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SSCI(2003—2013)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图谱分析

2016-03-21汤立许宋同顺

广西民族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知识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

汤立许 宋同顺

【摘 要】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入,研究文献大量涌现出来,为了更好地揭示其研究趋势,通过知识图谱Citespace软件,以2003-2013年间CSSCI数据库收录的“非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期刊数据为数据来源,绘制并分析了十一年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共被引图谱、期刊共被引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和关键词&主题词共现图谱,图谱直观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前沿、主要研究领域、重要文献及重要影响里的学者和研究热点情况。其研究积累了诸多显著的成果和热点领域,对今后研究人员更好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图谱;共引分析;研究前沿;研究热点

【作 者】汤立许,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博士后、副教授;宋同顺,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1 - 0124 - 012

近年来,知识图谱以理论的综合化、方法的可视化、描绘的形象化获得迅速的发展,一跃成为当代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的研究热点与最新前沿。它可以为深入揭示学科领域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热点以及整体知识架构提供较强的技术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近十年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文献数量呈几何式增加,用传统的研究方式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工作量大且不能直观地把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展现出来,敏锐的研究者发现了新的研究方法——可视化知识图谱,相关软件有Citespace、VOSviewer、Bibexcel、Sci、Pajek、Netdraw等10余种之多。知识图谱可以把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通过可视化技术变成形象生动的图谱,能激发人的形象思维,使人们从表面看来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找出隐藏的规律,为科学发现提供依据。可以把复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和图形绘制直观地显示出来,为我们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还可以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动态发展规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方法

为了确保文献的权威性和精确性,本文选取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为数据样本。使用由美国德克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在科学文献中识别与信息可视化新趋势与新动态的Java应用程序CiteSpaceIII软件 [1 ] [2 ] [3 ],它是近年来信息可视化分析领域中最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应用软件。考虑到“非遗”文献的范围较广,为让文献检索更加精确,文献检索表达式为:检索条件1:篇名(词)=非遗,年=2003-2013,共检索85篇文献;检索条件2:篇名(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年=2003-2013,共检索872篇文献。在可视化分析前,文章对2003-2013年间CSSCI“非遗”来源期刊数据进行了筛选,去除公告、未标注作者文章等无效文献,共得到956篇文献。

本文对于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2003-2013年间956篇文献信息,首先,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其次,导入CiteSpaceIII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软件相关参数见表1,图谱聚类结果中关键词相关参数为:(1)频次(Frequency),图谱知识单元节点大小与其频次大小成正比,表示当前关键词的次数;(2)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图谱知识单元与其他知识单元的连接情况,代表了其在网络中的联通作用;也表示当前知识单元在网络连接中过渡作用的重要程度,为当前节点在网络图谱中的结构位置;(3)聚类指标(Modularity),图谱聚类效果有模块化参数(Modularity Q)表示,可以衡量图像聚类效果,其值位于0.4~0.8之间为佳。软件分析之前的初始化数据进行如下设置说明(见图1)。

二、文献共被引分析

文献被引分析是引文分析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反映文献之间关系的一种文献计量学方法,文献之间通过被其他文献引用的频次来表达,被引频次越高,表明关系越密切,也就说明文献间的学科背景越相似。从文献计量学来看,引文分析形成了研究前沿,被引文献组成了知识基础,如果把研究前沿定义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知识基础则可以由文献共引聚类来表示。从知识领域的角度看,关键节点文献一般是提出重要的新理论或是具有重大理论创新的经典文献,也是最有可能形成科学研究前沿热点的文献。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文献共被引图谱。2003-201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在CiteSpace中控制阈值的大小使关键词共现图谱中的节点和连接数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设定时间片的阈值为100。聚类后得到个体网络,节点数为760,连接数为697,其可视化图谱如下:

通过图2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近11年间对我国“非遗”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同时学术著作作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贡献者。文献的被引频次与图谱中节点大小成正比。图谱中每个节点(圆点)都是一篇被引的文献,为了更为详细地讨论相关文献被引情况,本文对文献做了二次统计,得到2003-2013年11年间CSSCI“非遗”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频次、被引作者、被引文献篇名和被引文献的年份,列出了共被引频次≥10的18篇文献(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见表2:

结合图2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引用比较多的参考文献由专著和论文两部分组成。

(一)书籍相关文献:处于图谱中心的是著名教授王文章于2006年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专著,该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首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类、价值、保护原则等问题系统而深入地进行了阐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向云驹2004年出版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著述,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概念。2005年顾军、苑利共同编著的《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对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的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介绍,吸取国外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经验;同年方允璋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图书馆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并对图书馆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组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郑培凯的《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集中探讨,首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作了评估与反思。

结合图2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引用比较多的参考文献由专著和论文两部分组成。

(一)书籍相关文献:处于图谱中心的是著名教授王文章于2006年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专著,该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首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类、价值、保护原则等问题系统而深入地进行了阐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向云驹2004年出版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著述,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概念。2005年顾军、苑利共同编著的《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对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的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介绍,吸取国外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经验;同年方允璋的《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图书馆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并对图书馆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组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郑培凯的《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集中探讨,首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作了评估与反思。

