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

2016-03-21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官英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功能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官英



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官英

摘 要:校园文化发展与现代社会密切联系,学校根据现实社会所需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全方面素质。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能促进学生成长,校园文化的培养能促进学生修养身心,提高学生素质和内涵。本文针对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做简要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校园文化 隐性育人 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学校需要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改变,认为学生学习不仅局限于学校课本上的知识,家长更愿意培养学生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能力,而学生们也都多才多艺,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推动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形式多样才能体现校园精神建设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还要通过管理、环境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才能得到体现。

一、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作用

1.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要以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2.规范作用

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学校通过建立和规范制度为创建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提供依据和基础,加快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自觉遵守校园规则和条例,提高整体的校园风气建设。

3.鼓励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能激发学生能力,培养他们的潜在素质,校园氛围的好坏影响学生能否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能否追求更高层次的远大理想,能否对社会或者国家有贡献。良好的学习氛围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4.凝聚作用

校园将社会上的知识和经验凝聚到一起,学校社团和兴趣小组的建设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交流表现了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促使集体获得荣誉。

5.展示个体的差异

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有些学生或许会在某些方面比较薄弱,只要这些学生有兴趣参加校园活动,就会学到原本没有掌握的技能,激发创新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二、校园文化如何发挥隐性育人功能

1.从校园氛围和环境出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都喜欢欣赏有艺术价值的东西,这些感觉是人的本能反应,学生也需要欣赏美的东西,因为美的事物可以修养身心,提升内涵,激发灵感和思维。所以,学校应在校园内建设一些比较优美的环境,注重校园环境卫生,种植花草树木,使学生进到学校后就能感到全身心放松。

2.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

学校校园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建设。学校要定期开展思想文化活动,丰富的精神文明活动能促进学生思想升华。例如,学校组织学生义务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做卫生;组织学生植树等。

3.社团等集体活动的积极引导

当处于集体环境中,大多数学生会服从集体的思想观念,集体活动能给学生带来良性竞争。社团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发展自我能力,提高思想境界。社团活动可以定期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文化能给学生发展自我的平台和空间,学生有更多机会发展自己的优势;丰富的校园生活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丘洁宜.隐性教育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

[2]贾崇吉,曾凡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素质人才培养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3]马 红.着力加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宁夏同心阿拉伯语学校为例[J].青春岁月,2012

[4]史晓鹤,黄晓燕.彰显职教特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C].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068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