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建构中的“中国梦”目标定向*

2016-03-23陆士桢胡礼鹏

关键词:志愿服务中国梦

陆士桢,胡礼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89)



主持人语: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建构中的“中国梦”目标定向*

陆士桢,胡礼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89)

摘要: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确定了方向,也为其提供了基本的功能指向。中国特色志愿服务通过制度化建设,发挥社会个体的积极作用等方式实现其经济建设、人力资本增值和社会结构建设的功能;它以社会主义为根本道路,进一步凝聚人民大众这一社会基础,全面提升国家软实力,是凝聚民族振兴大业的社会基础;同时,它以社会和谐为目标,践行公平正义理念,追求人的高层次满足,实现百姓幸福的极大化,是人民幸福的重要社会元素。

关键词:志愿服务;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中国梦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事务,在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不断蓬勃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从社会层面看,它是现实中国社会各种重要元素的集合与反映,既包含了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也包含了社会组织、意识形态;从个体层面看,它是当代中国人现实生存发展状态内生的一种结果,既包含了个体的经济收入等生活状态,也包括了道德文化等思想状态。这些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产生发展的客观要素,为其规定了基本的指导原则和根本价值取向。同时,这一指导原则和根本价值取向,既是一个国家所有社会事务的一种基本规定性,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中各个部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重要的特征。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根本指导原则和价值取向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的特点。

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确定了发展方向,中国梦的内涵也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提供了基本的功能指向。

一、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推动国家富强

国家富强是现代中国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富强既促进了社会进步,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和要求。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目标,“国家富强”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指南,同时也为志愿服务行为的重要基础,人的全面、充分解放提供了前提,而中国人民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实践,也不断催生和完善着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的发展。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与国家富强之间的密切关系,首先源于志愿服务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经济建设的功能。根据莱斯特·M·萨拉蒙领导下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对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和中东36个国家的公民社会部门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的公民社会部门是一个价值1.3万亿美元的产业,占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加之和的5.4%[1]。另据美国独立部门的报告显示,社会捐赠和志愿服务已成为美国社会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1996年,在美国捐赠和志愿服务的贡献折合金额已经超过当年社会保险金的总额,而且远超联邦政府用于保险项目的2 260亿美元的支出[2]。而据芬兰公民论坛统计,2010年,在仅有500多万人口的芬兰,就有超过150万人次参与了不同形式的志愿工作,按芬兰最低工资每小时8欧元计算,志愿者在2010年创造的经济价值总计约25亿欧元,相当于芬兰政府当年预算的4.8%[3]。在我国,《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报告》披露,奥运会期间各类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超过2亿小时,按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标准,共为奥运会贡献超过42亿元的经济价值[4]。可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建设和精神建设,更是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推动国家富强发展的重要经济力量。其次,志愿服务服务于国家富强,在于其是人力资本增值的过程。所谓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智力、技能以及知识的总和;人力资本增值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和扩充,促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提升[5]。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增长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著名的卢卡斯模型证明,人力资本增值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也就是说,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与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资本,如厂房、机器、设备、资金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相比,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要素中,人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志愿服务调动和使用的是每一个人的余资余力,特别是余力,其志愿性的本质属性更是使每一个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因而能够更主动积极地发挥自身的智力、技能和知识,成为有巨大增值潜力的人力资源。再次,志愿服务促进国家富强的独特角度是社会及社会结构的建设。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比国家提供的服务更廉价,也更具有创新性和回应性。志愿服务及其组织,通过资金分配、服务传递、公众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途径,促进了公众的参与,加快了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成为社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保护层。在西方后工业福利国家里,志愿者提供的服务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率,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企业也因为提供就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很多国家,包括志愿服务组织在内的“第三部门”,已经成为社会机构形成的重要来源,能够在很多层面影响社会政策的改革[1]。这不仅是社会民主建设的重要表现,更重要的是志愿服务直接作用于国家富强的基本动力,直接实现了作为国家公民的每一个社会个体全面充分发展的可能,在改善社会结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通过个体的社会参与实现了人的发展。志愿行动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特征,使志愿服务行为不仅可以创造物质价值,而且对于参与者和受助者都是人性的启迪,潜能的开发。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贡献,远超越了物质价值的范畴。个体通过志愿服务获得的价值信仰、健康心理和能力智慧,在更大范畴内推动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志愿服务行动把社会中最积极、最能动的个体凝聚在一起,促进了社会积极进步力量的增值与发育,志愿服务行为不仅是国家富强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而且是国家富强的重要精神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是建设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要件之一,国家富强对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通过制度化建设,更广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为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奠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通过牢牢把握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发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巩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的条件上,让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行动,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性的解放,为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奠定精神上的基础。再次,发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功能,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中最能动、最积极的个体的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其中,在奉献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需要通过百姓互助的志愿服务,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实现发展,使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成为当代中国凝聚百姓精神力量,实现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最后,志愿服务既是人力资源的再开发,也是多个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之一,要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使百姓的志愿服务深入到社会的各领域各层面,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群众工作者、社会组织职业经理人、各领域专家等人才,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社会个体的潜能。通过志愿服务实现人力资源在专业成长上的发展性增值,这对于国家富强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也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发展建设进程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命题。

