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营建

2016-03-20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焦洪赞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师生关系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吴 昊 焦洪赞



试谈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营建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吴昊焦洪赞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大众教育阶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发生变化。高校教师必须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角色体系和交流体系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

信息时代 师生关系 角色转换

一、前言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几十年前的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教育阶段,这使学生数量陡增、校区扩张、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可能带来双向的负面效应。信息时代,大众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高校教师如何认知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并做好变化或准备呢?

二、挑战:信息时代带来的变化

首先,信息时代带来师生角色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是绝对的知识权威,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并不质疑教师的教学。学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时,教师的这一角色有所动摇。大学内较为开放的知识获取途径及知识传授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

信息时代,高校教师的权威性进一步减弱。除以专家角色从事科研领域的研究外,其余所有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随着智能手机终端及电信网络的发展,这一趋势越发明显。换句话说,教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平等的。在某些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学生的知识储备甚至比教师要多。这是信息时代的鲜明特点,会直接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技术或是授课水平有更高要求。一份使用多年的教案会面临窘迫状况:教案内容过于陈旧,便捷的网络上传机制使照本宣科的教案内容被共享,教师会产生负面情绪,学生会质疑教师的责任心。

其次,信息时代,教师的教学面临各种技术冲击。各类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知乎,不仅让信息的流通速度极大提升,也带来更为多元的师生交流方式。从信息流通的角度分析,学生对教师、对课程的评价将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正面或是负面的信息都有可能在短期内传遍整个学校,个别热点信息有可能呈几何数级扩散影响传遍全国。教师必须更注意自身的言行以及授课细节。无论是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还是论坛等可匿名的网络社交空间,改变师生交流方式,使交流变得更平等、直接,师生关系将面临比以前更复杂的局面。

三、转变:从师生角色到教师素质

为营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和对自身素质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

角色定位方面,教师或教材不再是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不再是书本知识的唯一传授者。更多的时候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用适合的方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信息时代带来海量信息,也使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难度提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获取、利用正确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协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习框架。此外,师生关系需要根据角色变化做出调整,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

我国自古以来有“教学相长”的理念。《论语》中写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时候,教师具备的评价定分职能使双方难以做到师生角色的互换。信息时代下的大学教育,师生有可能向这种对等的地位迈进一步。教师放下身段真心与学生交朋友,就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群体,实施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只有双方站在更为平等的角色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才能更注重客观说服、依托理性,而不是依靠权威帮助学生思考学习。

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提高,要求的提高可以从两个方面阐述。从教师行为来说,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或课程教学要求有所提高。大学生对教师的印象来源于整个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教师一旦形成负面形象,想扭转就得付出很多努力。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从教师能力来说,当单纯的记忆型信息不再成为优势,专业领域的科研能力以及教学技能就成为更为重要的方面。

根据西南交大的学生问卷调研显示,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其中不少学生认为难以与教师形成有效互动。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属于能通过简单的信息获取就能获得的。因此,在专业科研领域有所进展的教师,或者在专业领域更多偏向实践型技能的教师,都可以取得本专业方向的优势,从而重新获取权威地位。教师通过获取学生信任更快捷地实施教学。在教学技能方面,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互动很重要。在信息时代,教师应该注重对新技术的接纳与学习,除应用新技术的远程教学(虚拟授课)外,教师还可以主动参与学生社交媒体等。

[1]宋清华,董晓慧.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新探[J].教育与职业,2008

[2]左 叶,王思琦.能力与品质视角下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信任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ISSN2095-6711/Z01-2016-06-0265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