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示内容看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2016-03-23童春艳
童春艳
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广大教师一方面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注意确立、渗透新《课标》“三维目标”,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究。而多媒体语文课件的有效运用也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众所周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叶圣陶《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以语言或它的书面符号……文字为物质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的”(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因此,语文课件应当也能够调用多种媒体,实现配乐朗诵、图像显示、录象播放等多种功能,使得语言文字声情并茂、形象可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这一“思维外壳”,去接受作者的审美经验,感知形象,体会情味,领悟理趣。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件的使用中经常出现由于运用过滥,导致结果适得其反的现象。课件展示的内容多而繁杂,看的、听的、画的、唱的、演的应有尽有,铺天盖地,光怪陆离,令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节课下来,学生在课堂上是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下课后却发现课堂上并没有留下多少有用的东西,对课文并未深入下去,甚至于一节课下来,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流利地读通文本,更谈不上掌握思想主题、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感受艺术特色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了。这样的语文课件只是迎合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追求新鲜的猎奇心理,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学生隐藏的浮躁情绪。这样的语文课件冲淡甚至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接触和深入,本末倒置。语文课低效甚至是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语文课件的内容展示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语文课件应该展示什么呢?
重要作家的介绍。阅读中“知人论世”是个重要的读书方法。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创作风格等,可以帮助学生站在作家的立场上解读文本,真正地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领略意趣、理趣。另外,作家尤其是创作大家的经历、创作总是与时代风云紧紧结合在一起,了解一些作者(尤其是文学大家)的特殊经历,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文学史知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大有裨益。在语文课件中,文学作品的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风格、创作成就、经典话语、别人对其代表性评价等等都可以作为课件展示的内容。同时,精选展示几幅作者的经典照、故居照、手迹照等会带给学生历史感,为学生创造出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并可以激发学生课后进一步了解作者和他的作品的兴趣。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等由于自身的限制,对以上这些无法有效地展示。当然,有关作家的资料数不胜数,纷纭繁杂,我们需要在大量占有的同时加以甄别、筛选,对于不同的课文,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如学习经典课文《背影》,制作的课件可以介绍作者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种坚贞不屈的经历,介绍朱自清清新质朴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匆匆》等等,可以展示朱自清本人及其故居(如江苏扬州就有朱自清的故居)的照片等。
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毫无疑问,课件中关于文本内容的展示对于最大化地发挥语文课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文本写作的背景资料、文本中涉及的事、物图片都对帮助学生深入、准确地走进文本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展示文本的写作背景资料,可以让学生领会到鲁迅在充分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世态炎凉后,转而通过回忆往事来寻求安慰、歌颂普通劳动人民的深意。学习《核舟记》,展示核舟图片以及中国古代、现代微雕艺人的艺术品,这样必然会弥补学生对核舟及微雕艺术了解甚少的不足,同样也会让学生在欣赏、惊叹微雕艺术品的巧妙绝伦的同时感受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当然,并不是文本中涉及到的事物均适合用课件展示。有时对文本中的物件作不必要的图形展示会在无形中束缚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削弱文本本来具备的对学生思维的多向重构功能,从而浅化了文本的内涵,这样的课件使用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教学过程。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培训的不断推进和普及,广大的语文教师制作的语文教学课件精致、美观、全面、详尽。有的教师将课堂教学的每个问题均用课件展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一个问题,点一下鼠标,学生忽而看屏幕,忽而阅读文本,忽而思考……这样造成教师为鼠标所控制,学生跟着老师实际上也是跟着鼠标应付不迭,课堂节奏出现不必要的紧张,甚至是混乱。其实,教师课堂提问不借助于课件而直接通过口头,对于学生的听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训练,而听力正是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之一。而且,师生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简洁、真诚,更能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对于一节课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当然,一组精练、总领全文的“问题组”一次性地展示出来,学生带着一个“问题组”阅读文本,结合问题深入文本,接受启迪,感悟、内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那又是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教师在课件中将教学的流程以精当的表述呈现出来——如“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议一议”“练一练”等——这些既体现了教学过程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方法),这应当值得学习、借鉴。但有的教师把课件当成了板书的替代品。他们只是把教案上的文字打进电脑,用演示文稿形式输出,在电脑上或投影屏幕上加以演示而已。如有位教师制作的鲁迅的《故乡》这一篇小说的课件,全篇的内容就是文字材料的说明,什么作者的介绍,什么时代背景介绍,什么文章的主题,什么文章的结构,什么小说的人物形象概括等等。虽然是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上课,但其作用却依然与传统手段无甚差别(甚至效果还会更差,因为内容被固定死了),只是用电脑代替粉笔板书或幻灯投影的工作而已。这种情况其实仅仅是形式上的多媒体课件,只注重手段(工具)的“多媒体课件”,而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多媒体教育的意义,都无法体现课件作为高科技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声音资料。以往的黑板展示的教学内容是视觉化的,后来虽有录音机的运用,但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声音在语文课堂一展身手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文范读、配乐朗诵、背景音乐以及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歌曲都为课堂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声形并茂,情趣盎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和艺术的感染。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我们可以选择《二泉映月》,此曲让学生通过听觉上引发的悲凉、凄惨之感去初步感悟主人公祥子在恶劣的环境下拉车的痛苦感受,无形中为完成教学任务铺设了一个台阶。但是,语文课件中的声音内容应适可而止,与整个教学设计应是有机的整体,切不可本末倒置。例如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较高,那就不宜再借助于课件中的朗读音频。课件中的音乐资料不宜太多,否则语文课会变为音乐课,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被声音吸引,会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和探究。
动态性内容。语文课件还可以展示文本中比较抽象的、暂时与学生距离较远的抽象内容。如《食物从何处来》中“光合作用”的过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酸碱性与色彩的关系”“光谱与色彩的关系”等等,这些由于暂时超出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也比较抽象难懂,语文课件中的动态展示会化难为易,化看不见摸不着为具体可观。
拓展性资料。“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课堂教学应围绕文本,又不能囿于文本。语文课件中将结合文本推荐的相关读物、资料搜索的网站网址呈现出来必然可以提高训练要求的明确性,减少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的盲目性。
尽管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集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身,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它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一切活动,更何况,有的课文素材不足,课件所起的作用也就更小了。我们在利用语文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时,不能忘记,那是“手段”,是“工具”,课件是为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服务的,它不能成为牵着教师鼻子走的绳索,而应成为教师“撑杆跳”的跳板。况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注意不到这些,教学节拍的连贯性、课堂的生动性、师生间的协调合作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将成为泡影,由此导致的呆板的教学思路就更无法谈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语文课件既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厚课堂容量,又要做到精而恰当,只有这样,语文课件才能真正实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才能在课件的辅助下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能利用计算机设计出适宜的多媒体语文课件,营造出激励、唤醒和鼓励的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减轻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效率,我想,我们的语文课件设计也就成功了,我们的语文课教学也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