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学文化区系与商代前艺术起源事象的谱系化研究

2016-03-23张见王政

关键词:区系

张见,王政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考古学文化区系与商代前艺术起源事象的谱系化研究

张见,王政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学界对艺术起源的研究主要依据商周考古学发现遗物及传世文物,存在着取证的时间跨度太长、地理疆域阔大而不分“地域”差别、考察艺术起源的逻辑起点等诸多问题,应从时空定位明确的考古学文化“区系”出发,先归纳总结具体“区系”中艺术萌发的特定经验内涵,然后再概括众多“区系”艺术事象的共有经验、规律,使艺术起源史的推演始终基于“时地”明晰的逻辑线条之上,保证艺术起源史研究的时空因素的客观性、科学性,并建构考古学文化“区系”意义的商代前艺术起源事象的编年、系地谱系。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区系;艺术起源;编年系地

一、问题的提出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起源史的研究进入繁荣期,仅大陆学者以史前艺术、图腾艺术、原始艺术、艺术起源、原始思维与创作等冠名的论著就达五十余部,加上各种艺术通史(美术、音乐、舞蹈、诗歌等)著作中的史前卷、夏商卷,成果是丰硕的。

研究中,大都按断代、分体的方式进行。断代则史前、夏、商;分体则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工艺装饰。然后,主要从以下四种途径进行论证,揭示各门类艺术在体式、要素、观念、特点诸方面的萌生发展过程。论证的四种途径是:一、考古学发现遗物及传世文物,二、历史文献相关论述,三、“未开化”民族生活习俗中遗留的上古艺术活动技艺及痕迹(包括史诗和神话传说),四、儿童艺术心理学对艺术起源的佐证性材料。四种途径中主要是第一种。

认真反思,第一种论证途径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取证的时间跨度太长,在距今10000年至距今2060年的近八千年的考古学遗存中寻摭反映具体艺术门类发生的论据,在科学的精准度上无疑值得推敲。因为目前,我们尚没有可供使用的关于这8000年艺术实物遗存“编年系地”的谱系系统(或者说“资料长编”)。

二是取证的地理疆域尤其阔大,北起嫩江的昂昂溪文化,南至邕江的顶狮山文化,西自西藏高原的卡若文化,东到台北的芝山岩文化,凡今之国土疆界的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考古学遗存,都取之来“统论”某一门类艺术的一般共性特点及其萌生状态。现代考古学对考古学发现用文化版块、“区系”进行地域性划分的思想精髓,没有渗透到艺术起源学的学术实践中来。这样,我们实际上是忽略了远古、上古时代那种部族流徙、邦国林立的千差万别的“地块性”因素对艺术生成的制约与规定性。

三是考察艺术起源的逻辑起点,不是某一种有时代上下限、有特定地域范围的考古学文化版块(或曰“区系”,如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不是从“文化版块”这种浑整的“社会历史遗留体”去考察其中的艺术根苗;而是从艺术本体出发,从后世成熟的对各门类艺术体式、要素的认识出发,回溯、返观史前及夏商时期的艺术遗存事象。这样,被撷取来论证各门类艺术萌生的诸事象(论据),完全离开了它原来寄生的特定文化时空、特定邦族、特定方国的历史生活根基,成了一种纯然艺术的“抽象”论证,取证,真的就变成了“取证”了。打一个比喻,这就好像用成熟人的器官去对照胚胎一样了。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解决上述诸多问题呢?我们觉得应当借鉴考古学近二十年来的先进成果体系,使我们需要的艺术起源史实走向科学化,走向“时地界定”的相对精准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秉琦、张忠培等先生提出了著名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中国考古学逐步走向成熟。考古学界按“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考古学遗存,按地层考虑、按时代推演、按地域划分,建构了系统科学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谱系中,各考古学文化版块,又在现代科学技术诸方法(如碳十四断代及AMS,古代树木年轮、古地磁法等)的助翼下,加速了“绝对”年代的数据测定,使得大部分考古学文化遗存、遗物已生成了一整套可供参照的年代数据体系,及遗址的地理分布体系。这就为我们研究中国艺术起源,提供了新的视野、条件、路径及方便。

