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汉代的杜氏铸镜作坊(上)

2016-03-22张宏林

收藏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杜氏龙虎锯齿

□张宏林

Zhang Honglin

试论汉代的杜氏铸镜作坊(上)

On Casting Workshop of Mirror with Du Inscription in Han Dynasty

□张宏林

Zhang Honglin

In many Mirror with chronological inscriptions in Han dynasty, the bronze mirrors with Du inscription seemed more chic. Such bronze mirrors have different types of styles, which accumulate rich history, and have precious historical value. The author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type and the style and features of such casting workshop.

在汉代诸多的纪氏铭文镜中,有一类镌刻着“杜氏”名号的铜镜,显得比较别致。此类纪有“杜氏”名号的铜镜,其中有规矩镜、龙虎镜、五乳镜和画像镜等不同的类型。在这些不同类型“杜氏”镜的铭文和纹饰中,积淀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为我们剖解“杜氏”铸镜作坊的起始、演变和传承,以及其图案纹饰的文化内涵等,具有极为宝贵的史料价值。

根据目前搜集到的“杜氏”铭文镜资料,笔者试就“杜氏”铸镜作坊的生产类型、风格特征以及作坊的所在地和发展脉络等,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杜氏”铭文镜的资料来源和类型

根据目前公私收藏的铜镜资料和相关着录情况,笔者通过多方搜求,总共搜集到13面“杜氏”铭文镜资料,现分别介绍如下:

1.“杜氏作”四神规矩镜(图1)。直径18.4厘米,重660克。半球形钮,变形柿蒂纹钮座;外饰细线方框和凹弧面方框,两方框之间饰十二枚带座乳钉间地支铭文。主区饰规矩纹、八枚带座乳钉;四方八区的配置是:左边为前肢捧内饰金乌日轮的青龙配一鸟,其后饰一雏鸟;右旁为前肢捧内饰蟾蜍月轮的白虎配蟾蜍,其后和中间各饰一雏鸟;前面为朱雀配麒麟,其后饰雏鸟;后方为玄武配辟邪。周围双圈内铭文是:“杜氏作竟(镜)四夷服,多贺新家人民息,胡虏殄成(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孰(熟),长保二亲受大福,传告后世子孙力。官位。”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为流云纹。传出绍兴。

2.“杜氏作”四神规矩镜(图2)。直径20.2厘米,重1025克。半球形钮,变形柿蒂纹钮座;外饰细线方框和凹弧面方框,两方框之间饰十二枚带座乳钉间地支铭文。主区饰规矩纹、外围八内向连弧纹的八枚带座乳钉;四方八区的配置是:左边为前肢捧内饰金乌日轮的青龙配一鸟,其后各饰一雏鸟,中间饰熊;右旁为前肢捧内饰蟾蜍月轮的白虎配蟾蜍,白虎后饰雏鸟,中间饰一鸟;前面为朱雀配仙人骑鹿,鹿后和中间各饰雏鸟;后方为玄武配辟邪,辟邪后饰手持芝草的羽人,中间饰一鸟。周围双圈内铭文是:“杜氏作竟(镜)四夷服,多贺新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孰(熟),长保二亲受大福,传告后世子孙力。官位高。”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为流云纹。

3.“杜氏所作”龙虎镜(图3)。直径12.7厘米,重385克。半球形钮,圆钮座。主区饰对峙的两瑞兽:左边之兽,曲颈向右,凸吻暴目,张口露齿,独角向后,身披鳞甲,四肢强健,伸向四方;右旁之兽,饰前半身,其口开张,利齿毕现,独角向前,角端弯曲。周围双圈内铭文为:“尚方作、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交(蛟)龙白虎居中,长保二亲乐未央兮。如侯王。杜氏所作成(诚)毋伤。承受往古师尚方。富主兮。”边区饰流云纹。东汉时期。传出绍兴。上海黄洪彬藏。

4.“杜氏所作”龙虎镜(图4)。直径16.8厘米,重770克。其基本型制和主区纹饰与上述(图2)镜大同小异。周围双圈内铭文为:“佳镜兮乐未央,辟邪天禄居中央。杜氏所作成文章,服之吉利富贵昌。子孙备具金甫(铺)堂,传之后世以为常。男封列候皆九〔卿〕。”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连叶纹。东汉时期。《北京瑞平・2014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铜镜专场》图录85页1555图。

5.“遗杜氏作”龙虎镜(图5)①。直径15.1厘米,重666克。其基本型制和主区纹饰与上述(图3)镜亦大同小异。周围双圈内铭文为:“遗杜氏作镜兮四夷服,官位尊显蒙禄食。幸逢时年兮五谷孰(熟),多贺名工刻娄(镂)兮。边则太一,参(骖)驾神龙。辟邪配天禄,奇守(兽)并来出兮。三乌列兮,寿如金石兮,汉羽习兮。”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禽兽纹。东汉时期。传出绍兴。

