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性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探析

2016-03-22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大学生

赵 培



发展性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探析

赵 培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发展性资助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权责意识的培养,在“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的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下,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发展性资助;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一环,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生求学、上学问题,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明确指出,“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已建立起以“奖、助、贷、减、补”为主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基本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局限性

1.贫困生建档流程中的隐患

贫困生建档一般分为A、B、C三档,其中A档为特别贫困户,C档为一般贫困户。通常建档是由学生提供三级证明材料,在班级中进行初评;根据初评结果及证明材料,学院评定委员会进行贫困生定级;确定等级后,公示。这看似公平合理的建档过程,着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三级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囊括所有贫困学生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现存高校资助政策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贫困生的三级贫困证明材料一般是由当地村委会或居委会、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县或区民政部门开具的。然而,仅凭当地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材料,很难确定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在实际的资助过程中发现,的确存在拥有“三级证明”的“假贫困生”,也存在拿不出“三级证明”的“真贫困户”。此外,资助工作者会参考学生的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家庭人均年收入等信息来给贫困学生定档,而这种参考方法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家庭经济的所有来源,也会有学生谎报家庭收入。这样会导致有些本应是C档的学生,提高到了B档,而有些本应建档的学生,却因数据不准确,造成无法享受国家资助福利的后果。除了学生提供信息不准确的主观因素外,一些客观因素也会使资助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降低。如,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使得同样在《家庭情况调查表》中填写“家庭人均年收入为两万元”的两位学生,真实家庭经济情况和消费情况大相径庭。

2.资助重物质,轻心理和技能辅导,可持续性差

从入学时的“绿色通道”,到入学后的“奖、助、贷、减、补”,高校的物质资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然而,这一做法也使部分学生慢慢丧失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毅不拔的性格。

事实上,贫困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经济困难,他们还面临着其它问题,如因贫导致的自卑心理,由于缺少教育资金而产生的知识技能缺乏,以及巨大心理负担带来的人际沟通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阻碍贫困生的健康成长,阻碍他们的良性发展。再者,“无偿”资助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让贫困生产生“坐享其成”的心态,从而偏离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初衷,弱化了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价值,忽视了贫困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滋长了他们“等、靠、要”的不良思想。最终会让许多贫困生缺乏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二、发展性资助理念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人。高校资助工作既要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还要以他们为本,使其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发展性资助是一种新兴的资助理念,它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资助形式,而是在原有资助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以便更好地满足贫困生的需求。发展性资助理念以全面健康成长成才为导向,强调以贫困生为本,通过物质资助、精神资助和能力资助,来确保贫困生对自我发展的需求,是一种转“救济性”为“功能性”的资助模式。

和传统的资助模式相比,发展性资助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在经济扶持的基础上,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促使学生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其次,在高校基本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引导贫困生参与社团活动,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摆脱心理束缚,敞开心扉。通过多渠道、多模式、多载体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权责意识和诚信意识,鼓励他们以更好的自我发展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再者,通过勤工助学、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最后,加强制度保障,通过高校和资助中心、高校和金融机构、资助中心和金融机构之间系统协调的合作,保障资助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贫困生的权益得到维护。

三、“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型

发展性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可以诠释为“一个中心”——促进贫困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五个基本点”——经济扶持、心理辅导、文化技能、权责意识和制度保障,如图1所示。

图1 “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型

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或者欠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因此贫困生在英语、计算机、技能等方面,能力相对欠缺,这也使得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事实上,贫困大学生对获取知识和文化教育的愿望尤为迫切,他们希望和其它学生之间的差距能够缩小。因而资助工作者除了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还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学术活动,提升他们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效率。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专业辅导,提高其薄弱学科,增强其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此外,现在各大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依靠物质性保障来扶持,包括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等资助方式,来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压力,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仅仅依靠物质资助,远不能满足贫困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需要。除了对他们进行物质层面进行资助、给于他们良好的文化教育,还应当给予他们精神层面的帮助。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帮助他们培养战胜困难、不畏险阻的勇气,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阶段,此时的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因而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才能真正有利于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资助工作者应当在学生工作活动中,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独立自主能力、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意识进行培养,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还要勇于承担责任,学会感恩,努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结语

发展性资助理念下的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除了对学生给予经济资助,还强调突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心理层面疏导以及权责意识的培育,并辅以制度保障。通过“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贫困生育人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1]季枫.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95-96.

[2]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178-181.

[3]马彦周,高艳丽,江广长.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5):41-43.

[4]马彦周,高复阳.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80-182.

[5]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4):132-135.

(责任编辑 李俊芬)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Model of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Idea of Developmental Subsidization

ZHAO Pei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Jiangsu Jianzhu Institute,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

Financial aid work for needy college student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ollege student work and promotion of education equity. The idea of developmental subsidization emphasiz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skill training, and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educational modal of “one central task and five basic points”, education equity can be better realized, thus the social sustainabl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will be realized.

developmental subsidization;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model

G641

A

1008—6129(2016)06—0022—03

2016—10—08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ZY2015-7。

赵培(1989—),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教师,助教。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大学生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