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走向现实的逻辑考察

2016-03-24黄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儒学儒家现实

黄伟

(宿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安徽 宿州 234000)

传统文化走向现实的逻辑考察

黄伟

(宿州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安徽 宿州 234000)

改革开放后,随着多元社会思潮的涌现,传统文化日益得到肯定。这一事实表明,传统文化将成为助推国家发展的文化力量。要想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传统文化就必须与社会现实紧密关联,为思考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惟其如此,传统文化才能最终走向现实,并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重要参考。

传统文化;现实;历史经验

2013年9月4日,《关于中国现状与未来的若干共识》一文,吸引了中国思想界的目光。该文称,自由主义、大陆新儒家、新左派等多个文化学派的中国学者齐聚英国牛津,经过三天的对话讨论,学者们达成了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继承和发展自由多样的文化,以及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等四项共识。这向人们传递出如下信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大陆新儒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建设性参与者。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传统文化走向现实的逻辑基础,无疑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在加快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进程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的思想文化渐趋多样化。一些敏锐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关注社会思潮,将是未来学术研究的新动向。[1]1990年,杨魁森教授明确指出,中国社会存在五大社会思潮:理性批判、科技兴国、人道主义、功利主义和社会公平。[2]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所刊登的《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一文,报道了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及其成果。随后,北京大学和媒体发起了弘扬国学的活动。由此,传统文化得以重新崛起,并与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新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相并立。[3]

崛起后的传统文化,开始逐渐从单纯的学术研究转为政治参与。受港台新儒家影响,大陆新儒家以“回到康有为”为口号,意图将儒学引入政治领域,使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2003年,蒋庆出版了《政治儒学》一书。该书将儒学定性为政治性学说,并将政治合法性建立于儒家文化基础之上。与蒋庆持有类似观点的康晓光,则将儒家文化与国家制度结合在一起,力倡仁政权威主义,主张“儒化中共,用孔孟之道代替马列主义”[4](P311-313)。蒋庆和康晓光的政治化儒学主张,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鸣。在这场争鸣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刊发于《哲学研究》的署名文章。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学界将儒家文化意识形态化这一动向,汤一介先生就曾指出,儒学意识形态化将会偏离“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的初衷”[4]。与汤一介所持的纯粹的文化立场不同,《哲学研究》的署名文章,则从政治文化立场出发,极力反对将儒学意识形态化,并质疑蒋庆、康晓光等人的政治意图。

学术界的相关争鸣,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11年11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首次明确表达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2013年11月底,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调研期间,习近平手拿儒家典籍的照片,象征着充分肯定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并使其成为执政的重要文化借鉴。2014年2月,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在同年9月召开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习近平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与会,并在其演讲中,明确表达了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尊敬之情。在此背景下,如何使传统文化成为助推国家发展的建设性力量,便是当代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历史地考察人们有关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

清末民初时,传统文化虽遭受了欧美文化的严重冲击,但仍为文化精英所传承。文化精英认为,传统文化就是从历史中继承而来的文化传统。“我们这个社会,无论识字的人与不识字的人,都生长在儒家哲学空气之中。中国思想,儒家之外,未尝没有旁的学派,如战国的老墨,六朝、唐的道佛,近代的耶回,以及最近代的科学与其他学术。凡此种种,都不能拿儒家范围包举他们;凡此种种,俱为形成吾人思想的一部分。不错,但是我们批评一个学派,一面要看他的继续性,一面要看他的普遍性。自孔子以来,直至于今,继续不断的,还是儒家势力最大。自士大夫以至台舆皂隶普遍推敬的,还是儒家信仰最深。”[5](P8-9)梁启超指明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与普适性。这一观点,同样得到了辜鸿铭的支持。辜鸿铭说:“我相信,欧洲人将在中国——在中华文明中——找到这种新的道德力量。在中华文明中,这种能令军国主义成为多余之物的道德力量就是良民的信仰。”[6](P3)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显然建立在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延续性特征之上。20世纪后期,受国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其鲜活性,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日益隔绝开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的生活方式,而是将其当作具有历史性的思想文化及历史文本。在梳理国学观念史时,袁行霈便指出,国学的初始意义在于“古代典籍的研究,以探明本土固有的文化”[7]。吴根友也持类似的观点。吴根友认为:“它(指国学)是用来指称中国传统的一切知识与文化系统,而不包括近现代中国所接受的西方的知识系统,这一宽泛的边界大体上还是可以接受的。”[8]将传统文化视为特定的历史文化知识体系以及历史文本资料,这一观点,为多数学者所认同。但是,这一将传统文化视为单纯知识的观点,虽然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大众化普及,但由于其将传统文化看作历史长廊中孤立静止的艺术品,故其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实之间应有的因果联系。很显然,这一做法,无法彻底解决学术界长期存在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争。这凸显出当代理解传统文化时所存在的理论困境,而这一理论困境的存在,无疑又增加了探索传统文化复兴机制的困难。既然知识化传统文化无法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这就意味着,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找到激发传统文化自身活力的有效方法。

