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中的后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观解读

2016-03-21卿丽园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由

卿丽园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自由》中的后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观解读

卿丽园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作为一位有强烈责任感与时代感的美国当代作家,乔纳森·弗兰岑在世纪小说《自由》中聚焦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社会现状与现代人生存困境,流露出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类与自我、家庭以及生态各方面关系的失衡,表达了他“求圣”“求善”“求和谐”的后人道伦理诉求,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后人道主义关怀。

关键词:《自由》;后人道主义伦理观;“求圣”;“求善”;“求和谐”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 1959——),美国当今著名的随笔作家、小说家,以抨击现代传媒与书写民众而著称,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责任感。他虽非多产作家,但其在文坛的地位却举足轻重。2001年出版的《纠正》,为他摘下美国图书奖与英国最古老的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奖,奠定了其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时隔十年,他再次名宿文坛,凭借“皇皇巨著”《自由》成为十年来惟一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封面的作家,并加冕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杂志封面的著名评论家格罗斯曼曾高度评价:“多年来,我们以为再也不会读到这样的作品,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而又伟大的小说。”[1]

纽约书评认为,《纠正》令你懂得家,而《自由》让你知道爱。与《纠正》颇为相似,《自由》也是聚焦于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向读者讲述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美国普通家庭从分崩离析的边缘走向破镜重圆的回归过程。弗兰岑回归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将故事中人物内心的纠结与痛苦、家庭成员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生态的种种破坏等各种问题栩栩如生地展开在读者面前,揭示了现代人在过度自由状态下无处可逃的生存危机与困境,体现了其后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观。

1人与自我“求圣”的伦理升华

众所周知,人道主义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其过度强调以人类为中心,强调人的尊严与主观能动性,未能全面地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造成了人类自我不同程度的扭曲与异化。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中,个人由于未能很好地调节自我而陷入困境。后人道主义者意识到人道主义的弊端,他们反思、批判并扬弃人道主义,摒弃单一的思维,解构灵魂与肉体的对立,探求和谐多元的后现代思维,他们认为“人类会异化成为‘生产机器’‘权力的手段和工具’‘消费机器’和‘金钱奴隶’”[2]。因此,人之纯真、善良、信任等美好的本性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背叛、不安全感与互相猜疑,这种“被异化的、不自由的、机器般的人”[3]50-51必定会自取灭亡。

《自由》中,由于婚姻家庭事业等各方的不顺带来内心纠结、痛苦、彷徨等极度抑郁的情景无处不在,无人不有,其中,主要是以主人公帕蒂的生活而展开。全书由4部分构成,而第一部分《错误已经铸成》占据了小说大量篇幅,是帕蒂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用来治疗抑郁症的疗伤之作。弗兰岑采用了全知全能的零度叙事视角将女主人公为人女、人妻及人母的生活灵活地铺展开来,如法国著名理论家热奈特所言,零度聚焦叙述就是变换聚焦,“就是在一些经典叙事中,用不确定的聚焦点或者是距离较远的聚焦点产生出全景式的描述”[4]73。因此,零度聚焦的手法使主人公各阶段的困惑自然而言并客观地涌现在读者面前。为人子时,由于其纯真憨厚的性格,父母放弃了对她的培养与关爱,她是家中被排斥的对象,乔伊斯经常开车送帕蒂的弟妹们去学画画、吉他、芭蕾……而帕蒂很少坐在她的车上,大多是自己坐公交回家,如遇比赛,就有队友的爸与对权利的追逐,劝她“忘了它,向前走”*论文中所有《自由》的引文,均引自以下文献,不再一一注明。乔纳森·弗兰岑. 自由[M]. 谬梅,译.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因为这不仅有伤一个从政家庭的声誉,更多因对方是显赫的政治家族,不能得罪。可怜的帕蒂连讨个说法与公道的机会都没有。由此可见,年少的遭遇是她在日后生活中不断受挫与抑郁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人妻人母时,她本应该是幸福的,疼她的丈夫,然而她却陷入了无法自拔的三角恋;有一对可爱的儿女,但因其过分溺爱儿子忽视女儿的存在,以致叛逆的母子关系与疏远的母女关系。最后,她只能整日酗酒吸毒以求摆脱抑郁困顿的生活。

