;China road;review

作者简介:唐土红(1976—),男,湖南临武人,教授,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政党政治研究。

收稿日期:2016-04-18

DOI:10.16573/j.cnki.1672-934x.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34X(2016)03-0053-04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评介
《抽象艺术》评介
《文艺美学如何可能》评介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
《生命线的求索》评介
《〈战争论〉诠释》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