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6-03-20吉林省长春市清华实验学校孔祥英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师应读书语文

吉林省长春市清华实验学校 孔祥英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吉林省长春市清华实验学校孔祥英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不应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教师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语文 阅读 朗读 音频朗读 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阅读并积累新知识才能使知识不断更新。高尔基先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不断阅读,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如何思考人生,如何面对人生,如何探寻生命的价值,升华我们的情感,引发我们的睿智,提升生命的内涵,成就我们的人生。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不应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激发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先导。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深深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学习存在疑惑或者好奇,继而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通过图片、音像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展开讨论,与同学进行对话练习,整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这样的质疑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若教师能巧设质疑,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阅读满足。语文教师应做一个知识广博,热爱读书的人,把读书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只有饱读诗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制订个人读书计划。教师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的落实情况,适当举办读书活动,如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按照学生学段推荐书籍

据调查了解,由于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阅读兴趣也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男生对史地、体育、科学方面的书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爱好,推荐学生读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正确指导学生读书方法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如范读、领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一篇文章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不应局限于一种方法,如果采用的形式过于单一会抑制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力。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

例如,《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一文,笔者先引导学生了解文学常识,即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为阅读课文定下感情基调。然后鼓励学生自读品味,扫除字音障碍,明确文章主要讲什么,让学生根据内容和故事情节采用适当的语调朗读,与作者达到共鸣。最后,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甚至还可以听音频朗读,加深印象,培养语感。

五、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是指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探究,多问几个为什么。“于不疑处而有疑,方是进矣。”教师适时地设置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开始训练时,教师发起提问,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应鼓励他们回答较为简单的问题。

总之,阅读不仅是学习和继承他人知识的方法,还影响人类社会现实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潜能和素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懂得真、善、美;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增加生活情趣,使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ISSN2095-6711/Z01-2016-06-0098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读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