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气息浓郁的唐代铜器
2016-03-22韩建武
□韩建武
Han Jianwu
生活气息浓郁的唐代铜器
Bronze Wares with Flavor of Life in the Tang Dynasty
□韩建武
Han Jianwu
As the ritual bronze wares are not popular any mor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re is no innovation in smelting techniques in bronze wares and the number is small. At the 1950s, Shanxi Province Cleaning Northeast Cultural Relics in Construction Site Team started rescue excavation of sites and tombs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s. The article gives a introduction to the bronze wares unearthed in thousands of Tang Dynasty Tombs.
图1 鎏金铜铺首
图2 鎏金鸳鸯海棠形铜盘
进入唐代,由于青铜礼器不再流行,日常生活中的铜器被金银器、瓷器、漆器所代替;铜材主要用于铸钱,政府也多次发布禁铸铜器诏令,所以除铜镜、造像外,唐代铜器在冶铸技术上少有创新,数量较少。
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时逢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配合当时基本建设,陕西省特别成立了西北工程文物清理队,对各建设工地的遗址和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西北工程文物清理队和陕西省文管会发掘墓葬2900余座,110处遗址。其中墓葬百分之六十是唐墓葬。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唐墓出土铜器中较完整上等级的生活用具有:盘8件,长杯2件,唾盂5件,小盘2件,盏1件,盆1件,长颈瓶4件,熨斗4件,盖罐1件,碟1件,行炉2件,钵6件等。另有鎏金勺、鎏金刻花铜钵、鎏金小钵、刻花铜盒、剑饰、带饰、车马饰、钗、尺、锁、铃、镊、臂钏、剪刀、马镫等,另还有羊、马、龙等动物。这些上千座唐墓出土的铜器和墓葬内其他类别的出土物相比,数量就较少。
1.鎏金铜铺首 直径26.5厘米,西安市大明宫遗址出土。其形象是一个大兽面,巨口獠牙,口中衔有门环(图1)。
2.鎏金鸳鸯海棠形铜盘 高3.8、足高2.4、长20.7、宽14.7厘米。铜盘呈四瓣海棠形,宽沿浅腹,底部平坦,高圈足,通体鎏金。盘正面錾纹以一只展翅的鸳鸯为中心展开,周围雕刻卷草、莲瓣和连珠纹,盘宽沿装饰着顶端为六瓣小花的卷草。花纹布局规整,纹饰精美(图2)。
图3 铜行炉
图4 铜细颈瓶
图5 铜细颈瓶
图6 铜唾盂
图7 铜唾盂
图8 铜唾盂
图9 龙首长柄铜熨斗
3.铜行炉 长38厘米,1958年西安市西郊南何村出土。前面为高足杯形,后带长柄。铜行炉是佛教徒盛香礼佛的重要器具,在石刻和壁画的供养人图像中常见(图3) 。
4.铜细颈瓶 其一,高27.5、口径5.8厘米,1954年陕西省长安县首帕张村出土(图4)。其二,高16厘米,1954
