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2016-03-21新疆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秀 梅
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
新疆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秀梅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但文化传承及发展方面存在不足。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广泛借鉴和传承。“西方先进论”思想使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误解。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实践。大学生是我国年轻人当中知识和能力的佼佼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地吸收,做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当前许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重视,在日常学习中无法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本文对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 传承与学习 策略探究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全世界最为连贯的历史文化,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利益等方面具有完整体系。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人民的发展基石,也是立足之本,我国人民需要传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
当前,国人在传统文化的领会与教育中存在一定问题。我国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帮助自身更全面发展,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建设带来长足活力。
一、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文化,如爱国、自强、和谐、求真。这些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需要国人传承和发扬。
1.爱国主义
爱国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上不断涌现许多优秀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都有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他们为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带来浓厚一笔。
当前,我国大学生处于吸纳知识阶段,会受到不同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学生保持爱国思想,坚定不移地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则需要学校政治思想的教育,还需要学生培养自身文化。
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唤醒学生爱国、爱民、爱社会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是保证学生积极学习、良好发展的重要方式。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2.自强不息
我国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考上大学,在更高学府学习。许多学生考上大学后,既定的目标没有了,学习压力消失,这使许多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失去学习动力,在大学中“浑噩度日”。“软”的逆境使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浪费时间,失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学校要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品质,让大学生在顺境时期感受到逆境的艰难。学校要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竞争、开拓、进取、创新的氛围,提高大学生进取精神,帮助大学提高战胜困难、战胜逆境的能力。
3.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
大学生学习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道义对人生的重要性,强调把道德、道义作为人生的基础。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在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锻铸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一些大学生单纯重视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过分强调功利,而视人格的养成。因此,高校应大力加强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仁人志士的高尚精神对净化大学生的灵魂具有不可替代的感召力量。
此外,学校可以利用古代文学典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学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人格力量能够潜入读者的心灵深处,对读者的人格产生熏陶作用,提升读者的人格品质。
4.和谐统一
当前,我国社会的大氛围是和谐统一,中国对待世界的态度也是一样。和谐统一能够帮助我国在国际上建立良好的形象。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也能够根据和谐统一的方式,培养和发挥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大学生沉迷在网络中,对周围的事物、人际关系漠不关心,团队协作能力趋近与“零”。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和谐统一精神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能够使学生摆脱沉迷网络的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进步。
二、我国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的问题
1.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目前,我国大学生除需要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课外,还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选修课。大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时,只有少部分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课程有兴趣,大部分学生将传统文化看作“老土”“枯燥”的学习内容,不去选择。仅有少部分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传统文化课程。
大学生日常翻阅的书籍中,娱乐性书籍最多,传统文化著作或传统名著的书籍翻阅量较少。有一定娱乐性的古典诗词、古典小说等文学著作,则被大学生敬而远之。
2.学生学习过于追求实用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多,这使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发展产生较深的思考。大学生在校期间会选择更具实用性的书籍和课程进行学习,而将中国传统文化此类实用性不强的学科“弃如敝屣”。
许多大学生产生“在校要多学习知识、多进行技能的掌握,出校门才能找到好的工作”的思想误区。学生对自身的道德品质素养不重视,造成未来岗位上、工作中的困难增多。
受社会中利益至上的大环境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需求更具功利性,会忽视文化知识的积累。许多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出现问题而不自知。功利性强的学习氛围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有用”十分重视,导致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不足。
三、提高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策略
1.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
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高校和社会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日常教学当中,学校要对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思想进行重点教学,使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地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相适应。
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考试作弊、论文剽窃、伪造简历等思想道德问题。学校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有效减少和杜绝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学校可以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
作为人立身之本的诚信教育,可以端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要树立诚信为本、立信为本的观念。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使大学生热爱祖国,重燃大学生建设祖国的志向,使大学生将自身命运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发展联系起来,将自己的志向与国家发展保持一致。
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思想的学习。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图报,当有激于哀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名言佳句。学校培养大学生的仁爱、感恩精神十分关键,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特别是理工科学生,日常学习中对中国古典经史、传统思想的接触不多,他们更需要学习具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
2.改革传统文化教学形式
当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大学生往往以兴趣为主进行自主学习,高校对整体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计划。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目标也更加明确,这就要求高校对学生进行具有系统性的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形式,纠正大学生学习以“实用”为主的错误理念,使大学生将学习看作是具有积淀性、对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过程。
高校应在传统文化选修课课程设置外,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不同思想层次和深度的古籍经典让大学生学习,如《论语》《道德经》等。学生对这些经典文籍要进行系统学习,要深入了解和体会。学校可以开设一定的讨论课和研究课。
例如,学校开展《论语》与儒学的基本特质、《道德经》与道家哲学等专题讲座,让学生自主选题、学习。教师可以对上述课程采用开卷考试或论文评分的形式进行考察,使学生养成自主诵读经典、学习经典的习惯,让学生由了解转为学习、学习转为思考。
学校在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时,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利用辩论、演讲、电影、电视等手段加大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大学生增加与传统文化的接触,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总结
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发展,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需要全社会的学习和传承。大学生在文化传播、文化发展以及历史传承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不足,学校在教学形式上也有一定的问题。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需要进行改革和发展。大学生应摒弃“实用主义”的学习理念,将传统文化作为道德思想的指导,充分认识和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光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6
[2]熊 兵.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
[3]朱 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
[4]于伟峰.提高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以中国传统荣辱观教育为视角[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5]王 羽.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6]张 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3
[7]张津波.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
[8]于伟峰.提高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以中国传统荣辱观教育为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3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226
作者简介:秀梅(1978.12),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硕士,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学与西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