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途径研究

2016-03-21朱倩渝张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4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立德树人辅导员

朱倩渝,张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中国语言文化学院;b.组织部,广东 广州 510420)



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途径研究

朱倩渝a,张璇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中国语言文化学院;b.组织部,广东 广州 510420)

摘要: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归类和探索,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立德”角度考虑辅导员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树人”角度,考虑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党团建设工作、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工作以及日常工作等,尝试构建一个系统的实现途径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辅导员;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被提出,是我国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1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状

“立德树人”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学术界围绕“立德树人”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理论研究方面,“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研究主要围绕立德树人的内涵、实施途径等方面展开,其中如何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开展德育实践、如何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新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2]。李卫红等人强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它是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完成的关键环节[3]。潘静等人在调查后发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既是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重要活动载体[2]。当前大部分学者主要围绕“立德树人”的实施途径开展研究,但只是偏重于如何育人以及育人的过程。如比较关注大学文化、教师队伍和学校的管理方式等,但都缺少一个全面的可行路径网络,也有部分研究只谈“立德”或“树人”的某一部分,人为地割裂逻辑关系。本文尝试从辅导员工作内容入手,从“立德”和“树人”两个角度分析,构建一个高校辅导员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途径的工作体系,更好地全面指导辅导员开展“立德树人”工作。

2在“立德”中的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可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4]。

2.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学生的“三观”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如何更好地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三观”教育中,通过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灵魂和追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教育,从而更好地培养起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2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辅导员要把握重点,借助国家重要节日和重大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结合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重大纪念活动,提升学生爱国热情,加深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了解,让他们学会分析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学会正确对待。另外,辅导员也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注意在各种教育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导他们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民道德标准,做一个感恩社会、道德自律、诚信的公民。

2.3丰富“立德”的教育形式

“立德”侧重于在互动的教育方法下,让大学生能够得到思想洗礼,主动接受符合社会道德需要的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养成优秀的个人品德[5]。所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教育基础上,丰富“立德”教育形式。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思政”进公寓,举办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完善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等形式,改变以往内容呆板、形式僵化的教育形式,不断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3在“树人”中的实现途径

3.1开展学生党建团建工作

学院党委、团委、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都是大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载体。辅导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更好地了解活动的本质及思想内涵,进一步发挥活动的教育本质作用。辅导员可尝试从三个方面来搭建党团活动平台。

第一,搭建“立德树人”的学生标杆平台。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党员标杆工程,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标杆作用。通过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以点带面的联动作用。通过党员活动、党员推优学习活动、党员带动群众的责任区工作,让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都能够及时接受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进而更好地做好团员推优工作。

第二,搭建“立德树人”的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辅导员要坚持实践育人,大力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见真知。如通过开展“三下乡”支教、与专业结合的社会调查、学术性赛事、创新创业和企事业单位实习等形式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树人”。

第三,搭建“立德树人”的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素质教育也是辅导员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素质拓展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更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1]。辅导员搭建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平台,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可以搭建科学研究、文艺展演、创新创业、学术竞赛等平台,让学生在多元模块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工作

辅导员要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建立宿舍、班级、年级、学院和心理咨询中心的网格式心理健康联动机制,通过入学全面排查、每学期重点筛查、每月及时报告、每星期重点谈心等方式来全方位监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联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等多方力量,做到有小问题及时疏导和关心,避免大问题的出现。辅导员可以重点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立德树人,其根本是以学生为本。辅导员工作中,首先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本,要珍惜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存在,不要让学生的生命被轻易地剥夺或舍弃。辅导员在日常教育中要时刻“反思高校生命教育价值凸显和生命教育缺失的矛盾,用对生命的敬畏观念来定位教育目标”,通过深刻的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1]。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学业和社会竞争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感情问题,避免做出对生命的极端不尊重、对生命价值的极端漠视的行为。

第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身心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变化,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朋辈心理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援助队、微信、QQ等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

3.3开展学生事务日常管理教育

学生日常管理教育是辅导员的常规工作。“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对日常管理教育工作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审时度势,加入新时代的元素,通过深入调查,搭建学生容易接受、能够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管理方式,更好地开展学生事务日常管理。例如,把年级微信公众号、年级和班级微群等新形式引入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做好学生信息的通知管理工作。辅导员可从四个方面开展学生事务日常管理教育工作。

第一,学业指导工作。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大学学习方式不同于高中,需要学生加强自主探索和研究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主动学习来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大一适应期,容易遇到各种学业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加强学业指导、个性化咨询和大型讲座等形式,开展学习上的咨询和指导,让学生在教育中不断调整自我,更好地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如学习辅导见面日、学霸经验分享会、优秀毕业生交流会,通过宣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事例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另外,还要搭建专业老师与学生的桥梁,通过班级导师制和导师见面会等方式,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辅导员可通过帮助大学生做好个体的自我定位和职业目标定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方式来帮助大学生分析个人生涯发展,引导他们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内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并尝试以长远的生涯发展目标来引导他们合理安排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如大一试探期、大二定向期、大三冲刺期、大四分化期,不同的时期所需不同,辅导员可以通过指导课程、讲座和谈心谈话等方式来进行个性化指导。特别是大四,辅导员可以通过调查所带学生的就业需求,整合学校、学院和校友资源,通过个性化指导、讲座、交流会、模拟面试以及职业竞赛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全方位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和信息发布的服务工作。同时,辅导员也要鼓励学生积极求职,在求职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自我求职目标。另外,辅导员也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导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要认真负责,培养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第三,济困助学工作。辅导员要结合实际,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综合评价学生的困难程度。对于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奖助学金的发放,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有层次的帮扶,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对于家庭经济出现紧急状况的学生,辅导员要及时发现,通过了解实情,及时向学院和学校反映,尽可能帮助该生渡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

第四,维稳工作。辅导员要构建畅通的联络体系,通过关注学生的微博、微信朋友圈、QQ等网络媒体,适时关注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如发现问题、矛盾与冲突,要及时介入,通过缓和的方式化解,引导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辨析社会问题,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表达自我的想法[6]。如果遇到突发状况,要及时介入,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积极参与有关突发事件的处理,维护好校园内学生群体的安全稳定工作。

参考文献:

[1] 金更兴.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J].新西部(理论版),2013(7):102-103.

[2] 孙雪峰,葛笑如.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研究述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78-80.

[3] 李卫红.抓住根本 立德树人 切实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11-15.

[4] 陈勇,陈蕾,陈旻.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9-14.

[5] 贾立敏,赵军合,杜凌飞.思想政治教育由“育德”走向“立德”的保障机制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11-13.

[6] 冯文凯,姜嘉.浅论辅导员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4(27):92-93.

(责任校对龙四清)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4.042

收稿日期:20150719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途径研究——以辅导员为例”

作者简介:朱倩渝(1986-)女,广东云浮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4-0132-03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立德树人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