年西安市东郊出土。其三,高18.5厘米,1956年西安市东郊唐墓出土,其特殊之处在于盖下带有长柄,可能是便于随时了解瓶内水或酒的多少。该瓶原以为是银器,经检测,成分还是以铜为主(图5)。细颈瓶一般形状为细长颈,球形圆腹。细颈瓶沿袭南北朝时传统式样,造型优雅,山西寿阳北齐库狄廻洛墓出土的鎏金细颈铜瓶应为此式瓶之前身。再早一些的河北赞皇南刑郭村东魏李希宗墓也出过此型铜瓶,但器颈较短,且无盖。看来这种瓶子的颈部至南北朝时期有增长的趋势,以后宋时的玉壶春瓶即由此瓶演变而来,唯颈短、口侈、器肩下溜,一般也没有盖子了。
图10 铜盖罐
图11 鎏金铜马饰
图12 鎏金马镳
图13 鎏金马镳
图14 镊子
图15 镊子
图16 鎏金刻花铜尺
5.铜唾盂 唾盂上部为浅盘状,盖上带捉手,短颈,腹下垂,矮圈足。其一,高9.8、口径8.8厘米,1971年礼泉县出土(图6)。其二,通高16.7、口径8.7厘米(图7)。其三,高14.7、口径9.8厘米(图8)。唾盂,至迟出现于战国,明代演变为渣斗,为卫生用具,是古代贵族宴饮时唾鱼骨或兽骨的盛器。1951年西安市南里王村唐韦泂墓石椁线刻画上,有侍女手上就捧着这种形状的唾盂。
6.龙首长柄铜熨斗 长31.7、口径14厘米,1956年西安市东郊郭家滩唐墓出土。前为杯形,后带龙头状长柄(图9)。熨斗在汉代已出现,也有叫“火斗”“金斗”,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许慎《说文解字》:“斗,象形有柄”。一是取象征北斗的意义;二是熨斗外形似‘鐎斗’,只是没有三只脚。张萱《捣炼图》有熨斗使用情况,图上有捣染、织、熨衣的场景,旁边木炭炉旁一个小宫女,手握团扇,扇炉中炭,以便及时更换熨斗中的木炭,说明人们已熟练地掌握织物的熨烫技术。”王建《捣衣曲》云:“熏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做迎寒裘”。白居易《缭绫念女工之劳也》有“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的诗句。
7.铜盖罐 高15.2厘米,敛口,鼓腹,矮圈足,盖上有宝珠形捉手(图10)。
8.鎏金铜马饰 其一,高17.5、宽13.8厘米。其二,高17.5、宽14.5厘米。锤揲成形,通体鎏金,龙作飞腾状,头部高昂,尾部飘起(图11)。
9.鎏金马镳 镳与衔配合,衔在马口中,镳是两头露在外面的部分。其一,长7厘米(图12)。其二,长7.2厘米(图13)。
10.镊子 其一,长13.5厘米,西安市郊区唐墓出土(图14)。其二,长17.4厘米,1956年宝鸡市姜城堡212厂出土,前为镊子,后可为掏耳勺(图15)。《安禄山事迹》载,天宝十年,安禄山生日,杨贵妃赐有铜镊子。
11.鎏金刻花铜尺 长30.2、宽2.2厘米,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图16)。
12.铜釜 高8.5、口径32.9厘米,宽斜边,曲腹至中部,底部下折,平底(图17) 。
图17 铜釜
图18 鎏金铁芯铜杯
图19 铜罐
图20 素面铜盘
13.鎏金铁芯铜杯 高6.2、口径6.1厘米,重379克,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此杯质地经检测,为铁芯铜鎏金,浇铸成型,杯身呈八棱状,环形柄,环柄指垫上有两相背高浮雕人头像,整个杯面以联珠纹划分为八个区间,分别饰有八个高浮雕舞伎人物形象(图18) 。
14.铜罐 通高25.2、口径14.5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口沿外侈,短颈,鼓腹,环底,圈足外侈,圈足与罐底铆接焊接而成,肩部有葫芦形竖耳,上有半圆形提梁,可自由活动(图19)。
15.素面铜盘 敞口,浅腹,平底。其一,高4.9、口径18.8厘米,1956年西安市三桥省农药厂出土(图20)。其二,高3.5、口径13.5厘米,西安市郊区出土(图21)。唐代中央熔铸铜器的是少府监掌冶署,地方铜器产地首推扬州,据《唐大和尚东征传》载,天宝二年鉴真第二次自扬州东渡,携“铜瓶廿口……大铜盂四口……大铜盘廿面,中铜盘廿面,小铜盘四十四面,一尺铜叠八十面,少铜叠三百面……”。
