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媒体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探讨*
2016-03-23张忠
张 忠
(福建中医药大学 思政部, 福建 福州 350122)
·高教研究·
基于手机媒体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探讨*
张 忠
(福建中医药大学 思政部, 福建 福州 350122)
随着手机功能不断拓展,手机媒体成为发展最迅猛的新媒体。手机媒体独特的运行机制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助推他们理性批判能力发展,其所承载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这些都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使既有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隐藏教育目的、鼓励学生参与、尊重学生地位等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在手机媒体境遇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微媒体”的教育功能、整合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吸引力,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精神境界。
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教育成效
一、手机媒体普及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政权巩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等方面都具有其他活动无法取代的价值,这也是各国不遗余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动因。然而,随着手机媒体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手机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良莠不齐的信息
手机媒体是伴随智能手机功能不断拓展出现的。随着手机主流机型由功能型向智能型的转变,尤其是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联姻和手机价格以及手机上网资费的下降,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其功能几乎可以与电脑相媲美,而且比电脑更加便于携带。数据显示,有98.5%的大学生拥有至少一部手机。[1]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手机功能从传统的通话通信一跃成为一个新兴的媒体平台。手机媒体不仅方便了大学生沟通,更为他们获取信息开辟了一个广阔平台。在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发展中,智能手机媒体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不仅因为它便利了沟通,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极其多样。手机媒体所提供的丰富信息、逼真的模拟场景,它所营造的虚拟世界已成为与现实世界相并行的人类另一个重要的“生存空间”。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有限,且这些信息大都经过严格监管与筛选, 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科学性。在科学的舆论氛围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虽不一致,但总体方向还是较为统一的。因此,当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远不如当前复杂。
(二)手机媒体考验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大学生的本领
当然,手机媒体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丰富了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它独特的运行机制,潜移默化改造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一个极富现代气息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认同过程,从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最后到行为认同,其前提是受教育者主动接纳教育内容,并坚定地认为这些内容是科学的。随着大学生理性批判能力的提升,他们势必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展开更严格的审查,这与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相比,对教育活动的要求无疑更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保证其内容的科学性,还必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授,才可能被他们所认同。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遵循着与社会权威体系相同的模式,由上至下单向发布。在单向信息传播中,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是相对独立的,发布者扮演着权威者角色,而接收者则没有太多选择空间。在信息来源较为单一的舆论氛围中,接收者即使不接收信息,但由于获取信息渠道有限,他们也难以获取其他信息。手机媒体的普及极大扩充了信息源,每个使用智能手机的大学生都控制着一个数据中心。多样化信息拥有多元价值取向,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甄别信息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筛选离不开质疑、比较甚至激烈辩论,在这过程中,大学生的理性批判能力得到了提升。手机媒体作为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它也对质疑和辩论持支持态度,这更加速了大学生理性批判能力的发展。在手机媒体支持与助推中,大学生理性批判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他们不再不假思索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习惯性地质疑。此时,除非他们的疑虑得以解决,否则就难以认可外来的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亦面临着相同的难题。
(三)手机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不是传授理论,而是力图通过理论认知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引导他们表现出与我们党要求相一致的稳定的行为。可见,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最终标准并不主要是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言行。随着大学生理性批判能力的提升,在手机媒体所营造的多样化信息环境中,要使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其难度是前所未有的。主流意识形态要说服大学生,首先必须在与其他思潮的竞争中更加彰显其科学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改造学生思想。这个过程是不可能通过强制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引导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西方社会思潮的虚伪性,在思想碰撞中明辨是非,才能使其信服主流意识。
意识形态斗争极其激烈,即使是一种没落的意识形态,为了占据那来之不易的阵地,都会将自己包装成世间第一真理。虽然大学生的理性批判能力有所发展,但是面对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他们还是难以完全拨云见日。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难度的提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在内容、方法、渠道等各个方面创新,在课堂教学之外开辟新的教育模式,否则就难以应对环境变迁、学生思想观念和认知偏好改变所带来的多重挑战。
二、手机媒体普及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从人的社会化历程看,教育在个体从生物性向社会性的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一出生,并没有从母体中继承社会文化内容,此时,人与其他生物体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习得文化和习俗的过程。人从脑袋空空到了解社会文化、掌握社会禁忌、遵守社会规范,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实现的。对社会主义发展而言,大学生学习并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夯实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至关重要。但是随着手机媒体普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习惯、视听偏好等都发生了明显改变,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发生了剧烈变化,必须在传统的教学之外寻求更加契合大学生接受习惯的教育方法。隐性教育以其独特的模式满足了大学生挑剔的需求,与传统教育方式精诚合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一)通过隐藏教育目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隐性教育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潜移默化”。在隐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目的隐藏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因此,隐性教育是一种隐藏教育目的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教育成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然而,不容回避的是,由于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过于机械地开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下降,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心态。在他们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说教,与自己成长、成才并无多大关系。应该让大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巩固政权的社会功能,亦有提高个人素质的个体功能,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虽然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教育目标依然坚持,但主要不再依赖直接的理论传授改变大学生思想观念,而是通过精心安排,让大学生在各种活动和教育环境中感受教育内容,避免大学生感觉到被强制和被逼迫。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主次之别,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判断和反思,通过自身感悟和融会贯通,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体验到的是自主性和支配权,而不是被教育者所摆布带来的不适感。在这种互动情境中,“‘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合作起来,共同成长”[2]。
