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2016-03-23孙玉军张强黄守程王趁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物科学教学改革

孙玉军,张强,黄守程,王趁芳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应用型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孙玉军,张强,黄守程,王趁芳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摘要]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专业个性拓展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探索个性拓展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可为生物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为同类院校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生物科学;个性拓展;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部分普通本科院校随之转型,产生出一批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强化应用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模块的科学设置,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徽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具有60余年办学历史。长期以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大批深受社会欢迎的人才。由于在应用型人才方面成绩较为突出,2009年被安徽省教育厅遴选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3]。2014年被安徽省遴选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立项单位。学校于2010年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工作,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以应用型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实行“平台+模块”的课程架构,构建2个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3个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组成的“2+3”课程体系。其中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是在学生修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后,根据个人兴趣及专长制定个人素质拓展计划,再根据拓展计划选修个性化拓展课程。

安徽科技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沿、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研究、在企事业单位等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从事生物类教学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该专业个性拓展课程设置4个模块,分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模块(含大学语文、进化论思想史、生物伦理学、社会生物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生物技术应用模块(含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法规、生物分离工程、生物产品质量控制、免疫学、组织培养等课程)、园艺技术应用模块(含观光农业概论、插花与盆景、园林艺术、草坪学、无土栽培学等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模块(含CAD制图、专业英语、生物信息学、计算机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课程)。个性拓展模块课程共21门,每门课程均为1学分。学生在该模块中任选,至少需选修10个学分。通过近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生物技术应用模块和园艺技术应用模块的选课人数较少,许多课程不能正常开课。②21门个性拓展模块课程中只有CAD制图为一门实验性课程,其他均为理论性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③由于这类课程学时较少(均为18学时),又是选修课,不少学生不重视,到课率不高,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教学效果差。④考核方式单一,由于学时少,出卷考试不易操作,大多数教师选择课程论文形式进行考核评分。这种考核方式导致许多学生在网上搜索,找到相关文章稍作修改甚至不加修改就交给老师,经常会出现课程论文内容相同或相似、老师评分难以把握的现象。因此,重新构建合理的生物科学专业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加强个性化拓展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方法与考核办法的创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合理的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模块

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如下:梳理应用型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模块各方向课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模块;探索适合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模块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与趣味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建立一种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注重过程的考核办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构建合理的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模块。首先,深入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调研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需求信息,进行合理分析,为该专业个性拓展课程模块的合理构建提供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明确生物科学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设置新的个性拓展课程模块。新的个性拓展模块拟设2个方向模块,分别是人文社科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生物科学是理科专业,招收的都是高中理科生,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4],因而人文社科模块课程设置主要有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学鉴赏、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书法等。专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设置主要有生物伦理学、专业英语、生化分离技术、微生物分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PPT及网页制作技术、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该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2整合个性拓展课程模块知识,建立资源信息库

根据专业需要,整合生物科学个性拓展模块课程内容,优化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之间交叉、重复,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提高教学效果。首先,修订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教学大纲,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新设课程教学大纲。其次,建立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模块课程主讲教师信息库,包括教师的职称、学历、专业、教学经历、教学与科研成果、联系方式等,以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了解,便于学生选课与师生互动交流。最后,建立应用型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模块课程资源库,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教案、课程开课学期、学分评定和考核办法等,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有针对性地选课,避免盲目选课、跟风选课。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课程,学生在台下听讲,也就是常说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单纯的记忆,缺乏动手动脑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听课注意力难以集中,授课效果难以得到保证[5]。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并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具体内容如下:①教授讲授时,思路要清晰,逻辑性要强,通过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并适当进行启发提问,引发师生的思维发生冲撞和共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②积极使用研讨、对话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研讨题目、提供阅读文献,加以引导,学生准备并参与研讨,教师加以简短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围绕关键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沟通与对话,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对话,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③既要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与教学情境、教学变化等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此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学方法改革,如果学生认可、赞同、欣赏教师的教学改革,向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4完善成绩测评方式,加强过程考核

以往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课程结束后由教师出卷,再组织学生考试,通过者获得该门课学分。上述一次考试定成败的做法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要改革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模块课程的考核办法,注重过程考核并让学生参与评分,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做到教与学的互动,使考核过程贯穿于教学之中。

以《生物伦理学》为例,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18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分为6次课进行,每次3学时。第一次上课教师除了讲解《绪论》的内容以外,重要的是介绍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具体教学方法如下:首先根据班级人数先进行分组,每组推选1名组长为该组负责人,其负责本组人员学习任务的落实、考勤及评价。然后根据大纲要求分配任务(每组一章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和查阅相关文献,制作PPT。从第二次课开始由某组同学上台讲课,时间为2节课,其他组每组随机抽取1名同学担当评委,负责对讲课的小组进行评价;最后一节课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讲解。在上述过程中,将考核贯穿其中,即学生自评占10%、小组长评价占15%(根据任务的承担及完成情况、平时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评委评价占25%(根据PPT的制作情况、内容的熟练程度及课堂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考勤占20%(考勤含迟到、早退、旷课等)、教师评价占30%(主要是根据PPT的内容与形式、讲课情况、平时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再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总人数的20%为优秀、21%~50%为良好、51%~80%为中等,其次评分达到60分者为及格,未达到60分者为不及格。

5结语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加快转型,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应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办法,提高教学效果,最终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2]吕勇军.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05,(9):165~166.

[3]鲍方印,金光明,史钧,等.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29(3):70~73.

[4]周爱桃,靳晓华.行业特色型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探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123~126.

[5]王园园,王涛,蒋会慧,等.《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3):81~84.

[收稿日期]2016-01-02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2012gxk083);安徽科技学院振兴重大项目(X2014008)。

[作者简介]孙玉军(1975-),男,博士生,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sunyujun208@163.co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09-0090-03

[引著格式]孙玉军,张强,黄守程,等.应用型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个性拓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3(9):90~92.

猜你喜欢

生物科学教学改革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对生物教材的应用和体会
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高中生物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