16.铜钵 其一,高6、口径13.2厘米,敞口,深腹,平底,肩部及腹部各饰两道弦纹 (图22) 。其二,高9.8、口径18.3厘米,敛口,圆唇,圆鼓腹,平底 (图23) 。其三,高10.8、口径17厘米,敛口,圆唇,鼓腹,平底,肩部饰两道弦纹(图24)。
17.鎏金忍冬纹刻花铜钵 高8.6、口径13.8厘米,1980年陕西省泾阳县燕王村公社坡西大队张生玉交。敛口,圆唇,鼓腹,平底,刻饰忍冬花结,纹饰鎏金(图25) 。
18.铜钹 直径11.6厘米(图26),造型及使用方法与现在的钹相同。《旧唐书・音乐志》载:“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若浮沤,贯之以韦皮,相击以和乐也。南蛮国大者圆数尺……。”唐代,铜钹在中原地区也十分流行。
19.八曲铜长杯 为八曲长椭形。其一,高3.5、长13.3厘米(图27)。其二,高3.8、长13.9厘米(图28)。两杯圈足均已失。多曲长杯据孙机先生考证,可能是萨珊创制的,伊朗马赞德兰州出土的五曲银杯是3世纪的制品,恰为八曲长杯之半爿,日本奈良天理参考馆所藏银鎏金八曲长杯,其上之女神像与多数萨珊器物上见到的一样,具有相同的程式化特点,纯属萨珊作风。据齐东方先生研究,这种平面呈八曲椭圆形,杯体较浅,曲瓣对称,曲线处向器内凹入,两侧曲瓣的曲线不及底,为横向分层式曲瓣的长杯,流行于7世纪后半叶,此两杯应制作于这一时期。
20.鎏金刻花铜梳 高8.8、宽12.6厘米。片状,呈半圆形,梳体以一粗弦纹分成两区间,下部带有梳齿,锤揲成型,主纹饰为折枝花叶(图29)。
21.刻花铜盒 长4.3、宽1.2厘米。盒呈扁桃形,浅腹,盖、底部均微微隆起,盖身之间有子母扣。盒盖刻花叶形纹,鱼子纹地(图30)。这种体量较小的盒子在唐代主要用于盛放化妆品,在一些出土的盒子内还发现有脂粉的痕迹,如洛阳出土的“齐国太夫人”铭缠枝纹椭方形银盒内即留有粉痕。刻花铜盒这种多曲的形状在九世纪后半叶唐代金银盒中很常见,因而这件铜盒应是九世纪后半叶仿金银器作品。
图21 素面铜盘
图22 铜钵
图23 铜钵
图24 铜钵
图25 鎏金忍冬纹刻花铜钵
图26 铜钹
22.鎏金龙头车饰 长23厘米,西安市胡家庙出土 (图31) 。铸造成型。龙首形管状,龙首卷鼻瞪目,呲牙咧嘴,嘴角两侧对穿相通,眉骨平折,额顶独角后拖上卷。龙颈末端呈喇叭形接口,接口上方有一个小圆扎,以便固定。龙的鼻、口、眉、眼及毛发等细部加饰阴刻线,通体鎏金。
从以上铜器可以看出,唐代铜器有以下特点:第一,多为日常用品,数量较少。这是因为隋唐以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青铜礼器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世俗化、生活化是唐代铜器的必然趋势。《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载开元二十二年,刘秩上议曰:“夫铜,以为兵则不如铁,以为器则不如漆,禁之无害,陛下何不禁于人?”这反映了时人的观点,所以铜器铸造量少;第二,厚薄适中,以适用为度。这大概和铜料紧张有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流通领域用钱量大,铸钱用铜大增,《唐大诏令集》卷112《禁铸造铜器诏》:“今天下泉货益少,布币颇轻,欲使流通,焉可得也。且铜者,馁不可食,寒不可衣,既不堪于器用,又不同于宝物,唯以铸钱,使其流布。宜令所在加铸”。1975年西安市草场坡出土的鎏金铁芯铜龙等铜器内加铁芯,大概也和铜料紧张有关;第三,简朴无华,多为素面;錾刻花纹者多鎏金,纹饰装饰意味浓;第四,受唐代金银器影响较深。