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式康复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生活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03-24张正志陈丽娜杨加亮陈天笑陈飞峰

护理与康复 2016年3期
关键词:脑卒中

张正志,陈丽娜,杨加亮,陈天笑,陈飞峰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康复护理·

连续式康复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生活生存质量的影响

张正志,陈丽娜,杨加亮,陈天笑,陈飞峰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连续式康复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及生活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连续式康复方案组)及对照组(常规康复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康复训练并给予出院后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连续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分别在入组时、干预3个月结束时,采用HAMD量表评定心理状态及SWLS量表评定生存质量、FCA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进行患者康复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SWLS及FCA评分均较入组时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更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式康复服务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功能,提升整体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脑卒中;连续式康复服务;功能评定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3.025

随着脑卒中诊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存活率相对升高,但卒中致残率在存活者中高达70%~80%[1],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高达17%~70%[2-3],并伴随诸如生活、生存质量的下降,影响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我国三级康复网络相对不太完善,脑卒中患者在医院接受一定时间的康复后,社区与家庭层面上的连续、长期康复护理跟进不够[4]。连续式康复服务指康复医师、治疗师以患者为中心,在“医院-社区-家庭”各层面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或主要照护者)全程参与康复服务,加强医院-社区-家庭的康复联动[5],可一定程度弥补区域康复服务力量、网络覆盖及康复方案执行力的不足,加强患者依从性,巩固患者的疗效[1,6-7]。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本院康复医学科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医院-社区-家庭”连续式康复服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8],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年龄55~75岁,为首次发病,病程半年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了解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意识、精神及智能等障碍病史,合并失认、失用者,有影响康复进行的严重其他慢性疾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连续式康复服务组)与对照组(常规康复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4.4±5.1)岁;脑梗死35例,脑出血5例;左侧受累28例,右侧12例;病程56~88 d,平均病程(69.2±14.5)d。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9~70岁,平均年龄(66.7±3.7)岁;脑梗死27例,脑出血13例;左侧受累30例,右侧10例;病程50~84 d,平均病程(65.0±16.3)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累侧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建立康复个人档案,对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康复评估结果、康复治疗情况实施专人、动态管理。

1.2.1.1康复训练在病房由主管治疗师进行以神经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为主的康复训练[6],治疗时间45 min/d,5次/周,治疗1个月。从第2月起,视患者评估情况进入社区站点或病房,其中社区站点为本院康复治疗师常驻站点,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仍由相应资质的治疗师完成,包括记录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填写个人康复需求调查表,制定以神经促通技术为主的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第3月后进行家庭康复,并随访1个月;患者也可根据功能情况或自身需要从病房直接回归家庭,进行为期2个月的家庭康复、随访,由本院康复治疗师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患者家属(或主要照护者)参与协助完成,治疗师对每次康复服务进行记录,实现动态管理,每月根据评估结果修正康复训练计划。治疗师每周1次上门指导随访。

1.2.1.2群体化健康教育由具有主治医师资质的康复医师、主管治疗师资质的治疗师组织患者及其家属(或主要照护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3,9-10]2次/月(第一周及第四周),内容包括康复目的、重要性与意义,家庭康复知识及技能,患者心理问题与行为变化,常见的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处理,居家康复护理照顾原则及预防保健措施。

1.2.2对照组住院期间(1个月)通过康复评估,由具有主管治疗师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在病房进行以神经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为主的康复训练,治疗时间、频次与方法同观察组,出院后予以康复、护理及心理健康等常规宣教,患者可联系其他社区站点或医院康复转诊,不实施相应群体化健康教育及后续由本院康复治疗师持续跟进的个体化社区、家庭干预。治疗师在入组3个月后以上门访谈的形式进行随访。

1.3评价内容与方法

1.3.1心理状态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3]评定患者心理状态,包括7类因子结构,分别为焦虑/躯体化3个项目、体质量1个项目、认识障碍6个项目、日夜变化1个项目、阻滞4个项目、睡眠障碍3个项目及绝望感3个项目组成。总分值>35分为重度抑郁,20~35分为中度抑郁,8~19分为轻度抑郁,<8分为无抑郁症状。由康复治疗师在患者入组时、干预3个月结束时进行评估。

1.3.2生存质量评定采用生活满意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3]评定生存质量,包含针对患者生活状况、理想、满意度、重要物质拥有度及生活改变意愿共5项目,釆用1~7分打分法,其中,非常不满意记1分,非常满意记7分,得分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由康复治疗师在患者入组时、干预3个月结束时进行评估。

1.3.3日常生活功能评定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6]评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包括自我照料、括约肌功能、转移、行走、交流、社会认知6维度18条目,每条目1~6分,满分108分,分数越高,其综合功能越好。由康复治疗师在患者入组时、干预3个月结束时进行评估。

1.3.4康复服务满意度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康复服务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临床治疗、肢体功能治疗、心理适应性治疗、日常生活适应性治疗及环境适应性治疗5部分,每部分各20分,总分≥8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由康复医师在患者随访结束时进行调查,采取评估者盲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SWLS及FCA评分比较见表1。

注:1)表示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间tHAMD=2.08,tSWLS=2.34,tFCA=2.06)

2.2两组患者康复服务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服务满意度比较

例(%)

3讨论

我国脑卒中的规范化康复单从技术层面而言已有较大发展,多项研究证明,适时采取规范化的综合康复治疗,并加强卒中患者回归社区、回归家庭后的随访,有其必要性[3-7,9-10]。“医院-社区-家庭”的连续式康复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康复治疗师、医师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全程指导三级医院病房、医院下属社区站点及患者回归家庭后的健康宣教及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融合群体化健康教育模式、个体化康复干预模式,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意识,并及时将患者个人相关病情信息,延伸到社区、家庭等信息网络,可最大程度实现患者的连续式、规范化康复,将康复服务的范围从单纯的机构治疗拓展到社区与家庭。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存质量、日常生活功能均得到提高,但观察组效果更佳,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康复服务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医院-社区-家庭连续式康复服务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敏,王芳,蒋慧,等.个体、规范化连续康复护理模式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1):59-61.

[2] 赵敬花,徐月花,杨湘英,等.心理干预联合耳穴压豆对脑卒中康复期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5,14(1):70-72.

[3] 朱韫钰,余波,祁奇,等.娱乐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6):473-475.

[4] 邓秋兰,农兰欣.社区干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J].护理与康复,2008,7(3):174-176.

[5] 杨慧敏,洪慧肖,陈爱红,等.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5):421-423.

[6] 胡永善,吴毅,朱玉莲,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6):418-421.

[7] 李星丹,张振香,张伟宏,等.郑州市脑卒中连续康复护理服务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7):31-34.

[8] 全国第四届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9] 曹俊杰,冯军,王静,等.脑卒中抑郁患者连续性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2165-2166.

[10] 祁奇,郁嫣嫣,屠霞芬,等.社区及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1):1021-1023.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6)03-0269-03

通信作者:陈丽娜,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5-10-13

作者简介:张正志(1983-),男,本科,主管治疗师.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