我们的艺术起源史研究,应该从传统的艺术本体逻辑起点,换位到有具体“时地”框架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中来。按考古学文化区系,给艺术起源具体事象进行时间定位、地域定位,形成艺术起源史最基础的史实谱系。也即:以具备时空定位的“考古学文化区系”为逻辑起点,先归纳总结具体“文化区系”中艺术萌发的特定经验、特定成就,然后再进一步概括众多“文化区系”艺术事象的共有经验、规律及内涵,使艺术起源史的推演,始终基于“时地”明晰的逻辑线条之上。这样,我们的艺术起源史探究,才可从纯然抽象的艺术本体特征的逻辑推导中挣脱出来,回到它本来植根的特定地域、特定阶段的历史生活原生态,从而保证艺术起源史研究的时空因素的客观性、科学性。

也就是说,只有弄清楚了这种“时地”明确的不同“文化版块”下的不同“艺术版块”,我们才能按时间的序列推演具体艺术门类到底是何时发生、何地发生、何以发生,以及如何发展、如何进步的,也才能将不同“艺术版块”(或曰“谱系”中的一个个“区系”)进行比较,考究、梳理出它们在艺术“发生度”“成熟度”上的序列,看出具体艺术门类萌发、成型的前行脚步。

三、建构考古学文化“区系”意义的艺术起源事象谱系的基本框架

研究的任务应设定为:考察新石器时代至商代末年各考古学文化“区系”中发现的艺术事象,对它们进行编年、系地,构成艺术起源学意义的史实谱系;并以此为依托,探究艺术起源阶段各文化“区系”中的共同性规律。具体框架分为上编、中编、下编及附编。

上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有六个“区系”。一是东北、内蒙文化区系艺术事象的系地编年,包括兴隆洼文化(前6200-前5400年)、上宅文化(前5300-前4700年)、赵宝沟文化(前5200-前4400年)艺术事象;左家山遗存(前4936-前4773年)、小珠山下层文化(前4500-前4000年)、新乐文化(前4500-前4000年)、元宝沟遗存(前4350-前3990年)、新开流文化(前4239-前3995年)、后洼上层文化(前4000-前3500年)、红山文化(前4400-前3000年)艺术事象;雪山一期文化(前3640年-前3374年)、富河文化(前3510-前3107年)、海生不浪文化(前3300-前2800年)、小河沿文化(前3000-前2600年)、偏堡子文化(前3000年-前2500年)艺术事象;老虎山文化(前2500-前2300年)、大口一期文化遗存(前2300-前2000年)、小珠山上层文化(前2200-前2000年)艺术事象等。

二是黄河中上游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系地编年,包括裴李岗文化(前6200-前5500年)、磁山文化(前6100-前5400年)、大地湾文化(前5900-前5000年)、老官台文化(前5900-前5300年)艺术事象;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6700-5900年)、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5900-5300年)、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距今5300-4800年)艺术事象;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前2500-前2300年)、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前2300-前2040年)艺术事象;庙底沟二期文化(前2900-前2600年)、大河村五期遗存(前2900-前2600年)、后冈二期文化(前2600-前2000年)、王油坊文化遗存(前2600-前2000年)、陶寺文化(前2600-前2000年)、客省庄文化(前2600-前2000年)艺术事象。

三是黄河下游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系地编年,包括南庄头遗存(前10000-前8600年)、东胡林遗存(前8400-前8000年)、后李文化(前6300-前5400年)、磁山文化(前6100-前5600年)艺术事象;北辛文化((前5400-前4200年)、大汶口文化(前4200-前2600年)艺术事象;黄河下游龙山文化(前2600-前2000)、岳石文化(前1900-前1600年)艺术事象等。

四是川藏及长江上中游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系地编年,包括玉蟾岩遗址(前10000-前8000)、彭头山文化(前7000-前6000年)、城背溪文化(前6500-前5000年)、皂市下层文化(前5900-前5000年)艺术事象;大溪文化(前4500-前3300年)、屈家岭文化(前3400-2500年)、雕龙碑三期文化遗存(前3300-前2800年)、卡若文化(前3300-前2300年)艺术事象;宝墩文化(前2800-前2000年)、石家河文化(前2625年-前2165年)、曲贡文化(前2000-前1500年)、礼州文化(距今3500年)艺术事象等。

五是长江下游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系地编年,包括仙人洞遗存(前8000-前7000年)、跨湖桥文化(前6000-前5400年)艺术事象;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000)、马家浜文化(前5000-前4000年)艺术事象;崧泽文化(前4000-前3300年)、北阴阳营文化(前4000-前3300年)、樊城堆文化(前3700-前2700年)、凌家滩文化(距今5600-5300年)、薛家岗文化(前3360-前2800年)、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年)艺术事象等。