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凝聚民族振兴的社会基础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为人民造福,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民族振兴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梦想,也是近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懈努力追求的梦想。“振兴”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对已陈旧落后或目前尚缺的要吐故纳新、革故鼎新和举拔出新;二是对目前尚处弱小阶段但却有巨大发展前景的要加快发展或使其兴盛;三是对目前发展方向偏离正道或发展失度的要拨乱反正或整顿恢复。所谓中华民族复兴,就是通过在上述领域的手段和措施,使中华民族综合国力在世界民族之林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梦与百姓之间的密切关系,民族振兴与民族文化、精神建设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发展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与实现中国梦中的民族振兴之间有着本质上的、根本性的联系。

首先,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指向民族振兴的方向——全面建设。民族振兴是一个全面建设的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经济振兴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民族信仰和国家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振兴健康发展运行的精神动力;文化建设、文化振兴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内容;军事建设是民族振兴的安全保护伞。民族振兴是国家的振兴,也是人民的振兴。一方面,民族振兴需要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民族振兴各阶段性的物质与精神成果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动态共享,这既是民族振兴的成果体现,也是民族振兴事业的巨大生命力所在。民族振兴也是个体参与,不断调整社会个体和国家民族关系的过程。在民族振兴的全面建设中,中国特色志愿服务起到的正是这种连接自我与他人,个体与民族,公民与社会,百姓与国家的积极作用。其次,中国特色志愿服务遵循民族振兴的根本道路——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民族振兴史是一部孜孜以求不断奋斗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创新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为中华民族振兴提供了根本的方向指引。而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模式,在社会管理与治理的思维理念,在民主法治的制度框架,在社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不断摸索和创新的实践,则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力量。从本质上说,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重要部分;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涉及指导原则、文化价值、内容体系以及运行模式等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补充;在制度层面上,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法制化、制度化的进一步加快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成果。再次,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凝聚民族振兴的社会基础——人民大众。怎样调动广大民众的凝聚力和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一直是中华民族振兴历史上的重大问题。中华文明崇尚“民为邦本”,强调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坚固国家才能安宁。“民为邦本”在本质上是以人为本,民族振兴要靠人,从这个逻辑视角,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重要社会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是参与、奉献社会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两种积极性的统一,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又极具当代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阶段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有效发挥志愿服务在凝聚当代中国百姓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最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作用于民族振兴的关键——国家软实力。我们通常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分为有形力量和无形力量,或者称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软实力(SOFT POWER)则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他把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即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6]。可以说,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软实力的建设已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任务。全面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百姓大众既是基础,又是重要的力量,发挥人民大众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以“中国梦”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无疑是一种必然的、有效的选择。

