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教学实验研究
2016-03-22崔秀云
崔秀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系,陕西 西安 710055)
在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教学实验研究
崔秀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系,陕西 西安 710055)
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了解气排球和传统硬式排球课程在教学效果上的是否存在差异,以证实气排球是否适合在高校推广。结果显示,气排球班的学生相互垫球、相互传球和发球技术考核成绩均优于硬式排球班,且相互传球个数存在差异性;学生比赛中平均心率和一局比赛中平均每得1分接触球总数均高于硬式排球班,且存在着差异性。可见,气排球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硬式排球。建议高校推广开设气排球课程,并针对性的提出加强教育部门行政推广力度、组织有关高校气排球的培训,建立高校气排球比赛制度,可进一步简化规则等对策,推动气排球在高校的推广与普及。
气排球;课程 ;教学实验
气排球是由我国自主发明的民族性的新型的排球衍生项目,是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排球协会近几年重点推广和普及的群众项目。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如果气排球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在普通高校中推广和普及,可以改变传统硬式排球在公共体育课中越来越被边缘化的现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教学效果。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有关排球、气排球、社会调查等各方面的书籍,通过中国期刊网、国际排联、中国排球协会官方网站等权威网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类分析。
1.2.2 专家访谈法 对排球运动项目的部分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就目前我国排球、气排球项目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咨询。同时对气排球在高校开展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与请教,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及建议。
1.2.3 实验法 本课题抽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传统硬式排球、气排球选项课的男生班各一个为实验对象,气排球班为实验班,硬式排球班为对照班。教学实验在2014年9月— 2015年1月进行。实验时间共16周,每周 2 学时。实验班和对照班由同一个体育教师授课,教学内容、教学学时和技能测试内容等均相同,在实验的最后3周进行排球技能测试。整个过程采用双盲实验,主要是为了避免学生因为自己作为实验的对象而产生异常的心理反应。教学内容为垫球(以正面垫球为主,介绍侧面垫球和背面垫球)、传球(正面上手传球为主,介绍背面传球、侧传球和单手传球)和正面上手发球3项基本技术,介绍比赛规则和比赛基本阵形。由于教学时数较少,没有扣球、拦网和战术的教学内容。实验的测试内容为相互垫球、相互传球、发球和教学比赛。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整理统计。
1.2.5 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类比、综合等思维形式,对现有的理论和所获得的实际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和逻辑推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学生基本情况
教学实验前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得分(采用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身体素质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m、1 000m、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和排球基础情况进行了对比。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出(表1),P>0.05,2个独立样本不存在差异性,说明气排球班和排球班的学生身体素质处于同一水平。通过了解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基本上处于零排球基础的水平,接触过排球运动的学生实验班3个、对照班2个,均是只会垫球和发球,技术也不规范,传球球和扣球技术基本不会。可见,排球技术基础水平实验班和对照班不存在差异性。由此可见,实验抽取的排球班和气排球班学生在身体素质、排球基础等方面没有差异,条件符合进入实验过程。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得分对比统计表
2.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排球技能水平
传、垫球技术的考核采用的方式是2人连续对传球和对垫球,记录有效个数,12个及格(每球5分),32个满分(及格后每多1个球多得2分)。发球技术的考核采用的方式是每人在发球区内连续发10 个球,记录有效发球个数, 6个达标,10个满分(每球10分)。由测试结果可知(表2),实验班相互垫球平均数是高于对照班,但是没有差异性。由于气排球球体比较大,前臂垫球的面积相对小,不易掌握方向,用力过大容易飞出,所以与硬式排球相比尽管由于球体在空中飞行时间长而垫球数量稍多了些,但是没有差异性。相互传球平均数比硬式排球班多,且存在差异性。这是由于气排球对传球技术的要求不是太高,只要双手能接触到球基本上就能把球传起,且飞行时间长,同伴有时间跑动击球;而硬式排球对传球手型的要求比较严格,动作标准度直接影响传球效果。发球技术测试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没有差异。发球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是学生掌握最好的一项技术,这与男生在上课中比较喜欢练习发球有很大关系,但是从测试过程中发现造成发球失误的原因却差距很大,气排球发球失误主要是发球出界,这与气排球场地小、球体轻有很大关系;而硬式排球发球失误主要是发不过网、球体重、发力不正确直接影响发球效果。从测试中还发现,气排球对技术标准度要求较低,只要技术大体正确就能使击球达到预期的目标;而硬式排球则对动作技术要求相当高,技术不正确,直接影响到击球效果。可见,气排球班学生技术教学效果较好。
2.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比赛效果
本研究通过比赛过程中学生心率和一局比赛平均每得 1 分双方触球总数来反映比赛效果。心率是反映运动负荷强度的最直接的指标。心率的测定是在比赛过程中,采用手动计时的方式采集学生运动后即刻 10 s的脉搏。平均每得 1 分双方触球总数,是指从一方发球开始,到该球成死球,双方队员在此期间共触球次数,这一指标很好地反映比赛进入活动期持续时间长短情况。
一般认为,学生心率12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20~150次/min为中等强度,15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上为大强度 。由表3统计结果可知,气排球比赛中,学生平均心率为125.6次/min,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而硬式排球比赛中学生平均心率为112.2次/min,属于小强度运动,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比赛中平均心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一局比赛中平均每得1分接触球数实验班也优于对照班,存在差异性。由于气排球球体轻,对技术要求低,比赛中来回球较多,比赛间断相对较少,运动负荷强度较大,比较适合大众健身锻炼。可见,气排球班教学比赛效果优于硬式排球班。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实验抽取的排球班和气排球班学生在身体素质、排球基础等方面没有差异,符合实验条件;气排球班的学生相互垫球、相互传球和发球技术考核成绩均优于硬式排球班,且相互传球存在差异性,气排球技术教学效果优于硬式排球班;气排球班学生比赛中平均心率和一局比赛中平均每得1分接触球总数均高于硬式排球班,且存在着差异性,教学比赛效果优于硬式排球班。
3.2 建 议
为了更好地使气排球在高校推广,建议应加强行政性推广力度,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和启动资金支持,配置场地器材或组织启动赛事,对高校进行开设气排球知识和技战术等进行培训。要加强宣传工作,中国排协、教育部、大学生体协和各高校等有关组织机构应对气排球技术特点、规则和赛事给以大力的网络、媒体宣传。通过组织各级各类高校之间的比赛,吸引大学生参与。气排球的推广阶段可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简化规则(例如,鲁东大学新创的气排球趣味规则——允许球落地1次,这一规则获中国排球协会关注,并通过其官方微博及网站向全国推广),让大学生更易于接受这一项目,并很快地参与其中。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传球、垫球和发球测试成绩统计表
表3 比赛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心率和每得 1 分双方触球总数统计表
[ 1 ]梁益军.高等学校公共体育开设气排球的可行性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
[ 2 ]刘永祥.论我国首创的气排球运动[ 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2).
[ 3 ]季平,蔡志源.气排球运动的技术含量与比赛规则研究[ 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 4 ]郑华伟.福建省莆田市气排球运动的调查研究[ J ].体育科学研究,2007(3).
[ 5 ]孙太华.气排球运动在我国兴起的社会学分析[ J ].安徽体育科技,2010(6):10-12.
G842
A
1674-151X(2016)10-05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9.032
投稿日期:2016-08-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健康体适能教育理念下我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研究(项目编号:JG021453)。
崔秀云(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