六是华南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系地编年,包括甑皮岩一期遗存(前10000-前9000年)、甑皮岩二至期遗存(前9000-前6000年)、顶蛳山文化、甑皮岩五期遗存(前6000-前5000年)艺术事象;大坌坑文化、壳蚯头文化(前4100-前3500年)、咸头岭文化(前4100-前3000年)艺术事象;石峡文化、昙石山文化、牛鼻山文化(前3000-前2000年)、圆山文化(前2500-前2000年)艺术事象等。

中编是夏商时期,主要有两个“区系”。一是夏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系地编年,包括王湾三期文化(前2132-前2030年)艺术事象,二里头文化一期(前1880-前1640年)艺术事象,二里头文化二期(前1685-前1600年)艺术事象,二里头文化三期(前1610-前1555年)艺术事象等。二是商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系地编年,包括下七垣文化(距今3620年)艺术事象,早商文化(前1600-前1400 年,二里冈类型,辉县琉璃阁类型,藁城台西类型,夏县东下冯类型,耀县北村类型,黄陂盘龙城类型,含山大城墩类型,济南大辛庄类型)艺术事象,中商文化(前1400-前1250年,白家庄类型,曹演庄类型)艺术事象,晚商文化(前1250-前1046年;一期武丁;二期武丁末至祖庚、祖甲;三期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四期帝乙、帝辛)艺术事象等。

下编主要研究夏、商王朝周边考古学文化中的艺术事象系地编年问题,有四个区系值得注意。一是夏商时期黄淮、长江中下游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包括马桥文化(前2000-前1600)、斗鸡台文化(前1880-前1600)、岳石文化(前1685-前1350)、荆南寺文化(前1600-前1250)、湖熟文化(前1440-前1168年)、吴城文化(前1400-前1250)等。

二是夏商时期川桂粤闽文化区系与艺术事象,包括黄瓜山文化(距今4000-3500年)、闽西北马岭遗存(前1880-前1400年)、东澳湾遗址(距今3750年)、黄土仑文化(前1640年-前1225年)、三星堆文化(前1600-前1046年)、东莞村头遗址(距今3500年)、浮滨文化(距今3500-3000年)、白主段遗存(前1250-前1046年)、路家河文化(前1100-前1046)等。

三是夏商时期甘青晋陕蒙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包括齐家文化(前2183-前1630年)、四坝文化(前1900-前1500年)、晋中游邀、白燕遗存(前1610-前1400年;前1400-前1046年)、卡约文化(前1600-前1250)、刘家遗存(前1555-前1046年),城固青铜遗存(前1400-前1100)、朱开沟文化(前1400-前1200年)、晋陕高原青铜遗存(前1250-前1046年)等。

四是夏商时期辽燕文化区系的艺术事象,包括双砣子文化遗存(距今4000—3800年)、庙后山文化(距今3885±90年)、高台山文化(距今3700—30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前1600-前1400年)、围坊三期文化与魏营子文化(前1250-前1046年)等。

附编主要研究上述文化区系艺术事象所体现的艺术规律与艺术典型问题。其中艺术规律包括红山、二里头文化中“两头蛇”“一首双身龙”与“连体律”,仰韶文化彩陶纹的“右旋律”及其根源,良渚文化与斯特劳斯提出的“拆半律”,夏商文物器表图像的“层迭律”与祖灵世系、玛雅文化的关系,商代前青铜器、玉器造型纹饰中的“回首律”,“一个形象、又是多个形象”的观者视觉“分拆”“统合”的自主选择律,环境与生存状态的“对象化”规律,商代前艺术事象中的交感促发、图像魇制律等等。

探讨艺术典型,则主要是如下问题:如殷墟“鸮形器”及其观念源流,夏商文物上“人面像”形式的典型意义,方形——宗教命意(四方神祇之祈求、邪魅之阻御)给出的空间形式,动物或人像的“额饰”艺术,作为原始“巫符”的手印、足迹、眼睛、牙齿、舌,岩画人物“羽饰”、戴羽即“美”字本义,“人兽负器”造型表现的古代巫术中的“压”“镇”观念,等等。

