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铜陵学院为例

2016-03-23陈起风

铜陵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铜陵社会保障毕业生

陈起风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铜陵学院为例

陈起风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作为起步较晚且定位不一的交叉学科,多数学校一般借力优势学科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专业定位影响就业方向,就业方向与职业能力存在匹配关系。基于职业能力优化课程体系是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铜陵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建设应依托学校财经优势与特色,理清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间内在逻辑关系,优化课程设置,培育“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匹配关系;铜陵学院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组,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同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社保”专业)。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8所院校首批设立“社保”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当前,开设“社保”专业的院校已达120余所。铜陵学院前身是铜陵高等财经专科学校,1999年开始招收“社保”专业专科生,200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社保”专业成为学校首批升本的专业之一。

一、专业定位与就业方向

“社保”专业隶属管理学学科门类,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侧重点并非一致偏向管理学,而是借力学校优势学科凸显专业特色。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以经济学为基础;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以社会学为基础;东南大学、海南医学院则以医学为基础[1]。专业定位不同,学生职业能力倾向迥异,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一)专业定位

合理的专业定位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所在院校具备培养条件;二是培养的毕业生有市场需求。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二本院校,财经类专业优势明显,省内学生家长、人力资源市场对铜陵学院财经类专业认可度较高。会计、金融等财经类专业高招平均分接近一本线,部分新生甚至突破一本线;学科知识竞赛,我校财经类大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学校前列。与财经类专业相比,“社保”专业高招第一志愿上线率极低,调剂录取的新生转专业申请率居高不下,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不高。为此,建议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学业满意度与社会美誉度,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减轻专业建设压力。

国务院1998年、2008年两次机构改组,表层看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面向体制内就业带来了新契机。但是,机构合并、重组形成的人员超编是深层的客观现实。安徽地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调研结果显示: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周期自然化解机构合并后的人员超编问题。随着大部制及公务员招考制度的改革,未来体制内用人对专业的需求将逐步淡化,劳动与社会保障“科班”出身的本科毕业生报考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民政系统仍不会比其他专业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实施,用人单位人事管理越加规范,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转移、接续及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调处逐步成为常态化工作,体制外岗位越加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士。

各校多年专业建设实践表明:“社保”专业属典型的交叉性学科专业,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均可成为“社保”专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同时,鉴于“社保”专业体制外就业渠道的逐步拓宽及铜陵学院的财经特色优势,笔者认为我校“社保”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二)就业方向

一个具体的专业,它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个职业岗位,但更多的情况是,一个专业对应的是一个职业岗位群(或职业领域群)[2]。典型的交叉学科特征,“社保”专业就业方向不可能定位于某个具体的职业,而应当是一个较其他专业更为宽泛的职业群。体制内就业“凡进必考”,“社保”专业毕业生报考体制内“对口”岗位无明显优势。近年来,我校毕业生体制外就业多集中于:人力资源、企业行政、金融、保险、会计、销售等领域,财经方向明显。

不同的具体职业(岗位)往往都有与其“对口”的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专业与企业的HR岗位、行政管理岗位相对应;面向金融、保险、证券公司就业,金融学、保险学毕业生可能更加“对口”;企业会计、销售岗位,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与其“吻合度”更高。“社保”专业毕业生面向上述职业领域求职,则意味着与“科班”出身毕业生“抢饭碗”。成功“抢饭”的基本前提可能是优化课程体系,提升职业能力,实现“错位竞争”。“错位竞争”是指避开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而确立相对竞争地位的一种竞争策略[3]。如人力资源管理分六大模块,“社保”专业欲在六个模块都胜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能不甚现实,但是我们可以紧密贴近市场需求,结合培养条件,择其一至二个模块优化课程体系,配备优质教学资源,改善培养环境提升毕业生职业能力,实现“错位竞争”的目标。