(二)期刊相关文献:我国著名民俗学者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一文是该领域中研究的典范,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盲目性、机械性、片面性和近利性等相关问题做了理论性探讨,这些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需要一直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而高丙中学者的《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文把公共文化的概念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私人承载向共同体的公共文化转化机制,引起了学术界热烈的讨论。刘魁立学者发表的《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做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指导方向,它们是学者们一直研究热衷的焦点;同时,丰富、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基础。表2中列举的几篇高被引论文,可以说是经典文献,对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指导性的意义。

三、期刊共被引分析

期刊共被引分析可以巩固选择高共被引期刊,它借助一定文献计量学的算法建立期刊间学术联系。通过对期刊共被引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引文环境以及在该学科领域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期刊共被引图谱。聚类后得到个体网络,节点数为41,连接数为59,其可视化图谱如下:

图3中每一个圆环型节点代表一个高被引作者,这些节点与表3中共被引期刊相应,节点之间的连线反映了期刊之间存在共被引关系,为得到较好可视化效果,对面板上的阀值进行了调节。图中期刊对应的圆环大小与其频次成正比。节点间连线代表相关期刊共被引情况。为了更加详细讨论相关关键词,本文列出上图中出现频次≥10的关键词29个(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见表3:

通过图3和表3可以看出2003-2013年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中被引频次10次以上的期刊29种(仅限为核心期刊)。在高频共被引期刊中排名前十位的期刊分别是江西社会科学、民间文化论坛、河南社会科学、民族艺术、文艺研究、广西民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学术研究、思想战线。可以看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中的高频共被引期刊以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为主。从期刊历年刊登的论文上来看基本上以民族学、文化学、民俗学为主。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兴起后,这些期刊刊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逐渐涵盖了旅游学、法学、体育学、图书馆学等诸多学科,这充分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领域。通过图3我们还可以看到《MUSE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TOURISM MANAGEMENT》 《MUSEUM INTERNATIONAL-OXFORD》等四种外文期刊,但是被引频次不高,这说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外文期刊之间的知识交流与互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作者共被引图谱分析

作者共被引是指两个或多个作者在同一篇文献中被引用的现象,它由美国文献计量学家怀特等人提出。作者之间的共被引次数越多,表明他们之间的联系越密切,研究问题的相关度也就越高。透过作者共被引分析,可以识别某一领域中较为有影响力的学者,同时还可以分析研判出相关领域中的学者学术共同体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前沿领域。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作者共被引图谱。聚类后得到个体网络,节点数为634,连接数为743,其可视化图谱如下:

图4中每一个圆环型节点代表一个高被引作者,这些节点与表4中高被引作者相应,节点之间的连线反映了作者之间存在共被引关系,为得到较好可视化效果,对面板上的阀值进行了调节。图中作者对应的圆环大小与其频次成正比。节点间连线代表相关期刊共被引情况。为了更加详细讨论相关关键词,本文列出上图中出现频次≥10的关键词30个(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见表4:

结合图4和表4我们可以看出,2003—2013年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共计634位作者,其中被引频次10次以上的作者19名。排名前30位的高频共被引作者分别是王文章、刘魁立、苑利、高丙中、向云驹、贺学君、乌丙安、、吴汉东、宋俊华、顾军、齐爱民、刘晓春、巴莫曲布嫫、严永和、方李莉、祁庆福、费孝通、黄玉烨、张博、乔晓光、彭兆荣、刘红婴、郑培凯、冯骥才、高小康、钟敬文、王巨山、周星。

排名前30位高频词共被引作者中王文章为文化部副部长;刘魁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高丙中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教授;苑利、贺学君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他们是这个领域的开拓者、领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引起了高层领导、顶尖高校学府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学者的关注。他们引领和带动了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五、关键词&主题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主题词是科学文献的核心与精髓,是对具体该领域中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炼,还可以揭示该学科领域内在的知识结构演变状况、研究热点以及科学研究的前沿。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关键词共被引图谱。聚类后得到个体网络,节点数为614,连接数为530,其可视化图谱如下:

为了图谱显示效果,本文利用该软件“Bookmark the Node”命令对相应关键词节点加了五角星的标记,使其热点关键词突出显示。图中关键词对应的圆环大小与其频次成正比。节点间连线代表相关关键词共现情况。为了更加详细讨论相关关键词,本文列出上图中出现频次≥10的关键词23个降序排列见表5。

通过图5和表5结合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居中,中心性较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衍生出了“保护”“传承”“知识产权”“少数民族”“传承人”“法律保护”“旅游开发”“文化产业”“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图书馆”“文化空间”“文化生态”和“生产性保护”等相关的关键词,说明它们是近11年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由于关键词标注缺少统一标准,因而从图5和表5中还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遗产保护”和“保护”等意思相近的关键词,从图谱上显得关键词间较为离散。此外,相关主题间关键词存在交叉。

为更加直观地展示和发现关键词变化情况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领域,经过调整参数指标,经过“Find Clusters”命令聚类,再经“Label Clusters with indexing terms”命令得到图6:

