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支教工作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2016-03-2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叶思源王晓媛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3部队33分队张光辉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石油大学华东支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叶思源 王晓媛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3部队33分队 张光辉



浅谈大学生支教工作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叶思源王晓媛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3部队33分队张光辉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出现失衡,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大,教育结构不合理。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很多大学生利用假期下乡支教做志愿者,但其中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支教工作中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大学生支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 建议

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大学生积极投身支教这一项公益事业中,各个学院支部井然有序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有自己学院特色的支教活动,展现了支教工作强劲的发展态势。大学生在支教活动中成功地将思想上的政治教育转化成服务于社会的实际行动,又将这种行动转化为明晰的自我认识,得到部分社会公益人士的认可。然而,大学生支教志愿者自身定位不明,支教形式主义严重,体制难以维持的问题日益突显。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挖掘问题本质,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支教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带动了教育水平的提高。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教育战略,可以看出国家把教育发展问题放在制高点。为响应号召,将大学生的“教育梦”“公益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学生积极投身这项工作中,支教人数逐年增多。同时,专门的学生支教社团利用近半年的时间,组织本校大学生有序地参加这项公益活动,支教呈现出规范化、组织化的趋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自行联系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的学校,一步步建立起支教团体,形成灵活多样、人数较少、时间较短、范围更广的支教形式,支教工作深入学生社团组织中。

学生支教通常存在的问题有,支教时间短、缺少指导、没有充足的经验、准备时间不充分、无法解决支教时突然发生的事件,不合理的机制与制度使支教后期无法在地方教育中做好完善工作。

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支教存在的弊端

1.支教时间较短

大学生仅能利用假期时间进行支教工作,所以相比其他公益支教组织来说,大学生的支教时间十分短暂,一般都维持在半个月左右,很多教育理念无法真正灌输给学生,无法使被支教学生从思想上接受大学生的教育模式,导致被支教学生再与原来教师学习的时候难以适应之前的教育方法,影响被支教学生的学习情绪,降低其学习效率。

2.支教机制不健全

第一,学校的支教选拔缺少相关的监督和管理。由于支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的一部分,所以大学生对支教的认识觉悟不高,不能认识到支教的本质,使支教工作无法善始善终。当今大学生是“90后”的一代,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容易在支教初期满含热情,但是到最后失去耐心。第二,学校支教前期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缺失,很多大学生以为支教只是教一群小孩子,不需要什么能力就可以完成。这种想法使支教过程出现供给与需求错位的现象,课程准备不充分使大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两者的表现都不好。第三,支教交流在各大高校之间没有盛行起来,无法形成合作共建的局面。每个学校的支教队伍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形成不了长足完整的支教战略,支教后期的结果无法继承。自我封闭式的支教使社会不能全面认识评价大学生的支教行为,小范围宣传不能使社会资源很好地流入大学生支教中。

3.支教内容安排不妥当

农村山区学生的数学英语基础薄弱,很多学生有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去外面打工的想法,他们不喜欢学习。这些学生的思想和实际情况决定了支教是一个困难重重的工作。大学生支教工作者如果一味地想要教给他们书本上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成绩,就会无法避免地为他们带去应试教育,这与大学生下乡带去音乐、美术、体育、历史的支教初衷是相悖的。

4.贫困地区对支教大学生的安全保障不到位

支教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支教大学生的安全问题。支教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时刻保障大学生的财产生命安全。有些被支教地区在山区,有些地方经常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难,有些地区的交通不便,物资补充不足,这些都威胁着支教大学生和当地学生的生命安全。在去往支教地的路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财务保管不到位。一些当地人认为大学生是有钱人,采取不法手段从其身上获取金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财产损失。

三、针对支教存在的问题采取的解决办法

1.延长支教时间

学校可以将支教工作的重点分为两部分,即支教前期的成员培训、筹备募捐和支教后期的整理工作。学校可以将这些工作交给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把支教志愿者的主要群体定位在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中。大四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比大一至大三的学生相对充裕。大四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暑期进行支教活动,使支教时间有效地延长,避免大学生还没有找准自身支教的定位,支教就结束的尴尬局面。有志愿服务意愿的大四毕业生可以考虑长期在支教地任教,使支教注入新鲜血液。

2.努力健全大学生支教机制

由于各高校之间的支教组织团体联系较少,缺乏沟通,相关教育部门可以考虑将华东、华北、华南和中原地区的高校有规模地整合起来,达到可协调的程度,使各个支教组织在工作的前期、中期、后期能最大化地利用支教资源。此外,高校内部要在选拔人才这一步骤上把好关,制定严格的选拔政策,尽力将最肯干与最有想法的人才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让大学生了解支教地区各方面的信息。高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提高大学生支教的专业技能,力求在支教过程中展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3.转化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支教团队教育学生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教学方法不符。所以很有可能导致支教结束后,被支教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对当前的教育现状产生不满。基于此现象,支教过程中大学生要在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保持作为教师该有的严肃,与被支教学生保持亲密但又有距离。这样不至于在大学生离开后,当地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调整学生的心态。大学生应时刻具备责任意识,把责任意识放在志愿工作的首位,避免导致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4.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财产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支教工作的中心,支教团体负责人要担负好这个责任,始终重视安全预防工作。学校和地方政府应当做好财产生命安全工作的宣传。大学生在支教前期要掌握相关的求生技能,尤其是在高原山区,大学生很有可能不能适应当地生活条件,所以提前做好安全预案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和地方政府要使支教队伍具备一定的物质保障。

四、结束语

支教工作中,大学生要持有“教书育人,奉献社会”的支教理念,灵活处理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大学生要做一个善于沟通和交流的志愿工作者,积极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将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向社会展现大学生高昂饱满的精神面貌。大学生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不寄希望于一劳永逸,不言放弃。

[1]张 欣.基于组织承诺的大学生支教活动实效性探究[J]. 时代教育,2014

[2]孙 山.浅析大学生支教状况[J].百科论坛,2011

[3]赵 芬.大学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大众商务,2010

ISSN2095-6711/Z01-2016-06-0273

猜你喜欢

石油大学华东支教
华东销售在一线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相华东:走在欣欣向荣的田野上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多丝量新品种华东×春晨的引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