二、就业方向与职业能力

多元的就业方向均需要坚实的职业能力支撑。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4]。

表1 职业能力分类与表现形式

不同的就业方向需要差异化的职业能力。层次相当的大学毕业生,其一般职业能力无明显差异,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才构成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专业能力在初次就业环节较职业综合能力而言具有更强的重要性。在职业发展中后期,选拔中、高层管理人员,职业综合能力的地位超过专业能力。作为起步较晚的交叉学科,提升“社保”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实现错位竞争目标的着力点则在于理清不同就业方向需要哪些具体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以及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培育专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

在大学毕业生求职环节及低职级的职业生涯初期,专业能力的重要程度强于职业综合能力,随着业务熟练程度和职位的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逐步降低而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则逐步提升。员级(包括求职环节)、主管级、经理级对专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的需求比重存在明显差异。

图1 三种职业层级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的比重

对于高校毕业生和低层级员工而言,扎实的专业功底是其顺利通过用人筛选关和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而对于中、高层管理者而言,其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并非取决于专业知识的积累,更大程度需要团队资源的支撑。这就要求中、高层管理者不仅具有专业素养,更需要具备诸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抗压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

三、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铜陵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双重性。我们不仅要塑造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夯实专业基础;更要培育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保驾护航。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不仅要紧密结合就业方向开设科学、符合逻辑的专业能力提升课程,也要开设一定比例的职业能力塑造课程。

表2 就业方向、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

不同的就业方向需要锤炼差异化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差异化的职业能力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支撑。对于上述六个就业方向共需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所对应的通识性课程,建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模块;对于非通识性课程建议纳入专业方向课模块或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以满足学生求职方向多元化的需求,具体课程体系安排详见表3。每一方向分别设置不同课程体系的培养条件。因此,不同就业方向所需要的差异化职业能力的培育可通过公共选修课模块实现。

表3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公共选修课的搭建

注:1.上文列出六个就业方向,综合考虑教育成本、教育资源等因素,目前不具备在一个本科专业分设六个方向,

2.从单个二级学院师资条件分析,一般无力开设门类齐全的公共选修课从而满足多元就业方向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方向定位,在全校范围内选修面授或视频课程,有针对性的提升某一就业方向的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职业能力的提升并非完全正相关关系。职业能力的提升还受到诸如师资配备、教学管理、教学环境、学习氛围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从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职责和权限角度分析,我们应当借力学校优势学科、专业资源,合理定位专业门类,凸显专业特色;汇总、分析近年来“社保”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与再次择业岗位及其纵、横向变化情况,科学划定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路径;结合初次就业方向和毕业生中长期职业发展路径,调研、分析、归纳出每一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路径需要哪些具体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及两种能力的权重情况;最后,优化课程体系,选配优质师资,强化教学管理,打造“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真正实现人才培养“错位竞争”的目标。

[1]刘玉娟.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定位思考[J].广西财经学学学报,2008(4):113-116.

[2]李福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

[3]百度百科.错位竞争[EB/OL].[2016-01-04].http://baike. baidu.com/link?url=8CWfwGyWCY6Op8PuBJ2oThPH4l33nmlnjCCl nTfuQmJ-2qNy-AL6O7YNPGIjt4xyk3bYDIMX3JVPvFn1rHcFQq.

[4]MBA智库百科.职业能力[EB/OL].[2016-03-01].http://wiki. mbalib.com/wiki/职业能力.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ourse System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Course): Taking Tongli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hen Qi-feng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Anhui 244000, China)

As a later start and the different positioning of cross discipline, most schools generally are leveraging the dominant subject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influencing the employment direction, the direction of employment and the vocational ability exist matching relationship. Based on optimiz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employ ability and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the gradu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he graduates who belonging to the major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in Tongling University should be relying on the university's financial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clarifying the log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cultivating the "thick foundation, strong ability, wide caliber and distinctive applied talents.

vocational ability; curriculum system; matching relationship; Tongling University

G642.3

A

1672-0547(2016)06-0106-04

2016-10-22

铜陵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jy13040)

陈起风(1982-),男,安徽蚌埠人,铜陵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

猜你喜欢

铜陵社会保障毕业生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亲亲的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其实冬天不可怕
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