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将传统文化置于当代文化语境之中,以之反思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使其为相关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换言之,要将传统文化视为这样一种文化资源:思考并解决当代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一改其历史性存在状态,而成为一种融于现实的鲜活的历史经验,成为一股参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积极力量。

传统文化是活在当下的历史经验,是在历史发展与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它源于历史,又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积极地重构历史与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有机互动。在王铭铭看来,经验似乎是指在过去发生的事情,即“人在过去的所为在现在形成的与现在相关的‘历史记忆’”,但它却隐含着另一层含义,即“经验可以说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可积累的回顾,是一种带着反省的体会”。[9](P1)若以此审视传统文化,我们将会发现,时至今日,传统文化不仅依然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依然是构筑人们知识体系及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传统文化是活在当下的历史经验,那么,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必然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动态性。以此反观中华文明发展史,我们便可发现,传统文化正是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自春秋战国时至前清,传统文化的总体走向,便是由儒、墨、道、名、法等百家争鸣,而渐次向儒、释、道三家鼎立合流的趋势演进。在这一背景下,单一学派思想与形态的演进,也同样是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中进行的。这一点,从儒学的演进历程中,便可以见得十分清楚。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到战国时期演变为孟子、荀子两派,两汉时期则一变而为经学,两宋时期再变而为理学;延至近代,因接受了源自欧洲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儒学则一变而为带有中西交融特质的新儒学。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的动态演变,与不同时期的时代问题密切相关。时代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新旧秩序的对立中,人们会习惯性地以历史经验即传统文化为据,探索解决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的一系列方法。比如说,春秋时期,如何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是当时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孔子建构了以仁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和德政秩序。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乱频仍,故孟子高扬仁政,希望藉此制约诸侯霸术。延至西汉,天下一统,故公羊学者高扬儒家道统,希望藉此制约现实政统,以仁政理想引领现实政治走向王道。由此可见,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是在不断回应时代问题,调适自身理论的过程中,才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

前文所述的大陆新儒家所提出的新观点及其努力已然表明,时至今日,传统文化正在试图走出其固有的知识性窠臼,成为一股参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积极力量。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拥有如此活力,不仅因为其是活在当下的历史经验,更因为其拥有独特的内在精神。儒家推重君子人格,而儒家所谓的君子人格的养成,不仅离不开个人内在精神气质与外在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社会实践。这就是儒家所谓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蕴涵的真义。在这一过程之中,社会实践的方式或许会因人因事而异,但其间一以贯之之道,却始终未曾有变。这个道就是仁或心性。它是宇宙与生命的终极根源,是现实生命超越物质世界羁绊而抵达自由世界的依据,是现实生命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在法则。正如马一浮所说:“古人垂语,皆本其所自得。见得端的,行得纯熟,自然从胸襟流出,不假安排,以其皆实理也”,“此理确立,然而日用之间不更走左也”。[10](P52-53)

由是而言,传统文化是现实的文化力量,尽管其源于古代,但其却能在因应时代问题中,成为构建现实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就意味着,在本质上,传统文化并非纯粹的古代历史文献,而是活在当下的文化传统与生活经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内质,为其得以走向现实,奠定了坚实的逻辑基础。

[1]萧功秦.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思潮史研究的若干设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2]杨魁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评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5).

[3]萧功秦.困境之礁上的思想水花——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析论[J].社会科学论坛,2010(8).

[4]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5]梁启超.梁启超论儒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7]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8]吴根友.“国学”如何可能成为一种“软实力”[J].河北学刊,2011(5).

[9]王铭铭.经验与心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The 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Reality

HuangWei

(The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SuzhouUniversity,Suzhou234000)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with the emergence of pluralistic social thought,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the ruling Party.This fact shows that the ruling Party want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come a cultural force to boost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In order to assume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the traditional culture must b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ocial reality,provide rich historical experience for thinking of solving the problem.Only in this way,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eventually to reality,and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traditional culture;reality;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2016-10-12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教育基地一般项目(SK2013B502)

黄伟(1978—),男,河北保定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

G122

A

1673-1395 (2016)12-0090-03

猜你喜欢

儒学儒家现实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漫画:现实背后(下)
儒学交流在路上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