三、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是人民幸福的重要社会元素

幸福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很长的时间内,富裕程度是人们衡量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对于幸福本身的感受变得更为复杂。幸福的社会属性,以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加突出,对于幸福的研究和探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幸福与社会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元素从多方面与社会个体的幸福感,以及社会如何去衡量幸福感产生了联系。志愿服务就是这种新生的社会元素。

近年来,“幸福指数”这一反映人们主观生活质量的社会指标被广泛运用。从幸福指数的视角来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与人民幸福这一中国梦重要内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富足不是真正的幸福,志愿服务追求人的高层次满足。经济发展是国民幸福的基础,没有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就不会有国民幸福水平的提高。但历史证明,经济的发展不是万能的,经济的富足不可能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一是单方面的经济发展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经济发展并不完全意味着收入的增加,更不意味着一定带来富足幸福的生活,没有与国民幸福感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建设、劳动就业、福利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完善,百姓的真正幸福无从谈起。二是经济上的富足并不能包含和涵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有需求,更不可能给每一个社会个体带来全面的幸福感。相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人民幸福程度的提高并没有得到同步的提高,甚至一些人还出现了幸福感下降的情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幸福来源于需要的满足,特别是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志愿服务带来的是物质满足之上的更高层次的幸福感,这也是志愿服务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公众的积极响应,越来越成为现代人一种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在因素。这种深层次的幸福感源于与他人交流互动需要的满足;源于给他人以帮助,为社会作出贡献,被他人所需要,被尊重需要的满足;还源于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把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的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这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融洽结合的最佳状态,也是幸福感实现的最重要的条件。归纳人们从事志愿服务行为的感受,首先是通过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行为所得到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志愿者吴丹丹说道,“我们去恩美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孩子,我感受到了被他人需要的自豪感,那种给予弱势群体无私的付出而带来的美好的回报,让我深深感到人生的价值。”其次,志愿服务让很多志愿者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技能方面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成长,包括自信力的增强。志愿者叶慧在《我们是快乐的城管》的文章中说,“这次活动,培养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培养了自己的极限和耐力,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潜力。”最后,人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他们与人交流,被人需要,得到了服务对象对自己的信任,甚至依赖,体会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志愿者金静说,“我们是志愿者,我们是为了服务而生,却不仅仅只是令被服务的对象满足那么简单,我们还快乐了自己,我们的行动,成为社会和谐进步的润滑剂。”[7]显然,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是国民幸福的重要元素,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作为与现代中国国民幸福紧密相关的重要社会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其次,志愿服务以社会和谐为目标,和谐社会意味着较高的幸福指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连续用好几个“全面”“自由”“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显然,和谐社会带给百姓的是一种全面的复合型的幸福感,而这也是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重要发展目标。完善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充分地体现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接运作的系统,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可以促进个人自身、人与人之间、社会各系统各阶层间、个人和社会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第三,志愿服务作用于公平正义,幸福需要极大化。人民是一个整体,人民幸福也是一个普遍性的概念,人民的幸福需要极大化,这就必然涉及公平正义。福利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伴随着财富均衡问题产生和发展,从19世纪20年代的以功利主义或称效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理论传统,到19世纪70年代的以资源配置为论战中心的边际主义传统,直到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福利经济学》巨著,构建了福利经济学的完整体系,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诞生。现代福利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是选择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在经济关系当中各个群组的满意感,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直接与人的感受相关联的研究,与百姓的幸福感紧密相关。那么,这一学科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社会福利的状况呢?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标准,无论是帕累托标准,抑或是“卡尔多-希克斯”标准,还是李特尔标准,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怎样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基本价值理念上,社会福利经济学企图通过受损者和受益者共赢的方式,实现福利的共同增长,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应该说,和社会学家韦伯的改良主义政治道路一样,福利经济学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部分人利益受损,社会弱势群体激增,特别是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等社会利益分化、人类生存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福利经济学希望通过一种方式,调解包括经济关系在内的,社会多重关系的利益矛盾。这条道路是否可行我们可以暂且不论,但其中提出的一些思想,确实对今天社会的发展与建设,具有不少重要的启示意义。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类就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阶级、阶层。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也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才能达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社会互助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制度化的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清楚表明,志愿服务在调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利益受损者与受益者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融合,提升社会个体的幸福感方面具有巨大的功能。脱胎于人类慈善行为的现代志愿服务,一直秉承“需求导向,弱势优先”的基本原则,坚守扶弱济贫、助人自助的基本价值。志愿服务具有政府行政行为不可能具有的优势,志愿服务在给社会的弱势群体带来直接的幸福的同时,非但自己的利益没有受损,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程度。以志愿者组织“宝贝回家网站”为例,2008年成立以来,志愿者已遍布全国,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都有了宝贝回家的志愿者组织,他们的努力使1 397个丢失孩子的家庭重新团聚。2015年其创始人张宝艳夫妇获得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可见其巨大的社会作用和感召力。

