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禅一味”
——探寻中国寺院里的茶文化

2016-03-24马小川

茶叶 2016年2期
关键词:茶经禅宗茶道

马小川

(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南京 江苏 210000)



“茶禅一味”
——探寻中国寺院里的茶文化

马小川

(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南京 江苏 210000)

摘要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茶与佛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唐代,佛教兴盛,寺院的僧人们种茶制茶喝茶的习俗已经十分普及,唐代茶圣陆羽就是自小在寺院里习得制茶方法,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本文试图从茶叶的种植、制茶技术、饮茶风俗和茶文化的传播这四个方面探寻中国寺院里的茶文化,同时分析了“茶禅一味”的基本内涵,旨在说明佛教对中国茶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茶禅一味的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茶禅一味;茶经;茶道;禅宗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上古“神农”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己经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自此茶文化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渊源流传,成为了东方文化的瑰宝。谈到茶文化主要包含“物质”和“精神”两项内容。其物质方面主要是指茶叶的种植培育,炒制加工等技术活动,而精神方面指的就是饮茶的风俗以、茶道的传播以及茶道精神等主观意识形态。

1佛教与茶叶技术

中国茶叶栽培加工的技术发展和普及与佛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僧人在寺院中打坐参禅,送经念佛,人困乏力之余,饮茶便是一种很好的提神醒脑的方式。再者中国的寺院多建于风景秀丽的山林之中,这些地区的空气以及土壤环境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因此僧人得以最先与茶相接触。此外印度文化中,僧人以募化为生,然而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被中国文化融合,受到中国文化风俗的影响,僧众已经不能完全遵守原来的佛制,他们因地制宜,开始建筑寺庙,从事农耕,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八世纪中叶,马祖道一率先在江西地区提倡“农禅结合”的习禅以及生活方式,将世俗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传入佛门。大约在九世纪中叶前后,因新型的禅林经济发展比较普遍,寺院栽茶和制茶的方法及技术就在这种要求经济独立、自立求生的大背景下得到兴起。

1.1寺院里的茶叶种植

佛教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山中寺庙林立,无寺不种茶。由于僧人坐禅喜爱喝茶,寺院的地理环境适合种茶,以及禅农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使得僧人最早开始种植和培育茶树。如西汉时期,四川蒙山甘露寺僧人吴理真最先在我国栽种茶树,培育出天下闻名的“蒙山顶上茶”。浙江杭州以产龙井茶而闻名,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1]31清代陆廷灿《续茶经》记载::苏州穹隆山下有海云庵,庵中有二茶树,其二株皆连理,盖二百余年矣。《姑苏志》虎丘寺西产茶,朱安雅云,今二山门西偏,本名茶岭。[1]这些经典茶书著作中都有关于寺院种茶产茶的描述。黄山毛峰则产于著名的旅游胜地黄山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代,它以“状如雀舌,香如兰花”被列为我国的十大名茶。江西庐山地势雄奇险峻,山中寺庙众多。僧人们在白云深处栽种茶树,采制茶叶。庐山云雾茶因此得名闻名全国。此外南京栖霞寺、苏州虎丘寺、东山碧螺庵、普陀山普济寺都产名茶。

1.2寺院里的制茶技术

寺院僧人的饮茶之风促进了制茶技术的发展。早期制茶高手多为僧人。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就有描述山僧炒青的制茶过程:“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2]兰若是梵语寺庙的意思。山僧在寺院的后面栽种的数丛茶树到了春天发出了新芽,就好像客人到来抖擞的衣裳。将新鲜的嫩芽采摘炒制,一会儿就炒的满室茶香。由此可见到了唐代,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已十分普遍。

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养生学家高濂在万历十九年写的《遵生八笺》说:“茶之本性实佳,如杭之龙井茶,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山中只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妙。”当时的僧人在龙井茶的炒制方法上具有绝妙的技艺。明朝进士冯时可在《茶录》中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诸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诵,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处也。”松萝茶从大方和尚而来,大方和尚在虎丘居住时学会了茶叶的炒制方法,于是来到安徽松萝,采得山茶在庙中炒制,远近闻名,松萝茶由此得名。

武夷岩茶乃乌龙茶的始祖。早在宋元时期,就以寺院所制的武夷岩茶最为得法,所以当地多以僧人为茶师;另外,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僧人同样非常擅长制茶,所产的“水月茶”就是以寺院命名的,该茶就是现在著名的碧螺春茶。

2佛教与茶文化的传播

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传播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茶文化的对内传播。寺院僧人把饮茶的习俗传播到民间,教会世人鉴赏茶叶的方法,茶文化因此得以在民间普及。第二部分是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佛教在唐朝时期发展到鼎盛,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先后派遣学僧来中国学习佛教文化,他们在中国学习佛学的同时也将茶文化传播到海外。

