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法学辅修教学改革论纲*
2016-03-21曾晓昀
曾晓昀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0)
高校本科法学辅修教学改革论纲*
曾晓昀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0)
摘要:法学辅修旨在推动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从宏观目标看,法学辅修要专博相济、凸显特色。法学辅修具有维系正义、性价比高、金牌师资、促进就业、长远发展等诸多优势。从中观定位看,法学辅修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法学辅修从报读方式、选拔机制、缴费问题、学习时间、学习地点、考试方式、集体联谊等方面提供便利,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精心设计核心课程,反对教学“司考化”趋势。从微观设计看,法学辅修要融入法律思维,启迪悟性。具体而言,要培养学生对法学辅修的兴趣,寓教于乐;慢慢融入法律思维,深入体会法律思维的意蕴;掌握法律技能,注重实务提升。
关键词:法学辅修;本科;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全国高校本科双学位、辅修教育迅速开展,对于推动教学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起到重要作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目前国内少有的技能型师范类本科院校,特别重视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开设了一系列的专业辅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关于辅修的学术探讨很多,针对法学辅修的论著却少之又少。仅有的少量文献中,在新世纪初就提出法学辅修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1]。笔者作为广师法学辅修主要负责老师,经历了法学辅修从无到有、从雏形到逐步成熟的整个过程,以下尝试从宏观目标、中观定位、微观设计三个层面加以探讨,希望对兄弟院校的法学辅修教学改革有所启迪。
1宏观目标:专博相济,凸显特色
这里的“专”是指大学生要把主修专业学好,打好专业基础,把握主修专业的前沿发展趋势。“博”是指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辅修一门其它学科。为什么要选择辅修?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不仅普通学校的学生前程未卜,连名校的学生也时刻面临失业风险。选择辅修有官方出具的教育经历证明,为自己的就业简历添砖加瓦。这里的辅修是指狭义的辅修,一般为一年半,即可获得辅修证书,而攻读双学位则需要更长时间。很多学生在考虑时间成本、课程负担、费用缴纳等因素之后,往往倾向于选择辅修。而且很多学校(如我校)暂时并没有开设双学位,学生也只能选择辅修。选择辅修还有很多其他优势,如拓展知识面、人脉资源等。很多同学在本科毕业后还会继续考取研究生,可以选择跨主修专业攻读辅修专业的硕士、博士,相得益彰。
在众多辅修中,为什么选择法学辅修?这是笔者在法学辅修招生时经常要回答的问题。其一,维系正义。法学让你明辨是非,灵活应变社会现实,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充满正能量。其二,性价比高。不仅与各种考证班动辄过万相比有明显优势,就是在各类辅修班中,法学辅修的性价比也很高。其三,金牌师资。法学辅修教学团队的老师们很多具有博士学位,大多是副教授、教授,具有实务经验(如兼职律师、仲裁员)。其四,促进就业。教育经历是毕业简历第一栏,是最关键的一笔。广师法学辅修招生人数很少,倾向于精英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各类好工作都必须经过笔试和面试,很多题目都与法律有或多或少的联系。选择法学辅修,提高思辨能力、分析能力,找到好工作的几率要增加很多。其五,长远发展。21世纪需要复合型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掌握法律知识,依法办事。在工作中,同样的专业背景,如果加上法学辅修,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认可,得到晋升的机会。
2中观定位: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广师对法学辅修的定位是服务学生,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便利。只有学生真正体会个中诚意,才会主动、自觉地报读。其一,报读方式。我们坚持到学校饭堂、学生宿舍楼下摆摊宣传,多次举办宣讲会。采取多种报名途径,如现场报名、电话报名、短信报名、邮箱报名、微信报名、QQ报名等。其二,选拔机制。“具有发展潜力”、“适合进行交叉复合培养”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成功的基础[2]。选拔机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主修专业成绩优良;对法学专业有浓厚兴趣;有足够时间参加辅修学习,等等。其三,缴费问题。法学辅修开通多种缴费通道(如银行账户、支付宝、现场缴费等),针对困难学生可以预缴定金再分期缴纳即可。其四,学习时间。法学辅修坚持周末上课,不会影响同学们日常主修课程的学习。其五,学习地点。目前,广师法学辅修的重心在白云校区,统一在白云校区开班。其六,考试方式。法学辅修的考试方式多样化,注重能力的培养和考察,而不会纯粹考法条,不是“贝多芬”。其七,集体联谊。每届法学辅修班都开通QQ群,所有各届同学还统一加入广师法学辅修总微信群,方便日常联谊。每届法学辅修班毕业时,全体师生会集体合照,场面温馨,终身难忘。
在服务学生的理念指导下,法学辅修的课程设计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大学精神。具体而言,法学辅修精心挑选了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法理学、民法、合同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公司法、刑法、经济法、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行政法、诉讼与仲裁法等。上述课程中,民法、刑法是法学辅修的重中之重,各占4学分、64学时,其余课程各占2学分、32学时。“全面发展”一方面是指从法理学出发,以理论法学指导部门法学,涵盖法学本科专业的各个主要领域(私法、公法、社会法),初步具备法学专业的基本技能(实体性技能和程序性技能);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从主修学科出发来理解法学辅修,实现跨学科探索,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多了解行政法,金融学专业多了解金融法,企业管理专业多了解公司法,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多了解海商法,等等。