通过图6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8个明显的知识群(即标有#的聚类标签),图谱中8个明显的知识群是学者研究的主要领域。由此可以直观地发现关键词变化情况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领域:

(一)文化传承: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传承”这个研究领域主要是由“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空间”“遗产保护”“传承人”“博物馆”“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等几个主要关键词连成了一个网络区域,这几个关键词都是学者研究的主要领域。文化传承在当下已成为重要的话题,以经济作为社会转型的主导力量,文化将扮演什么角色,文化传承起什么作用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冲突与对撞、融合与再造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重建其保护和传承体系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强调传承是在突显现代社会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的濒危处境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中最主要的几个问题是:传承的主体、权利、保障、对象、制度、范围、方式等。学者们面对这些问题时需要以科学发展作为指导原则,以文化战略眼光审视问题,从全局的、宏观的、历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6 ]

(二)可持续发展:“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对非遗代表作申遗后,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加速推动破坏了人类自身生存的文化生态,导致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消失,造成人类文化危机。 [7 ]学者们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加上“非遗”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使得对于“非遗”的保护就需要独特的保护方式,如: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以及生态性保护等多种保护形式,同时需要有保持其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以及可持续性的原则。在这一过程中为我们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辨图景。而多向性的反思与开放性建构是一个新的开端,是不断拓深认知的过程。对普及和深化“非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破观念视野形成的种种局限有重要的助益作用。

(三)法律保护:“非遗”项目的保护措施中,首先就是法律保护,只有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才能开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8 ]为利于法律保护,有效避免和解决“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我国的“非遗”法于2011年正式颁布实施。从1993年8月《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颁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出台经历了近18年时间。具体的法律法规及颁布时间见表6: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省市、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时间各有先后。大部分保护条例是在《非遗法》出台前颁布实施,这些条例为《非遗法》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基础。部分保护条例、专项法规是在《非遗法》颁布实施以后相继出台。《非遗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走上了法制化道路。《非遗法》的出台,使立法保护工作进一步细化,为“非遗”保护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非遗”保护走向了法制化、有序化和常态化发展,[9 ]22从而提高了社会民众对“非遗”保护的认识和社会责任感。虽然,这些法律法规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相关规定,但这些法律法规并未完全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它们还存在一些制度缺失、文本冲突、相关法域界限不明等问题。[10 ]而这些法律法规条例均属于行政法律,侧重公权保护,由于“非遗”私法保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应以特殊权利保护模式对其加以保护。[11 ]同时,应遵循公法、私法相结合的原则 [9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条例落到实处及其实效性和执行力相对应的评估机制的完善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四)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被国际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它以独特的生命形态和创造力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的文化面貌、生态结构和生存方式。[12 ]“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决定了文化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起到2012年文化部命名的文化产业示范区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经营主体的共计49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交流的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争论激烈。在生产性保护实践和应用中,出现了迅猛的产业化发展势头。文化发展战略面临转型,成为经济发展路径,属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发展组成部分。“非遗”跨省、跨国争议事件也日益增多,建立完善的、独特的调解机制 [13 ]为解决“非遗”争议、促进“非遗”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传统“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发展的机遇以及现代文明出现的市场化、产业化之间的悖论作为一个普遍性难题,仍需要全社会长期而共同的关注。

(五)旅游开发: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是旅游者观赏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游客获得文化认同和认知的重要途径,[14 ]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同时,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增值的创新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为我国遗产资源有效保护和传承以及遗产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15 ]然而如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就会产生消极影响。“非遗”保护一方面为了维护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其得以正当使用,从而实现蕴含于其中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16 ] 72为使“文化生态”项目得到传承和发展,部分文化生态区开展了旅游开发项目。然而,保护与开发,及开发的现状、对策、模式和评价等相关研究较少,应当是学者今后关注的重点。

(六)档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脆弱导致其极易失传,为保护保存需要,人们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它们的核心“基因”整理、记录下来,固定在合适的载体上,由此便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17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档案保护需要强调其本真性原则。本真性是来自原初的可以留传的一切之整体,是要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冯骥才说:“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本,非遗的保护主要是活态保护,活态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为避免“人亡艺绝”和“人间国宝”的消失,就需要建立传承人档案数据库,从而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传承人的生存状况,进而掌握“非遗”保护的现状和存续情况,加强非遗档案的管理与保护。 [18 ]“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建档同时对“非遗”项目的鉴定、项目传承人的鉴定和构建评价体系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六、结语

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检索(CSSCI)数据库中2003-2013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期刊的发文和被引数据为样本,使用知识图谱工具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知识单元间的交互关系通过可视化的图谱展示出来。面对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多年来的研究,为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学理基础。近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围绕“非遗”相关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探索,这中间一直贯穿着冲突、辩论、沟通、反思、协商、妥协和包容等多重的对话。[19 ]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不同国家、民族和群体对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再认识,伴随着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开发和利用,相继出现新的问题依然在延伸,或许永远不会画上句号,学者们需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陈超美,陈悦,侯剑华. 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 情报学报,2009 (3).

[2] Chen,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知识图谱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