2.1茶文化的对内传播

僧人坐禅,喜好饮茶,同时又将饮茶的习俗传播到民间,使饮茶鉴茶成为了古代文人雅士生活中的一种高尚情趣。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记载:“南人好饮茶”饮茶之风由南方兴起。“北人初不识此,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教学禅者以不寐法,令人多作茶饮,因以成俗”北方人开始的时候不懂喝茶,唐朝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降魔法师教学禅的人不睡觉的方法,就是让人多喝茶,因此就成了风俗。《苏文忠集》里记载:“院僧梵英葺治堂宇,比旧家严洁,茗饮芳冽。予问:‘此新茶耶?’英曰:‘茶性新旧交则香味复’。”寺院僧人梵英修整的屋子比以前更干净了,茶水也芳香怡人。我问是新茶叶吗,梵英说茶叶在新旧交替的时候香味会更浓。

僧人不但把饮茶的习俗带到了民间,还教会了世人鉴赏茶叶好坏的方法。此外,寺院里僧人们每天早起先饮茶后做佛事,在佛前供茶已经成为一种佛教仪式。在寺院中设有茶堂,还设有专门负责烧水煮茶,献茶待客的茶头。到了宋代,寺院里时兴举办茶宴,僧人、香客、施主在茶宴上评鉴茶叶质量的好坏。这便是“斗茶”这种风俗早期的形式。郑板桥说到:“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可见“斗茶”这种原先在寺院中举办的活动以后被推而广之,风靡各地。

2.2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如今,日本茶道风靡世界。追根溯源日本茶道也起源于中国。早在隋唐时期正是由于中国佛教的海外的传播,茶便随着佛教传入了日本。中国的茶文化对日本茶道产生了的影响是深远的。

隋炀帝时期,日本就曾派留学僧、学问僧来中国学习佛法。到了唐代,佛教兴盛。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佛学大师最澄、空海来中国留学,将茶籽带回日本试种。宋代日本僧人荣西禅师两次来中国学习佛法,也带回了茶籽在日本的山间寺院试种。日本的僧人在寺院精心培育茶种,每年移植逐渐形成规模。当时的日本,茶叶为佛门僧人的专有饮品,寺院之外几乎无人饮茶。此后茶作为佛教禅师布教传法的工具,在民间开始普及。僧人们在寺中设立茶室,以茶悟道,与施主结缘,日本茶道从此逐渐兴起,流传至今。

3佛教与茶道精神

提到茶道精神不得不想到“茶禅一味”的思想。“茶禅一味”的“茶”指的是茶道精神,“禅”是静虑的意思,同时以禅修作为基本方法。“茶禅一味”中国体现了茶道与禅修之间的关系。

饮茶能提神醒脑,有助于禅修,而在饮茶的同时通过对茶香的回味又能领悟出禅学思想。这便是“茶禅一味”的基本含义。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叶品性寒凉,喝后使人清心寡欲,因此最适合品性优良,德性俭朴的人饮用。茶道主张以茶修德,强调内省,自悟,这与禅宗思想中的“顿悟”是一致的。茶道与禅宗结合的最有名的典故便是赵州禅师“吃茶去”的禅门公案。《祖堂集》 赵州禅师从谂述:“师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另一僧:‘曾到此间么?’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3]赵州和尚的这种答非所问和同样被称为禅门经典的“德山棒”“临济喝”的寓意如出一辙,体现的是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思想。而领悟“吃茶去”这三个字的含义依靠的就是一种“顿悟”。在禅宗的思想里,万事万物的佛性都是相通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要理解这一点,关键还是一个“悟”字。

3.1饮茶悟得“明心见性”

《茶经》云:“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腻鼎腥瓯非器也。”有人把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加到茶里煮到沸腾,这样的茶就相当于沟渠里的废水。沾有腻味的鼎和带有腥味的碗也不是喝茶的器具。可见喝茶喝的是茶叶本来的味道。而茶叶的味道清淡,如果将其他味道厚重的食材与茶叶一起煮一定会将茶叶的原味掩盖,同样用占有腻味腥味的器具喝茶也会破坏茶本身的味道因此是不可取的。

禅门有一术语叫“明心见性”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明心见性”指的是只有摒弃世俗一切杂念,才能领悟因杂念而迷失的本性。《坛经》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4]佛家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也就是佛性。这种本性是清净孤寂的,因此本性常常被世俗的杂念所掩盖,人们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所以才会有烦恼,有憎恨。可见悟得自己的本性在修行中的重要性。

其实茶性与佛性是相同的。茶经中陆羽指导人们,茶的味道就是其自身本来的味道,不可与其他事物的味道相混杂。这样煮出来的茶才是好茶。慧能六祖也同样告诫人们,本性就是与生俱来的清净之心,要能时时保持清净的本心,才能摒弃一切烦恼和痛苦成为是拥有最高智慧的人。

3.2饮茶悟得“一行三昧”