四、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重点难点及目标。难点之一是“编年”。本研究中对商代前艺术事象的编年,主要是按考古学界建立的考古学遗存数据库给出一种“年限段”;确有“地层关系”、又必须知晓该艺术遗物更精准年代的,则申请相关考古部门对同地层遗物作碳十四测定,以确定艺术遗物的绝对年代。

研究的重点是:揭示特定考古学文化“区系”中“艺术事象丛”的特定艺术水准及其特色;然后,才可能将一个个有地域版块特点的“艺术事象丛”摆在一起进行综合考察,以见出彼此间艺术发生水平的高下、序列、繁兴式微的走势,以及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寻找中华艺术起源受多元因素影响的规律性内容。

研究的目标定位,要始终明确,即:建构考古学文化“区系”背景的商代前艺术起源事象“编年系地”谱系,探究其间的艺术发生规律及特征。

2.研究的思路、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上、中、下编以文字描述为主,以系附实图为辅,做到形象直观,便于阅解;附编则带有综论性质,综合考察商代前艺术事象反映的规律性命题、循序生成的艺术经验、已经形成的艺术典型、母题、原型等等。这样,上、中、下编偏重于艺术起源史实的“系地编年”,并形成谱系化,偏重于研究的基础工作,附编则偏重于宏观思考,理论色彩偏浓。

研究的思路是这样:对考古学发现中的艺术事象,选择以下七个方面(即设计七个类目)进行著录,构建艺术起源事象的谱系。七个类目是:形象(图1)、纹样(图2)、艺术器物(图3)、装饰品(图4)、题材或母题(图5)、符号(图6)、技法(图7)。

图1人头像(北首岭陶塑)

图2舞蹈纹样(马家窑陶盆)

图3陶鼓(黄土伦)

图4螺壳项链(东胡林)

图5渔捞生活题材(半坡网纹)

图6日月符号(大汶口)

图7彩绘(马家窑瓶)

凡与以上七个类目有关的艺术事象均选其有代表性者,或艺术事象反映了上述七方面内涵的,皆系附在考古学文化具体区系之下,注明遗址——即出土地点,描述其性相特征,交代与之相关的碳十四测定年代(或其它断代数据)。

3.步骤得当,坚持创新。研究可分作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是考古学文献的检阅阶段。全面检索阅录已发表的关于各考古学文化的“发掘报告”,对各考古学文化区系反映的艺术起源事象进行择选,揭示每一个艺术事象“依托物”的出土地点、时段因素,形成“事典”性的成果。第二是补缺、核实、采录实物图像阶段。即走访国内部分文物机构(考古所、博物馆),对一些断代不明、未发表的艺术文物资料进行调研采录。第三是理论探究阶段。在以上基础上,对整个艺术起源的规律及典型展开综论,完成研究的“理论编”。

研究中始终坚持创新原则,即对中国艺术起源的探讨,强调以学界已定型的考古学文化“区系”为立论依据及基点,对一个个“地块状”的文明起源区域,予以艺术发生学的观察。观察、提炼的艺术萌生现象带有“地块性”特征与“时段性”特点。这“一个个”之间,或衔接、或叠压、亦或断链。我们是在研究了这“一个个”的特殊性以后,再来概括整个艺术起源时期(8000年)总的艺术发生规律的。这是和以往艺术起源研究明显不同的地方。

另外,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的视角建构中国艺术起源事象的“系地编年”谱系,这在艺术起源研究领域,也属首次尝试。从这两个角度而言,本研究进行的学术实践,有其自身的特色及新的路径。用考古学文化区系档案建构艺术起源史实长编的专著,目前还没有,本研究成果的问世应该说填补了空白,故预测有一定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4]《文物》1959-2014年。

[5]《考古》1955-2014年。

[6]《考古学报》1953-2014年。

[7]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8]佛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9]简·布洛克《原始艺术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朱狄《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1]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12]郑元者《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杨志明,章建刚《艺术的起源》,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责任编校边之

作者简介:张见(1979- ),男,安徽固镇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王政(1955- ),男,安徽寿县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收稿日期:2015-12-01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1-0065-04

猜你喜欢

区系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安徽省万佛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和植物区系分析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伊朗青蜂科、锤角细蜂科、螯蜂科、环腹蜂科和细蜂科(膜翅目)的区系研究
增施磷肥对重度盐碱地食葵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
从淮系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看群舒的来源——学术史的回顾与思考
青藏高原蝠蛾科Hepialidae 调查与区系成分分析
南长山岛种子植物区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