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英语课堂中活用交流互动教学方法
2016-03-21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何 珊
浅议中职英语课堂中活用交流互动教学方法
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何珊
摘 要:中职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足够动力。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中职英语课堂中活用交流互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本文对这一教学活动进行理论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 交流互动 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互动教学法被广为提倡,它可以改变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沉闷、乏味的特点,使师生平等参与教学,共同进步。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兴趣不高,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活用多种教学方法,切实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文分析教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课堂中活用交流运动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为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活用交流互动教学方法
1.做好铺垫
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做足铺垫。中职学生没有初、高中升学对英语课程的硬性要求,也没有大学生及高职生对考级的要求,很多中职学生对英语的重视不足,按时参加英语学习也是勉强为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好备课,让有趣的故事、游戏等素材充实课堂,引导学生走进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2.提前布置课前预习问题
交流互动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熟知课堂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与教师有切合点。教师需要在前一堂课结束时,布置下堂课要讲授的内容,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供学生课下学习,问题要多而细,答案要确定易寻,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培养学生自觉预习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间随机提问学生,增加学生被点名回答的概率,避免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养成不预习的习惯。
3.成立固定的英语学习小组
英语学习小组对教学具有很大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有目的性地搭配组员,如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男女生比例等,充分发挥小组互帮互助的作用,组员轮流担任小组长,使每位学生能充分体会调动组员的不易,使他们均能自发参与学习。学习小组的主要任务包括课前学习思考讨论,课堂中以团体形式积极互动,课后的答疑解惑。教师要贯彻教学思想,调动学习小组的学习兴趣。
4.提高小组之间交流互动频率
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应不断提出具有启发性、重要性的问题,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展开小组讨论,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交流次数,增加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和紧迫感,使学生为自己的团队在每一次交流中能够做得更好而努力。教师要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调控讨论的中心议题和氛围,使学生在讨论中共同提高。
5.适当增加师生直接互动机会
为加快教学进度,教师要适当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避免学生思维不集中,游离于课堂外。教师要让学生时刻跟随教学步伐,提高教学效果。师生直接互动能使教师明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能及时检测及巩固教学效果,学生也能直接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状态,正视自己的学习态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问题要简单易答,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自信。
6.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检测要客观
进行课间互动交流学习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各组的论点,对一些问题的回答要公平客观,挖掘各学习小组的优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发散。教师对互动问题的检测应从知识的不同层次进行剖析,分析小组间互评、互议、互批的观点,区别有代表性问题的共性与个性,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看待同一问题。教师也可提出具有争议的观点,让学生对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展开辩驳,提高学习热情。
7.建立小组之间互相激励的机制
中职学生在课外时间参加很多社团活动,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社会属性,建立合理的小组之间的激励机制。小组成立时,教师就应将各小组的平时表现列为年终考核成绩,不要求学生正确回答多少问题,而是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学生参与就可以加分,做得好能够增加分数。每堂课后,教师应及时对各小组进行评分并记录。如果各组成员成绩相同,能够提高学生的互动与团队意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各学习小组组员间形成相互鼓励、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班级能够形成良好的团队荣誉风气。
二、结束语
交流互动学习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备课,占用部分课间教学时间,但它具有让学生更快乐、更加主动学习的效果,是能够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正确的交流互动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徐书娥.英语课堂“交流—互动”式教学初探[J].科学之友,2012
[2]李瑞玲.浅谈“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
[3]仇军曼.中职英语课堂中“有效对话”的研究——以温岭市太平职高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