喝茶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喝茶的习俗早已飞出寺院,飞入寻常百姓家。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喝茶都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制茶工艺的发展,喝茶的方法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可以不用像过去人那样选择在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或是布置精美的茶室里喝茶。也不必像茶经里描述的那样选用上等的山泉水煮茶了,喝茶的方式已经极为简化。无论人们身居何处,随时随地都可以泡上一杯茶,感受那份醍醐灌顶的惬意的同时体会以茶参禅的玄妙之处。六祖慧能《坛经》载:“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4]所谓一行三昧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在行住坐卧中都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而真诚的心就是佛家的道场,是西方的净土。禅宗思想认为,一个人只要拥有一颗真诚的心,随时随地都能修行。修行在行走坐卧之间而不必特地寻找适合修炼的深山名刹。

茶与禅就在这“一行三昧”的禅语中巧妙的结合。喝茶不必拘泥于环境、场地和氛围。只要拥有内省之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在品茶的过程中有所领悟,正如修禅一样,只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便处处是道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见性成佛。

3.3饮茶悟得“本来无一物”

茶道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从“有”到“无”。 “有”,是指茶道的一整套工序和方法。“无”指的是“不持一物”忽略茶道工具本身。最早对茶道工序的描述来源于《茶经》的记载:“凡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茶,有九个方面是很难做好的。一是制茶,二是鉴茶,三是茶具,四是火候,五是选水,六是烤茶,七是研茶,八是煮茶,九是饮茶。陆羽认为这一整套工序无论哪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到茶的口感。然而茶道的最高境界却不在于此。以茶悟道不是去品鉴茶口感的好坏,而是通过喝茶的过程达到内省,自悟的心理状态。因此喝茶不必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和约束。茶具可以简陋,泡茶的步骤可以省略,泡茶的取水也不必讲究。茶道的一切工序都可以简化。只要在小口慢品的过程里内心有所领悟便达到了茶道精神的最深层的境界。

这种从“有”到“无”的茶道精神与禅宗思想的“本来无一物”不谋而合。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想从他的众徒弟中挑选一位立为六祖。于是命众徒作偈以体现他们明心见性的智慧。首座和尚神秀大师作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慧能见此偈后将其改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看罢决定传衣钵授法于慧能,立为禅宗六祖。这两首偈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有”而后者强调“无”。“有”指的是修行本身而“无”指的是虚空。神秀大师督促自己要保持清净的本性,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通过修行抗拒外界的诱惑。慧能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空的,既然世界是虚空的,又怎么会有外界的诱惑呢?这便是“本来无一物”的真正道理。

《金刚经》第八品佛祖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5]所谓佛法只是用来开悟众生而取的名称而已,佛法的实质是虚空的。本性是“无”。由此联想到喝茶,茶道的根本核心就是忽略茶本身,仅仅以茶为媒介领悟人生的哲理,正如佛法只是用来教化众生,不必执着于佛法本身。茶道与禅修二者的道理是相融通的。

4结论

茶道与佛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僧人在种茶制茶饮茶的过程中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同时他们又从茶叶的本质茶道的精神中参破禅机,顿悟佛学真谛。茶禅一味的根本在于回味与领悟。回味的是茶香,领悟的是茶道精神。而茶道精神又与佛学精神相融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佛学更是被称之为中国最古老的心理学,因此饮茶不仅仅为了解渴更是为了以茶参禅,修养身心[6]。这便是茶道被称之为中华文明之瑰宝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唐)陆羽撰,(清)陆廷灿续辑.《茶经·续茶经》.北方文艺出版社,哈尔滨.2014.

2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赏析.中国茶叶,2014,1:33.

3尹文汉.生活禅与“吃茶去”:从南泉、赵州到新罗道允.茶叶通讯,2013,3:50.

4陈秋平,尚荣译注.金刚经 心经 坛经.中华书局,北京.2007.

5张卫国译注.金刚经·坛经.崇文书局.武汉.2012.

6陈云飞.略论唐宋时期西湖茶禅文化的历史地位.茶叶,2009,35(2):114-119.

"The Combination of Tea and Zen"-An exploration of tea culture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temples

MA Xiaochuan

(College of Politic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nanjing Jiangsu)

AbstractTea culture was originated in China. During Western Han Dynasty, tea and Buddhism had combined together when Buddhism came to China. In the Tang Dynasty, Buddhism flourished, and the customs of tea-planting, tea-making and tea-drinking became very popular in the population of monks. Lu Yu, who lived in the temple during Tang Dynasty and learned the methods to make tea when he was a child, wrote China′s first tea book "The Classic of Tea".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tea culture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temple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ea-planting, tea-making, tea-drinking coustoms and spreading tea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want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meaning of "The Combination of Tea and Zen". Finally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Buddhism has mad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Meanwhile, the though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ea and Zen" still has th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The Combination of Tea and Zen; the Classic of Tea; tea ceremony; Zen

收稿日期:2016-05-07

作者简介:马小川 (1983年-),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科技哲学专业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科学与宗教。

中图分类号:TS97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77-8921(2016)02-117-04

猜你喜欢

茶经禅宗茶道
体验茶道魅力
禅宗软件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茶道人生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
径山寺、径山茶陆羽和《茶经》的故事
万物皆有灵
《茶道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