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工作随想

2016-03-20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十中学王云洁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家长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十中学 王云洁



班主任工作随想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十中学王云洁

社会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工作复杂多变,不仅要管理学生,还要协调各任课教师,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所以,班主任能否与学生相互适应,与同事相互适应,与家长相互适应就变得尤其重要。

班主任 学生 同事 家长 适应

班主任接触最多的对象是学生、同事和家长。师生之间如何相互适应,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适应,教师与家长之间如何相互适应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一、师生之间如何相互适应

师生相处是一个非常难磨合的过程,班主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假动怒,真动情。这里所说的“真动情”并不是班主任把全部爱放在学生身上,而是对学生保持信任与尊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尊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青少年来说,渴望信任是一种正常需要,信任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教育家魏书生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从内心深处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大原则中的小自由。一个合理的班级制度、一个统一的班级目标、一批得力的班干部、一股好的班级风气是一个班级发展的必备条件。学生在遵守校纪班规的前提下得以发展自己的个性,人人每天能释放精彩,这样的班级充满正能量,这就是“大原则中的小自由”。所谓的“大原则”为:制定一份可行的计划,有明确目标;树立良好的班风,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纪律上的 “先专政后民主”;完善班级管理体制,包括健全的班级制度和得力的班干部;全面多样的评价方式。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笔者对学生说:“我们这个班就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就必须大家一起努力。” 在这几点“大原则”的约束下,学生能自由发展个性,在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前提下发展特长和爱好,这就是“小自由”。

3.不可忽视的主题班会课。班会主要传达学校通知规定或本班级相关事务,班会形式单调,内容古板,缺乏创新,班主任讲,学生听,缺乏互动。时间长了,班会课成了说教课。利用班会组织民主评议,完善班风建设能促进班级稳定、发展和进步。巧妙利用班会课既能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又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若班主任能充分发挥班会课在班级德育教育中的渠道作用,融思想性、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班会将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为班主任减轻德育压力。

二、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适应

人生道路上伴随我们时间最长的除了家人就是同事,同事聚集在一起工作、学习是缘分。班主任不仅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还需要协调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1.步调一致的大局观。首先,班主任就应有大局观。当班主任无法改变现状时应在责任许可范围内施展聪明才学,正确引导学生读书。班主任首先应树立大局观,主动和其他任课教师多沟通、多商量、多协调,求大同存小异,彼此配合,自觉站在教育发展、学校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协调统一上想问题、处事情。

2.真诚自然的交往。与同事相处得如何直接关系自己的工作发展情况。如果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人们就会感到心情愉快,有利于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事业发展。如何协调、处理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呢?第一,平等对待自己的同事;第二,对同事充满热情;第三,和同事公平竞争;第四,多换位思考;第五,对同事真心实意。这五点汇成一句话就是“真诚自然的交往”。真诚地将心比心一定能换来大家的友好相处。有真诚才会有热情,而热情容易滋生智慧,充满热情的生活、工作、学习,得到的回报超乎想象。

3.健康积极的心理。班主任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需要由班主任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能处理好两方面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又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越来越难管理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态平和,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把自己放在平常人的位置,不要太苛求自己,用平常心做平常事。面对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把心放宽些,要知道智慧从错误的判断中来,成功从失败中来,真正做到“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心态好了,和学生相处不难了就更容易在工作上出成效。

三、教师与家长之间如何相互适应

1.细致入微的了解。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班主任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反馈信息。了解学生,请家长配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之时才能应对自如,更有针对性。只有这样,学生和家长才会感觉到班主任处处为他们着想,他们才能接受班主任,反馈率才能提高。

其次是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及家长特点。班主任可以利用便利时间与学生聊聊父母工作,聊聊和父母之间的趣事。通过交谈,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父母的为人、业余爱好、性格特征、文化程度等。了解了家长的基本情况,班主任知己知彼,胸有成竹,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使谈话朝着预期方向发展,取得双方满意的效果。

2.平等真诚的对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是消除障碍互相信任的关键。班主任不但要做到亦师亦友地和学生平等对话,还要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班主任应当设身处地为家长想一想:家长是成年人,无论谁都不愿意被别人训话,班主任不能见到家长就把家长当学生,应撇开班主任的身份,真心与家长聊一聊学生的优缺点,讨论怎样帮学生改掉坏毛病,努力把家长争取过来共同教育孩子。要让家长认可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对学生、对家长是否真心实意。面对家长时,班主任要让家长看到自己真诚的付出,而不是草草地敷衍了事。班主任与家长的谈话绝大多数都是不期而遇的。班主任心中要时时刻刻装着学生,心中要有一本学生的“明细账”,无论是哪位家长,也无论什么时候家长来访,班主任都能对学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地把学生的具体情况向家长做出汇报,向家长提出相应的要求。

3.积极主动配合。家长不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问题生”家长,他们要么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配合班主任工作,要么根本不懂得如何配合班主任工作。王晓春老师说:“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这种情况在后进生中尤为突出。要转化后进生先要转化家长,这就意味着学校和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承担“教育”家长的责任。重拾家长的自信,教会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教会家长怎样让孩子按班主任的要求完成作业,教会家长怎样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班主任要给足“问题生”家长面子,让他们感到被人尊重的快乐,使其愿意和班主任交流。另一种是高水平家长,不配合班主任工作是因为他们不认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班主任应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科学治班,以理服人。抱怨家长不配合班主任老师工作之前先思考一下家长为什么不配合?和家长沟通交流时,班主任是否把及发展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想对方之所想,推己及人,多换位思考?

每一位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可爱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特别是孩子有较多缺点时,家长更希望班主任能重视他的孩子,不嫌弃他的孩子。班主任向家长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时最好就事论事,不要涉及学生的品德评价或主观臆测学生未来;不要使用易产生歧义的词语,以免引起家长误会,导致谈话失败。李镇西老师说:“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班主任的终极目标是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幸福从何而来?从人与人之间点点滴滴的和谐相处中来。师生和谐相处、同事之间和谐相处,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和谐相处可以促进学校的和谐氛围,有利于学校和社会和谐发展。

ISSN2095-6711/Z01-2016-06-0074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