说到底,幸福感就是人的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无论是民族振兴还是国家富强,最根本的目标还是人民幸福。所以全面发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最大限度挖掘志愿服务行为在人自身发展上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龚万达.国外志愿服务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4).

[2] 丁元竹.建立社会保障模式需要新思路——联合国“志愿服务”专家工作会议述评[J].科技导报,2001(11).

[3] 芬兰志愿者工作产生巨大经济效益[EB/OL].新华网.(2011-02-28)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2/28/c_121129652.htm.

[4]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报告》今天发布[EB/OL].中国共青团网.(2009-12-04)http://www.ccyl.org.cn/zhuanti/125zyzr/zxbd/200912/t20091204_317644.htm.

[5] 人力资本增值.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BPI5zq2cHdWNja-bZgOk2QR0esiuVsNxs-Kf366skzEWqwQ0LgLJM9OLGnug7bCbFCQijbRU4JJEV3SHf1Ma-_. [6] 软实力.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uDg0m7VYHz6Bxrpi95C48edxa45yBL_7XwBzvbtq-G4a3gqoMbgmU9ZhFgJXxb3JfzWgU2CdLS47xdqUjZFdN_Lb-Xk9zbKyQ_xOhvkuBBBy.[7] 姚杰.志愿者心得:帮助他人 快乐自己[EB/OL].中国文明网.http://archive.wenming.cn/zyfw/2010-09/07/cont-ent_20836018.htm.2010-09-07.

(责任编校:杨睿)

The “Chinese Dream” Goal Orient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Voluntary Serv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U Shi-zhen, HU Li-peng

(ChinaYouthUniversityofPoliticalStudies,Beijing100089,China)

Abstract:The proposal of Chinese dream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provides the basic functionality for it. The volunteer serv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hieves its fun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human capital value-added and socia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rough institutionalized construction and making social individual play a positive role and so on. The volunteer serv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ooses socialist road as a fundamental way, further condenses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the public, comprehensively promotes the national soft power, and is the social basis for condensing power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takes social harmony as the goal, practices the concept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pursues people’s high level satisfaction, realizes the peoples’ maximization of happiness, and is an important social element of people’s happiness.

Key words:volunteer service; voluntary service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ese Dream

doi:10.3969/j.issn.1672- 0598.2016.04.001

[收稿日期]2016-03-24

[作者简介]陆士桢(1947—),女,北京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志愿服务、青少年及社会工作研究。胡礼鹏(1991—),男,江西泰和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志愿服务、青少年社会工作及社会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0598(2016)04- 0001- 06

主持人:陆士桢

在一个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机制中,志愿服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实践体系的建设,涉及指导思想、功能指向、运行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栏目的三篇文章,分别从志愿服务的中国梦目标定向、青年志愿服务中的价值观自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沟通姿态和自我感受的角度,通过实证研究与分析论证,展示了志愿服务多方面的研究视角,这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乃至社会工作系统的建设,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中国梦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