6.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遗杜氏造”龙虎镜(图6)②。直径14.5厘米。其基本型制和主区纹饰与上述(图3)镜类同。周围双圈内铭文为:“遗杜氏造珍奇镜兮,世之眇微。名工所刻画兮,湅五斛之英华。日年年而无极兮,辟邪配天禄。奇守(兽)并来出兮,三乌□□。□□□□得所欲,吏人服之。曾(增)秩禄,大吉利。”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禽兽纹。东汉时期。

图1 “杜氏作”四神规矩镜

图2 “杜氏作”四神规矩镜

图3 “杜氏所作”龙虎镜

图4 “杜氏所作”龙虎镜

7.“杜氏所造”龙虎镜(图7)。直径15.1厘米,重773克。其基本型制和主区纹饰与上述(图3)镜相类似。周围双圈内铭文为:“尚方名工,杜氏所造。湅治铜锡,佳而绝好。刻画奇守(兽),百虫悉有。传之后世,以别好丑。服此镜者,壮不知老。寿如金石,富如京都市。男当封侯女王妇。广宗世,宜子孙,大吉利兮。”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禽兽纹。东汉时期。传出浙江上虞。杭州孔震藏。

8.沈阳市小北街2号墓出土的“杜氏所造”龙虎镜③,其基本型制和纹饰图案与上述(图2)镜亦相类同。周围双圈内铭文为:“尚方名工,杜氏所造。湅治铜锡,佳而且好。辟邪天禄,奇守(兽)并有。万里□间,□□□有。服此镜者,富贵长寿。男为□侯,女□□□。”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禽兽纹。

9.“杜氏作”三龙镜(图8),直径15厘米,重677克。半球形钮,圆钮座。主区钮上饰左右对峙的独角之龙,钮下饰一双角之龙,随右边之龙后,其上饰一与之相对的羽人。周围双圈内铭文为:“杜氏作竟(镜)四夷服,胡虏殄灭人民息,风雨时节五谷孰(熟)。”外饰栉齿纹。边区所饰的两重锯齿纹中间双线折波纹。东汉时期。传出绍兴。

10.“杜氏作”蟠龙镜(图9),直径15.7厘米,重398克。半球形钮,圆钮座。主区饰一蟠龙:曲颈向右,独角向后;凸吻暴目,张嘴露齿;身上肌肉强劲,四肢伸向四方;足生三爪,锐利似钩;尾巴置于右方,呈“S”形上扬;裆部饰一男根,其下饰一羽人;旁边榜题“杜氏作”。周围双圈内铭文:“尚方作竟(镜)真大工(巧),上有山(仙)人不知老。”外饰栉齿纹。边区饰流云纹。东汉时期。传出浙江上虞。

图5 “遗杜氏作”龙虎镜及拓片

图6 “遗杜氏造”龙虎镜

图7 “杜氏所造”龙虎镜

11.绍兴出土的“杜氏作”神人瑞兽五乳镜(图10)④。半球形钮,圆钮座,外饰草节纹。主区以五枚带柿蒂纹座的乳钉间隔,逆时针方向依次饰:一侧一正端坐的两人,左边侧坐者手持便面,应为侍者,右旁端坐者为西王母,其右侧榜题“西王母”;两羽人相对跪坐,各持杵捣药;一仙人骑马飞驰;一仙人骑白虎奔跑;两玉兔相对跪坐,各持杵捣药。周围双圈内铭文为:“杜氏作珍奇镜兮,世之未有兮。湅五斛之英华,日年年而无极兮。上西王母与玉女,宜孙保子兮。得所欲,吏人服之;曾官秩,白衣服之。金财足,与天无极兮。”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禽兽纹。东汉时期。

12.“杜氏作”神人瑞兽五乳镜(图11)。直径15厘米,重639克。其基本型制和纹饰图案与上述的(图7)之镜相类似。周围双圈内铭文为:“杜氏作珍奇镜兮,之曾(增)官秩。白衣服之金财兮,日年年而无极兮。上西二(王),曾官秩;白衣服之,金财十□□□□□□服之,曾官秩,白衣服之;金财足,与天无极兮。”东汉时期。传出绍兴。

13.“杜氏”神人舞蹈画像镜(图12)⑤。直径19.2厘米,重814克。半球形钮,圆钮座。主区以四枚带座乳钉间隔四方,对称的一组:中间饰向右侧坐的西王母,其前饰四位重叠的羽人,各手持一物敬献,身后饰一侍女;对应处饰侧身而坐的东王公,其前亦饰四位重叠的羽人,各手持一物敬献,身后饰一侍女。另一对称的一组:饰上骑羽人的四匹奔马,前为起伏的山峦,身后的乳钉上下各饰一雏鸟;对应处饰四人,一为端坐观看者,似为西王母,一为跳七盘舞者,其上各饰一舞者和乐师。周围双圈内铭文为:“上大仙(山)兮神仙左(在)。东王公、西王母,人四仙兮侍左右。云中鼓吹起七祥,连倚(骑)洛(络)泽(绎)上华仙(山)。杜氏所作。”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禽兽纹。东汉时期。传出绍兴。黄洪彬藏。

