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2016-03-20河北省怀来县沙城第五小学杨孝云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习作作文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第五小学 杨孝云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第五小学杨孝云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走进生活发现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坚持做到这些,作文将不再是难题。

阅读 生活 兴趣

语文活动中,屡屡被大家提到的难题是作文,作文是学生的软肋,学生望文生畏,教师愁眉不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标准中避开“作文”这个概念,把低年级习作界定为“写话”,写自己想说的话。中年级的习作可以不拘形式,注意表达新鲜有趣的或者印象深刻的内容。高年级习作要求学生懂得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习作。

一、走进书海,为作文积淀

《窃读记》中国文老师教育林海音: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叶圣陶先生也告诫我们要想作文,胸中需先有一腔积蓄,临到纸笔才能水到渠成。因此,教师要注意阅读教学对作文的储备作用和示范作用。

我们手中有一本最好的作文书——课本。课本每个单元都安排一个固定话题,我们不妨仔细研究这些经过时间积淀保存下来精华,发现这类习作的“骨骼”,画出这类文章的经脉图,收获结构和写作手法启示为学生习作奠基。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语道破从读到写的天机。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积累好的方法和好的语句,有计划地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作文练习,不需要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可以选取一个片段进行描写。

例如,《窃读记》一文,笔者带领学生品味小英子读书时的片段,布置有关动作描写的片段练习。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自然会在习作中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爱上读书,仅凭借课上教学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教师不如把学生带到图书馆,给予学生更多营养。笔者和学生商定:准备一个积累本,摘抄觉得好的东西,闲暇时一起交流分享。

二、走进生活,为作文备材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老先生的叮嘱犹在耳畔:“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只有学生的生活是五彩的,他们的作文才能是斑斓的。

教师可以创设活动为学生提供素材,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类似“美”的事情。启示类作文中,笔者曾创设这样的活动:将班里的学生平均分成两队踢毽子,累加起来决定胜负。一场比赛下来,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了精彩的生活,学生的文字瞬间变得饱满起来。

教师也可以进行角色体验,使学生感受内心的细腻。父亲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抚摸老爸手掌中厚厚的茧,跟随父亲劳动一天见证汗水滴落对心灵的震撼,这样的文字从笔尖泉涌而出,这样的感情不掺杂真情流露。

有了生活的依托,作文便是白杨,扎根并生生不息;是泉水,虽小但源源不断。若想文章提笔到,为有源头活水来,把学生放到丰满的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为学生准备丰富的营养,学生可以带着好奇的眼睛和饱满的精神畅游于物产丰富的大海中,学生有事可叙,有物可讲,有感可抒,这样的作文想不精彩都难。

三、走进兴趣,为作文助力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无论中外,无论古今,兴趣才是成功最大的动力。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兴致勃勃地用手中的笔书写内心的感受与难忘。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教师应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每次写难忘的事就是学骑自行车,这样的“羊肠小道”怎样才能带学生看更美的风景。所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阔视野,以口语交际以说的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藏在记忆深处的珍珠全部找出来,选取最美的一颗讲给大家听。教师可以为学生“下水”试深浅,但不去干涉,不去限制,应引导学生在自由的国度尽情抒发感情。

其次,教师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教师不要认为学生是“打不死的小强”,其实他们内心很脆弱,需要给予时间成长,多给学生鼓励。笔者时常在作文中圈画出学生写出的好句,写上鼓励的话。即使再糟糕的文章,只要教师有一双慧眼也能掸去灰尘,发现优点,有谁能断言鼓励不会培养出下一个莫言呢?

写作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精彩的生活素材,有强劲的写作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出作文瓶颈,才能提升作文的含金量。

ISSN2095-6711/Z01-2016-06-0049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习作作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习作展示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