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生命全程的理解探索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辅导实例
2016-03-21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李国露
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 李国露
从对生命全程的理解探索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辅导实例
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李国露
摘 要:中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内心矛盾与自我观念的迷失使他们缺乏正确的生命观,进而引发消极情绪、校园暴力等漠视生命的现象。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要重视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命需要。本文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生命教育的心理健康课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 生命教育 团体辅导
一、引入——独一无二的生命
心理健康课的热身导入环节,笔者选用知名人物李连杰为例。笔者采用“猜猜我是谁”的形式,先将李连杰的特点以及取得的成绩逐条公布,让学生猜测人物。这个环节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答案揭晓后,笔者问:“现在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李连杰身上有哪些特点是最有价值的?”有的学生说是他的成就,有的学生说是他的爱心。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总结到:“大家说的很多,李连杰身上有很多特点,集合在一起使他成为杰出的人。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有很多有价值的地方。大家想一想,世界上有没有可能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学生齐声回答说:“不可能。”笔者说:“很对。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跟别人不一样的呢?”学生回答:“生下来的时候。”笔者说道:“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接下来,笔者给学生看了“生命的诞生”的视频。视频生动地讲述了人从受精卵到初生婴儿的整个过程。笔者说:“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有至少五百万个精子竞争一个卵细胞。因此,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是五百万中的冠军。请大家为自己鼓掌。”
二、如何应对生命中的挑战
学生为自己鼓掌,活跃了课堂氛围。笔者说:“我们虽然是冠军出生,可是在接下来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当你第一次遇到一个很大的困难时,你是什么样的感受,你最终又是怎么度过的?”一名学生说道:“我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突然肚子很痛,我以为自己要死了,爸爸把我送到医院,吃了药,后来我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听到这样的话,笔者说道:“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情况,如有好几个大的困难同时出现,我们一下子手足无措,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个身边的故事。”笔者引入的故事改编自朱德庸的漫画《跳》,故事的主角定位为初一学生月月。一天他和同学发生矛盾,好朋友不再相信他,身边的同学开始远离他。期中考试他考得很不理想,开完家长会归来的父母责怪他。于是月月觉得自己的人生陷入绝望的境地。这天晚上,他越想越难以入睡。他悄悄出门,爬上11楼的楼顶。这时课堂氛围紧张起来。
笔者接下来展示了小月从11楼跳下去时看到的场景和他的内心独白:“当我踏上11楼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考试成绩很糟糕,老师批评,家长责骂,就连同学也不理解我。于是,我感到万分绝望,闭上双眼,纵身跳了下去。”
“我看到10楼的琪琪蜷缩在角落里,他的爸妈正在互相殴打。9楼聪明又坚强的东东正在一个人偷偷哭泣。8楼的小兰发现相知多年的好友却出卖了自己。7楼家境富裕的丁丁正在吃抗抑郁症的药丸。6楼失业的欣欣还是每天吃盒饭,看7份报纸找工作。5楼一向受人敬重的程先生却因一时迷恋上赌博而弄得妻离子散,精神恍惚。4楼的强强在用力挣扎着站起来,他的身边是打翻的水和歪斜的轮椅。3楼70多岁的王爷爷仍站在每天都站的窗前,盼望着有人来探望。2楼的失独者刘阿姨在给人介绍已故独生子的照片。在我跳下去之前,我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现在我才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看完他们以后我深深地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我极力地想抓住什么,可是……来不及了……”
教室里一片静寂。笔者调整气息,缓缓问道:“如果你是小月的朋友,在他跳下去之前,你会对他讲些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一位学生说:“月月,成绩不好可以努力学,但是生命没有了,就什么也做不了了。”另一位同学说:“月月,回家吧,我可以帮你,大家都会帮你的。”学生的发言充满珍惜和爱,让笔者看到初一学生身上蕴藏的无限潜能。笔者提高语调说:“大家还记得生命诞生的视频吗?我们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什么?”“冠军。”学生齐刷刷响亮地回答。笔者说:“对。我们应该把冠军精神发扬到整个人生当中。用冠军的精神面对任何困难,做自己生命中永远的冠军。”接下来,笔者请大家给自己写一些短话,写给未来遇到困难时的自己。
三、结束语
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对生活和学习乐观积极的态度,让学生敢于面对挫折、正视困难和失败。学校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的道德教育,会帮助他们掌握生命的本质,激发他们追求幸福的理想和目标。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以中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让中学生发现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价值,创造生命的价值。
很多的生命教育都在强调“生”的宝贵,学生了解“死”的意义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的价值。本文从生命全程的角度探索生命教育,使学生获得不一样的认识,知“死”而“勇”,知“勇”而后“生”。
参考文献:
[1]李 宜.中学生命教育研究——以南宁市中学生生命教育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5
[2]李海苗.论中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D].浙江师范大学,2011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