14.“杜氏”凤凰车马画像镜(图13)⑥。直径24.2厘米,重1666克。半球形钮,圆钮座,周围似为起伏的山峦,外饰凹弧面方框。主区饰四枚周围珠纹的带座乳钉间隔四方,对称的一组饰三马拉车,马上饰一飞翔的凤凰,马首前榜题“杜师”、“凤皇车”;对应的一组亦饰三马拉车,其前饰一羽人。另一对称的一组饰各骑羽人的四匹奔马,马前一曲颈飞翔的凤凰;对应的一组亦饰各骑羽人的四匹奔马,马前为起伏的山峦。周围双圈内铭文为:“杜氏作镜世少有,凤黄(凰)驭车从九子,仙人骑马侍左右,居常富乐多孙子,男当封侯女王妇,广宗世兮。”外饰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禽兽纹。东汉时期。传出绍兴。黄洪彬藏。

图8 “杜氏作”三龙镜

图9 “杜氏作”蟠龙镜

图10 “杜氏作”兽带神人灵兽画像镜

图11 “杜氏作”神人瑞兽五乳镜

15.合肥市安徽省水电仓库工地3号墓出土的“杜氏”神人瑞兽画像镜(图14)⑦。直径21厘米。半球形钮,圆钮座,周围珠纹,钮区外围双圈内铭文为:“杜氏作竟(镜)清且明,名工所造成文章。服此镜,富寿昌,七男五女乐未央。居毋事,如侯王。”外饰的凹弧面方框被铭文带外的双圈分割而成为四个直角形。主区以四枚带柿蒂纹座的乳钉间隔,饰对称的两组纹饰:一组为东王公与西王母;另一组为青龙与白虎。周围栉齿纹。边区内饰锯齿纹,外饰流云纹。

16.“杜氏”祭祀游行画像镜(图15)⑧。直径21.8厘米,重1580克。半球形钮,圆钮座。主区采用无间隔的环绕式构图形式,在画像镜类中显得较为别致。该镜所表达的应该是古代祭祀仪礼的游行场景,大致可分为五个组合:

第一组是仪仗:一人前导除道;后随两列骑士:前面一列为各骑一马的四位仪仗队员手持乐器演奏;后随的一列是四位各骑一马的骑士,其中最上面的那位在做马上倒空翻的杂技动作;最后一列则是龟背上站一屈体之人,背负着两位重叠倒立者的杂技表演。第二组为两马驾鼓车:车的中间立一橦,顶置华盖、流苏、羽葆;华盖下设两鼓;鼓下为一曲臂横梁;车上乘坐五、六位或举手击鼓,或吹奏乐器的艺伎。第三组亦是仪仗:前面是四位各骑一马、肩上扛节的骑士,后随的亦是四位各自骑马扛节的骑士。第四组为三马驾戏车:车中立橦、顶设华盖、流苏;华盖之上,一人作后空翻,两人为倒立状;车上乘三人:前为驭者,后面带三权冠的或为装扮成东王公的神像,中间者尚难确定;车后跟随一体形硕大的奔兔。第五组为四马驾戏车:车中立橦、顶置华盖、流苏;车上站立四人,头戴面具,身穿长袖衣衫,或在表演傩戏;该车厢下方还有“杜氏宜车马”的榜题。东汉时期。传出绍兴。黄洪彬藏。

图12 “杜氏所作”神仙舞蹈画像镜

图13 “杜氏作”凤凰车马画像镜

图14 “杜氏”神人瑞兽画像镜

图15 “杜氏”祭祀仪仗车马画像镜

上述16面“杜氏”铭文镜资料,可分为四种类型,即:1、2为2面“规矩镜”;3~10为8面“龙虎镜”;11、12为2面“五乳镜”;13-16为4面“画像镜”,其中画像镜中又可细分为两式:即四乳间隔式和环绕式。

①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莹质神工 光耀阳羡-宜兴民间收藏铜镜精品集》,文物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310页159图。

②王士伦《浙江出土铜镜》,文物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图92。

③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沈阳市小北街金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1期。

④梅原末治《绍兴古镜聚英》,京都桑名文星堂,昭和十四年(1939年),图50。

⑤⑥⑧黄洪彬《汉雅堂藏镜》,上海 辞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图121、图124、图125。

⑦程红《合肥出土、征集的部分古代铜镜》,《文物》1998年第10期。

(责任编辑:郭彤)

猜你喜欢

杜氏龙虎锯齿
猛犸杀手——锯齿虎
自然风
章宏伟
蟋蟀争霸赛
《周礼疏》中“河南缑氏杜子春”考
八至十世纪的敦煌杜氏家族研究——兼及藏经洞文书的“偏向性”
锯齿线在整形美容领域的应用
不同浓度氮、磷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
神秘的杜氏腺
伤口多了就是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