设立法学辅修的初衷,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法律,热爱法学,实现全面发展。很多同学在报读咨询时都会问及类似问题:报读法学辅修可以过司考吗?报读法学辅修是不是辅导司法考试?必须明晰,不是说司考不重要,但也不能不正常地提高司考的地位,违背法学教育规律。从教育科学性的角度看,法学教育职业化并不是“司考化”。如果法学本科教育走向“司考化”,就沦为司法考试“辅导班”,对于辅修教学也一样。说到底,司法考试只是一种资格认定、制度考核,不应单纯成为辅修教学的主要目的,否则就贬低了法学教育的价值。另外,司法考试的改革趋势是对非法学本科的学生加以限制(如学历限制、专业限制、工作年限限制等)。法学辅修证是证明你的法学底蕴,是强化个人综合素质,而非司法考试“培训班”。况且,报读法学辅修,并非一定要进入法律职业,而是辅助你主修专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千万不要误读法学辅修的初衷。
3微观设计:法律思维,启迪悟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报读辅修往往是为了得到一个辅修证,而非养成兴趣爱好。笔者认为,辅修教学非常需要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让他们知道,法律是如此生动活泼、春意盎然。例如,有意识地将日常趣事转化为各种笑话,在辅修课上要体现出来,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又如,推理小说悬念性大,吸引人,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推理小说,引导学生思考里面的法律问题。近年流行模拟破案,可以由班长在课余组织破案游戏,寓教于乐。另外,每届法学辅修班要配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班主任,鼓励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加强与往届师兄师姐的联谊,及时对法学辅修提出改进意见,构建回馈机制。未来还要打通主修法学与辅修法学之间的屏障,建设统一交流平台,营造更好的法学氛围。在此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根据主修专业方向报考相应的法学研究生。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可以报考行政法,金融学专业可以报考金融法,企业管理专业可以报考公司法,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可以报考海商法,等等。
法律教育不仅仅是法学院学生的“专利”,而是一种国民教育,需要所有学生去学习和提升。报读辅修的学生来自非法学专业,往往缺乏法学常识,需要从头开始,慢慢融入法律思维。很多行内看来非常简单的名词、作法,对学生而言是何等艰深晦涩。老师们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能简单地罗列概念界定、法律特征、要件分析、法律责任。现在本科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误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忽视了基本的授课保证,结果连学科基本常识都没有掌握。每门课的总论向来比较重要,理论性、逻辑性都很强,需要认真讲解才能领悟,应当把更多时间放在总论。分论很多是制度列举,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自学解决。更深层次讲,法律思维可以通过法学研究方法加以提升,如法哲学分析、比较法分析、法经济学分析、法社会学分析、法心理学分析等。这些研究方法都是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主修学科去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深入体会法律思维的意蕴。辅修教育需要资源共享,如学校内部的资源共享、国内区域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国际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3]。法律思维的构建需要完善辅修资源共享机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了解法学、理解法学、运用法学。
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将重点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学生报读法学辅修,必须注重实务技能的提升。传统学院派过于强调形而上的东西,法条主义者又过于照本宣科,拘泥于法规本身。针对这些问题,不妨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应对:一是组建实务型教师团队。除了金牌师资都是兼职律师、仲裁员之外,有意识地邀请法律实务界人士(如全职律师、公检法人员、公司法律顾问等)。二是与学生活动相结合。政法学院已经成立广师模拟司法院,目前正组织辅修学生在白云校区成立广师模拟司法院白云分院,让不同校区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2015年秋天,政法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法律文化节,包括大量的法律实务活动(如广师模拟法庭大赛、户外法律咨询)。法学辅修的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积累了大量的实务经验。三是加强社会调查。可以组织学生去法院、检察院、律所进行考察、调查,亲身感受法律知识的实际运作。四是鼓励参加技能竞赛。广师鼓励辅修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如辩论赛、“挑战杯”、创业比赛等。这些竞赛需要团队大多数成员掌握法律实务知识、把控法律风险,体现法学辅修多学科背景的优势。
4结语
教育是一国之根基,法学是社会进步的保障。国家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法学辅修适逢其时。法律在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品格素养中占据关键地位。广师法学辅修的出发点就是适应学校的职业教育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法治人才。法学辅修是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已经在学生群体中逐步享有良好的声誉,令人欣慰。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教学改革路径,争取每一届有新的提升(如成立广师模拟司法院白云分院)。未来,广师法学专业将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导向、法学主修与法学辅修并进的发展格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甲山,王成,李绍平.办好法学辅修专业 培养复合型人才[J].石油教育,2000(12):33-35.
[2] 金一平,邱利民,唐晓武.复合型拔尖人才辅修班的选拔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82-86.
[3] 杨宗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江苏高教,2011(3):102-104.
(责任校对龙四清)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6.024
收稿日期:20160102
作者简介:曾晓昀(1983-),男,广东潮州人,讲师,博士后,主要从事经济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6-0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