基于李定清教授文学伦理理论,所谓“求圣”伦理就是指人通过自我剖析与反省,完善自我并实现道德升华;而自省是实现求圣的方法之一。在尝试过酗酒吸毒、嗑安眠药、咨询心理医生等各种解郁方法失败后,帕蒂开始反思自我,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追求的是什么生活。在救赎道路上,她首先是从穿着着手,她意识到结婚44年来就只把自己定位为全职型家庭主妇,相夫教子是她唯一职责,以致没了自我。现在的她,开始“穿高跟鞋、贴身裙、化浓妆等时髦打扮,看上去好极了,再也不像帕蒂了”,卡茨也“记不起以前除了穿牛仔裤之外的她还穿过什么衣服了”,并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再次,她反思自我与子女及丈夫的关系,意识自我的不足,塑造完善自我。在女儿杰西卡眼中,“她变得像个完美妈妈”;与儿子也能保持极好的关系。最后,她求助于工作,“在一家私立学校担任了5年的教师助理”,这份工作带给她“深刻而持久的快乐”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因此,自我反省、寻求真正自我是她走上求圣之路的途径。弗兰岑以帕蒂为缩影,辐射了现代社会中许许多多像她这样人与自我失衡关系失衡的人。幸运的是,她最终超越了自我,表明弗兰岑在人与自我之间提倡“求圣”的伦理关系。

2人与家庭“血浓于水”的伦理诉求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古代或现代,家庭在社会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社会的细胞,基本的组织机构,这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在《政治学》中强调国家的重要性,而家才是基本单位,先有家才有国。因此,家庭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功能与地位。传统的家庭伦理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妻柔等美德规范”[5]。然而,在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传统的家庭美德受到强烈冲击,家庭伦理的迷失造成了破碎的婚姻伦理、荒芜的手足伦理以及冷漠的代际伦理。据报道,近年来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且日益上升,在上世纪50年代,90%以上的已婚夫妇能将他们的婚姻维持到10年以上,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50%。可见,人们已不再重视家庭的地位与作用,家庭伦理道德也日益荒芜。

尽管弗兰岑是白人,男性后现代作家,但是他书写的是非主流题材,家庭是他创作的母题,如他所言,“现在尚有的少数可以抵制消费主义和科技的领域之一便是家庭,因为在家庭中你有不可逃避的角色和责任,家庭的吸引人之处还在于人们对父母、 兄弟和儿女都拥有强烈的感情。”因此,他所有的小说描述的都是分崩离析的家庭如何走上破镜重圆的过程,如《强震》《纠正》等。《自由》这部全景式、大视野的小说也不例外,以帕蒂一家为主要线索,弗兰岑描绘了7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涉及了人们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沃尔特·伯格伦德一家在邻居看来原本是人见人爱的模范家庭:帕蒂为人友善,从不说人坏话,极力构建友好社区;沃尔特是公认的大好人,子女也乖巧懂事。可这一切,在21世纪初,都变得扑朔迷离。帕蒂成了怨妇,儿子乔伊离家出走,沃尔特成了“傲慢、专横与缺乏道德”的代名词。帕蒂与卡茨发生一夜情,而沃尔特与助手相爱,乔伊也陷入了性与金钱的沼泥。这一家从和睦到破碎的过程在帕蒂的自传中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但是,在小说的结尾处,所有的恩怨与矛盾都得到了解决,帕蒂与丈夫和好如初,母子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解,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纽约。

这种类似于查尔斯·狄更斯小说美好结局的布局在《纠正》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兰伯特一家通过自省与原谅最终摆脱了困境与走上了大团圆。句号式的完美结局也是弗兰岑区别于主流作家的重要标志,而这遭到了后现代作家的不屑。然而,由分裂走向回归的过程更能激发人们对失而复得东西的珍爱之情,流露出弗兰岑在家庭伦理关系层面上提倡对传统家庭美德的回归与“血浓于水”的伦理诉求,也与后人道主义提倡的人与他人之间求善的伦理主张,即: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互助互爱、互相尊重、宽容博爱等之类的利他精神。