唐代达到了中国金银器制造业的高峰。一般而言,材质的低贱仿高贵是工艺美术的普遍规律。唐代铜器仿金银器首先是器形、纹饰。20世纪50年代西安市郊区出土的铜钗、鎏金走龙等和唐代金银器中同类器物没有二致,铜长杯的器形也是金银器的典型样式。其次,唐代除传统范铸法铸造铜器外,在工艺技术上还多仿金银器。这一点是理解唐代铜器诸多特点的一把钥匙。唐代金银器技术成熟标志是其锤揲技术发达,唐代金银器制作以锤揲和錾刻工艺为主。锤揲是利用金银质地柔软的特点,将金银片衬以软物或置于模具上捶击成型,可以是器形,也可以是图案。而这些凸起的花纹图案,有时与器形一次锤击成型,有时需要二次、三次捶击,从模具中打制出的器物毛坯要经过剪边、磨棱、打光等工序,才能进入錾刻阶段。《一切经音义》载:“锤揲,上坠追反,今取去声,下音叶。即隐起金揲佛像也,或熟铜隐镂成像,以金镀饰,或真金揲、银揲隐起而成,装作檀龛,是此功德也。”花纹锤揲正面突出似浮雕,时人称其效果为隐起。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已有锤揲技术,金银器上也常采用,但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唐代金银锤揲技术并非直接脱胎于商周传统,其中许多工艺和方法主要来源于波斯、中亚和拜占庭。鎏金铜铺首、鎏金铜马饰即锤揲成型,这和金银器上成型方法如出一辙。中国古代铜器是成熟的范铸法,花纹也用范铸成型,但唐代铜器上纹饰却多用錾刻,錾刻即在金属片正面通过锤子击凿子之类,凿出图案。金银器质地软,也便于镌刻,但铜器较硬,錾刻不易,这也是其刻纹少,器物多素面的原因。所以唐代铜器在工艺上实际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中国传统范铸法的成熟,可以使其在工艺上造出不亚于商周的铜器,但范铸法铸造器物费工费料;另一方面社会上又流行以金银器为代表的锤揲加工制造方法。但用锤揲法,因为铜器的延展性不好,锤揲相当费力,同样的原因,锤揲成器后,铜器錾纹也较金银器为难。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唐代铜器的两难境地。唐代铜器另一个明显仿金银器方法是铆接技术,铆接是用穿孔贯钉,锤实拉紧的办法把附件和器物主体固定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西安市出土的缠枝纹银碗底部即用这种方法,何家村出土的铜罐也是如此,先造出带底罐体,再铆接附加底。
图27 八曲铜长杯
图28 八曲铜长杯
图29 鎏金刻花铜梳
图30 刻花铜盒
图31 鎏金龙头车饰
唐代随着金银器、漆器、陶瓷器的发达,青铜器制造业已衰落,但仍维持着相当的规模。当时常贡铜器的州府有扬州、润州、宣州和桂州,其多为贡镜之地。天宝二年,韦坚进江淮等地名产,便有扬州铜器,陕县尉崔成甫聚妇人高歌曰:“潭里车船闹,扬州铜器多。”稍后,鉴真和尚东渡,也在扬州采买了瓶、盂、盘等大批铜器。尽管如此,唐代铜器中还是有相当成功之作,如鎏金铁芯铜杯乃范铸法的典范作品,取得很高的水平。鎏金鸳鸯海棠形铜盘则是锤揲錾刻制作工艺的代表,在技术含量上高于同类金银器。正因为唐代铜器少,所以在当时还是相当珍贵的,《唐会要》卷89《泉货》载贞元九年,张滂上奏说:“每销钱一千,为铜六斤,造写铜器、杂物等,则斤值六千余,江淮之间,钱实减耗。伏请准从前敕文,除铸镜外,一切禁断。”但政府屡禁铜器,又显然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越禁越贵,越贵越有人顶风作案,就又禁,所以时人称禁铜之法令,“六年一度,例而有之。”但实际上效果不佳。
(责任编辑: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