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

2016-03-21何丽春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解题思路应用题小学数学

摘 要: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来说应用题的教学改革属于其中的一个重点部分,在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枯燥,解题思维较为模式化,对于实际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中也遇到了阻碍,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应用题解题思路的诠释,主要是运用方式上的创新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解题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解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通常存在应用题解题教学困难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实际解题思路都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对应用题的掌握方面还不熟练,对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不能进行正确的运用,所以加强对小学生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就可以更好的解决各种类型的应用题,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1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分析

1、利用文字语言去表征问题

应用题的教学同其他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差别,它是集数学表征、算式表征、计算表征为一体的问题解决教学,避免其教学流于形式,就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在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对题目中的内容进行完全的理解,这也是教学的一种逻辑上的基础条件,如果教学中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文字叙述不理解就会存在知识衔接上的断层,对于后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应该关注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面对应用题使学生可以尽快的理解题意,对题目中没有用的部分剔除,然后使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题目的阐述,明确其中的数量关系,实现对题目结构的分析总结,进而使学生养成数形结合的应用题解题思维。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可以对其中的已知条件更加明确,进而挖掘其中的隐藏条件,实现应用题解题的已知到未知的转变,然后顺利的解决问题,,教师应该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而不是只注重教学结果,促进学生抽象数学思维模式的建立。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所谓审题,就是了解题意,搞清楚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明确目的要求, 它是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一步[2]。在审题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感知,确保其理解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反复阅读问题、复述重点等方式来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题目,在长期的解题练习中逐渐的形成这样的应用题解题习惯,并且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其更好的对题目进行概括,进而提升其表达能力与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还可以对学生解题思路中的不足进行指正,指导学生进行题目中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进而学习到基本的解题思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不断的收集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

2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具体策略

1、通过设置问题陷阱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高年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还存在片面性,对知识的把握的还不牢固,因此在学生经常出现错误的问题上,可以故意设置问题陷阱,让其在解析时暴露出自身的不足,进而提出质疑[3]。比如在应用题“AB两个工程队共同挖掘800千米的隧道,A队单独挖掘需要10天,B队单独挖掘需要8天,请问共同合作挖掘需几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解题思路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以及最简单的解题思路,进而证明其中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800 ÷ ( 800 ÷10 +800 ÷8)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找到正确的思考角度。

2、加强对学生验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锻对学生的估算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加学生正确解题获得答案的概率,还能够减少学生出现错误的概率,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中验算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比如应用题“玉米的生产概率是75%,一个工厂要产出50千克的玉米,问需这样的玉米多少千克?”通常情况下学生可能直接去使用题目中的两个数量关系去相乘得到结果,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来使学生走出解题误区,让学生明确需要生产的玉米是50千克,两者相乘的结算结果是不正确的,也是与事实不相符的,进而引导学生转变解题思路,对题目中的75%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代表的是玉米所需要的一个百分数,也就是所使用的玉米数量与这一百分数相乘就是需要得到的玉米数量,进而就可以获得正确的计算公式就是50/75%=66.7kg。

3、强化内化过程促进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习

学生掌握正确的应用题解题思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进行培养,不同学生的解题思路重点也不同,教师应该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使得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的简洁。比如在分数类的应用题的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不同解题思路,比如“小明的身高比去年增加了1/6”“苹果上个月的销售数量是这个月的25%”利用这种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对变量之间的比值的关系更好的理解,然后找出主要的单位量设置为1,加强对比性方面的练习,利用这种不同方式的内化练习,可以使学生的基本解题能力更加稳固,使得基本数学知识得到巩固,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的理解,逐渐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3 结束语

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在整个的数学教学中都属于比较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更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对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进行优化,使其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让学生的应用题学习效果更加突出,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提升课堂应用题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薄秀芹.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5,31:132.

[2]姜海宏.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 教书育人,2013,28:58.

[3]张静.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13,58:76.

作者简介

何丽春(1964-),女,汉,四川省大竹县,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石桥镇中心小学,大专,研究方向:小学高段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

猜你喜欢

解题思路应用题小学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创新方法初探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