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追求

以批判与超越人道主义的后人道主义又被称为积极的人道主义或中庸的人道主义,它通过消解人道主义的极端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基于“人是万物尺度”的基础上建立的,它过分强调并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然只是服务于人类的工具而已,导致“人可以驾凌万物至上的中心霸权地位”的思想存在,人类渐渐形成了“以征服自然为荣,以征服自然取乐”[6]171的思维模式。而后人道主义者指出,“这种谬论是一种极端化的思想,过分夸大人类地位而忽视行为后果必将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恶果”[7],如生态失衡、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人与自然的失衡。因此,后人道主义者提倡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相处的生态伦理。

与《纠正》略有不同,弗兰岑在《自由》中不仅表达了对家庭的关注,也强烈地流露出对生态危机的担忧,尤其是生态污染与人口问题。沃尔特是个疯狂的环保主义分子,几乎把终身的精力都奉献于人类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理念上。他在少年时,就表现出对自然的强烈向往与热爱,在大四的最后一个暑假,他为了让自己弟弟吉姆学会承担责任,离开爸妈独自一人来到他家湖边的老房子。他带着“旧单速自行车、一本二手简装版《瓦尔登湖》、8毫米的摄影机与胶片”,这些随身携带的物品无不透露出其对自然的挚爱。在此,他研究了他最爱的麻鳽鸟习性,享受着与大自然独处带来的宁静与快乐。由此可见,他不仅热爱大自然,也把投奔大自然看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视大自然为有血有肉的同类。正因为他疯狂的环保思想,当他到中年时,为了保护鸟类而被黑心的煤矿资本家利用,采用山顶剥离技术开采致使百万人失去家园。当他意识到自己被骗时,为时已晚,“我们每个月都要给这个世界增加1千3百万人!他们相互残杀,相互争夺资源!一路上消灭其他物种!这他妈的是个完美世界,只要你不去理会其他物种!我们是地球上的一个肿瘤!一个肿瘤!”他的演讲激怒了那些恶毒的老板,被他们打得“暂时完全地失聪失明,嘴里满是鲜血”。小说的最后一章,因为妻子帕蒂的背叛与情人拉莉莎的死去,沃尔特一个人在坎特桥湖区独住6年。他远离尘嚣,自然成了其精神避难所与庇护地。

在1914年,苏格兰生物学家汤普逊提出了“生命之网”的概念,法国学者史怀泽提倡“敬畏生命”的新伦理观,这表明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不断深化与重视。实际上,沃尔特在某些方面就是弗兰岑自身的写照,他自己也热爱大自然,热爱鸟类。小说以沃尔特这样的环保主义者为主要人物表明弗兰岑呼吁全人类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追求。人对自然的关爱与保护反过来也是在保护自我,因此,人类应树立人对自然的道德关怀是对自身关怀的和谐生态意识。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人人依寓世界而存在,依寓世界是一种根基于‘在之中’的存在论环节。”[8]65

4结语

以后现代写作手法为主流的环境中,弗兰岑却另辟蹊径,回归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聚焦普通民众,并积极融合后人道主义思想的精髓,是新世纪第一位在主题上有突围的作家。《自由》中,尽管人与自我、他人以及生态各方面出现了危机与失衡,但通过人物内心的自我反省与剖析,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后人道主义思想提倡的价值观不谋而合。小说中个人、婚姻、家庭与整个美国社会交织在一起,并辐射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各方面现状,流露出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与忧国忧民的后人道主义关怀。

参考文献:

[1] 吴宏宇.回归与超越:乔纳森·弗兰岑和他的小说[J].译林,2012(2):182-185.

[2] 王祖友,陈后亮.后人道主义的反思与批判[J].当代外国文学,2012(4):16-23.

[3] 托马斯·卡莱尔.文明的忧思[M].宁小银,译.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

[4] Gerard, Genette. Narrative Discourse Revisited[M].Ithaca and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

[5] 戴木材,彭柏林.简论家庭的伦理道德[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0(1):11-15.

[6]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陈凡,赵迎欢.后人道主义:哲学人道主义的现时代反思与定位[J].社会科学辑刊,2005(1):17.

[8]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责任校对王小飞)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5.052

收稿日期:20151119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S140049)

作者简介:卿丽园(1990- ),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5-0176-03

猜你喜欢

自由
康德《论教育学》自由与规训的关系解读
哈克贝里·费恩:美国价值观的“小代表”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