(二)隐性教育为大学生品德与习惯养成提供了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模式由于自身的限制,往往只能改变大学生的认知,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情感和行动比认知更加重要。诚然,认知水平的提高只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钥匙,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的高分数并不意味着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而品德与习惯的养成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藏”所在。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受课堂和课时限制,它可以将教育内容隐藏于所有大学生可以接触的领域,摆脱了时间和空间对教育的限制。实践中,大学生从认知向情感和行动的转化是一个非强制性的渐进过程,品德与习惯的养成更多的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隐性教育不是你说我听的单向传授,它积极调动教育环境、教育制度、朋辈行为等非传统教育载体的教育功能,力图调动所有的教育资源,实现最优的教育效果。隐性教育重视发挥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重视通过教育制度彰显教育目的和教育意图、重视借助朋辈从众机制形成行为引导,使大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品德和习惯,逐步实现从认知认同向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升华。从单纯理论讲授到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品德和习惯养成为导向的隐性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构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进阶模式,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社会化。当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投入更多心思与情感,也鼓励教育者通过建立与学生的情感纽带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逐步培养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信仰“并不表明一个人对他的能力的功效有自觉信任而是对情境的可能性有无意识的信仰,表明个体奋起而应付情境的需要”[3]。将教育扩展至课堂外甚至校园之外,对大学生知、情、行的渗透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点滴行动中逐步对主流意识形态真信、真行。
三、高校利用手机媒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助推其理性批判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发挥隐性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手机媒体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时空的学习环境,也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
(一)发挥“微媒体”的教育功能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的流行,“微媒体”异军突起,成为手机媒体中发展最迅速的用户终端。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微博用户2.75亿,其中手机微博用户达1.89亿。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微信,其目标直指手机用户,目前用户达6亿,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亿。2013年以来,微信公众号大量涌现,诸多党政机关和教育机构的微信公众号都吸引了大量受众。微媒体发展如此迅猛,连《新闻联播》结束前,主持人都会提醒观众关注央视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微媒体”吸引大学生不仅仅因为它们新奇,更因为它们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微博的重要功能集中在“@”(提及他人)、“关注”、“评论”、“私信”等几个应用中;微信不仅可以经济方便地沟通,而且朋友圈的发布功能还可以及时地与朋友分享心情和感受。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不同,“微媒体”不仅增强了互动功能,而且传播更及时、对象更明确。不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公众号,选择是否关注它们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受众手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否发挥“微媒体”的教育功能,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微媒体”的吸引力。如果高校单纯地将“微媒体”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对大学生而言,其吸引力是极为有限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全面地获知大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发布大学生感兴趣的、需要的信息,同时关注学生评论,及时回应学生困惑。在“微媒体”的信息选择上,除了思想和政治内容,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心理健康、温馨提示甚至校园招聘、失物招领等,以提高“微媒体”亲和力。“微媒体”只有缩短了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满足隐性教育的要求,发挥其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整合线上线下学习平台
手机媒体的普及不仅方便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也为他们开辟了更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如何整合这些平台,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是教育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4]在既有的教育背景下,课堂授课是大学生接受教育最主要的方式。然而,囿于课堂时间和教师精力的限制,课堂授课往往只能以一套内容服务全体学生,大学生差异化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很大差异,“以一对百”的教育形式顾及了大部分人需要,但对其他学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网络快速发展将大量教育资源搬上了互联网,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另一个接受教育的平台,大学生借助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线上学习。从当前线上学习平台的运行情况看,它与课堂教学的互补效应较差,不同线上学习平台间的合作也较弱,线上学习平台应有的效应没有得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线上学习平台建设,尤其要发挥多媒体资源对大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若能充分利用网上博物馆、相关专题网站、精品课堂等资源,有机地将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资源相整合,将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近年兴起的慕课(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在大学生中很受欢迎。慕课突破了地域和专业限制,为大学生接受大师教诲创造了可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若能为大学生筛选优秀课程,甚至将自己的优秀课程搬到线上,结合多媒体传播,无疑将能更好地整合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实现大学生喜闻乐见与思想进步的统一。
(三)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吸引力
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同样也可以塑造人,先进的校园文化可以在无形中培育人。当代大学生对手机极其依赖,手机甚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渗透,使手机媒体成为了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过滤机制。在良莠不齐的校园网络文化中,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信息过滤机制,大学生极易被错误信息所误导。高校必须牢固树立“防火墙”意识,主动屏蔽那些宣传错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网站,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洁净的网络环境。校园网实时更新的学校动态和通知、丰富的教学研究资源、就业信息等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必不可少的,他们必须时常登录校园网才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当然,如果校园网的内容仅限于此,则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也都十分有限。高校应当丰富校园网的内容,针对智能手机运行特征,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热点,开辟时政专栏、时事点评等板块,通过客观地阐述和分析,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隐性地引导他们的思想观念。社团是大学生业余生活最重要的依托。高校必须引导社团发展,积极发挥社团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朋辈引领,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大部分大学生须臾不可离手机,面对这种客观现实,人为地干预学生使用手机媒体势必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科学的应对之策应当是整肃网络文化内容,尽力屏蔽错误和落后文化对大学生的误导,激扬正气,发挥先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使我们的青年们像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5],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端正思想观念,纠正言行举止,切实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教育功能。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7月)。
[1]张新洲.中国大学生社会形态调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8.
[2]【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8.
[3]【美】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9.
[5]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7.
(实习编辑:郑 舒)
2016-06-20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正视与借鉴: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JA13620S);福建中医药大学项目“隐性思想教育在中医院校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X2013043)。
张 忠(1981-),男,福建中医药大学思政部讲师。
G641
A
1004-342(2016)05-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