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办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3-20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李卫东周兰芳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协同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李卫东 周兰芳



企办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李卫东 周兰芳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较好的历史发展时期。企办院校是特殊群体,通过研究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可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本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调研河北省企办院校,根据调研结果,从国家、企业、院校等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企办院校 校企合作 现状 对策研究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模式。企办院校在校企合作上有天然的优势。从现状看,校企合作存在许多不足,存在学校和企业疏远、需求不对接等情况。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较好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成为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所以,研究企办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可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我国现有企办院校不足70所,河北省有6所。课题组在河北省内进行调研,根据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其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如下。

一、主办企业需求不足,校企双方难以达到双赢

首先,主办企业对其建设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较低。其次,企办院校没有成为其员工培训的依托主体。

二、学校与主办企业合作广度、深度有待提升,与外部企业合作较少

企办院校与企业有着合作和历史传承,这在校企合作上是一种优势,但同时也是一种劣势。校企双方未能根据新情况开发新的合作项目,在合作广度上不够。同时,由于对主办企业的依赖性,学校在外部合作上不够积极,项目较少。

调查结果显示,企办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实习实训、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等,校企合作的深度有待提升。与企业相比,企办院校更愿意在各个方面与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尤其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

三、校企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意愿较高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和职业院校对目前校企合作现状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出当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验证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和职业院校“一头冷,一头热”的现实。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关于校企合作的认可度很高。相对来说,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的意愿及期盼程度稍高于企业,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保障机制不完善,困扰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校企合作方面的体制机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对校企双方的动机以及行为等有重要影响。根据调查统计,只有少数企业和院校知道所在省市有专门负责管理校企合作的机构,其数据为企业16.67%、院校33.33%;知道所在省市建立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的比例更少,其数据为16.67%。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困扰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根据调查结果、访谈及原因分析等,课题组从以下三个层面给出了建议:

1.政府层面,出台鼓励支持企业建设职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首先,制订相关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办学,解决其积极性问题。目前,德国50人以上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占72%,500人以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占97%。而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比例较低,民营企业更低。所以,国家从法律上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非常必要。

其次,相关部门要根据行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高技能人才需求数量,合理布局地方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规模,督促行业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优势,实现职教资源的综合利用。课题组建议国家在建设国家示范校、骨干校的同时,在全国建设100所特色校,给予相应的招生及各类评估检查的优惠政策,推动行业企业的办学发展。

再次,着力解决企办院校的办学经费问题。一是减轻企业负担,免除或返还部分“教育附加费”,使其将这些费用用到企办院校的建设中,增强学校的竞争力。二是把企业用于职工培训费的计提比例提高,如从现在的1.5%提高到3%~10%,至少将其中的一半拨给企办院校,用于其建设发展。三是在重点专业建设、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相关部门要将企办院校与政府办院校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的评价标准和经费拨付政策等,以增强企办院校的竞争力。

最后,提高教师待遇,解决员工稳定性问题。相关部门要对比事业单位的编制,逐步提高、落实企办院校教师的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提升教师的安全感、幸福感,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解决员工的稳定性问题。目前,国家四部委已经出台解决企业职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的相应文件,逐步提高企业退休教师的待遇。

2.企业层面,理顺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管理体制。企办院校是国家优秀的教育资源,代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看,国家应营造好外部环境,形成“政府统筹管理,企业参与,学校自主发展”的良好局面,以促进企办院校的良性发展。目前,企办院校生存发展困难,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问题。政府与企业可以共建共管企办院校,理顺管理体制。在这个管理模式中,企业和政府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学校的基础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员管理、校企合作制度等由企业负责;学校办学经费的申请与拨付、专业设置的审批与监督、办学质量评价、教育理念提升等由政府负责。

具体操作上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可以借鉴海航集团建设的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的管理办法,建立“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举办方监督”的体制,以此利用企业教育培训资源,形成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解决目前虽是校企一体,但具体资金投入环节、教学和实践环节路子不通的问题;二是建立多元投资、融资体制,解决学校重点建设投资不足和实训基地、设备资源共享的问题。

3.学院层面上,建议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第一,转变理念,统一规划,提高认识。首先,学校要弄清职业教育层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职业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相比,科研领域层次较低,但是作为企业办学,有与企业联系紧密、技术应用较快、科技成果转化较快的优势。企办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要考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素质培训服务方式的协同创新、为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技术研发应用的协同创新。其次,学校要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校企一体合作上,学校要加强与主办企业的合作,包括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合作,要深入挖掘已经合作的主体专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广泛开展新的专业合作。在此基础上,学校要主动走出主办企业,不局限于本企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开发外部企业的合作,扩大校企合作范围。

第二,建立完善职业院校与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开发企业内部合作,加强深度和广度合作。目前,部分职业院校感到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实施现场教学、输送学生实习实训、承揽企业科技服务项目比较难,企业认为职业院校层次较低,要经费、送实习、找项目不是服务而是添乱。学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首先,建立必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企办院校的“校企一体”只是特色,不代表已经具备了一体化管理体制。校企双方应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或理事会体制,形成创新协同联盟。独立的综合项目、协同创新项目可采用项目经理体制。协同创新的体制建设是实现学校和企业协同创新的前提。其次,建立必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这一机制就是让已经确定的制度规范起来,使产学研工作实现协同有序运转,其包括产学研创新立项机制、立项后运作的激励约束机制、人财物保障机制、创新成果的评估审定机制。这些机制可以调动校企双方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为产学研活动的运行提供强有力保障。

第三,抓住时机,加强培训工作,促进学院发展。企业培训是有系统、有计划开展培训的活动,是为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等而组织实施的。企业通过培训工作,将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业务工作流程以及实务操作等在团队中积累并传承下去,成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经历了三十多年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培训工作,已经将其从企业的边缘位置转移到影响企业战略和绩效提升的重要位置。“新常态”发展的挑战下,企业培训工作产生了的巨大变化和新的需要,培训工作已经成为助推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着力点。

职业培训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应包括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历教育是一种系统形式的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职业培训则是一种以短期性、单项性、专题性为特点的职业教育。两者都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要“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并且“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

企业培训是职业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职业院校的足够重视。企办院校开展企业培训,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发展。

第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升校企合作能力。在我国教育体系现状下,企办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有较大差距。尤其在获得政府支持、资源、政策信息等方面,企办院校不具备明显优势。因此,企办院校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外部关系,包括与市场、本行业、本地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企办院校要重视与社会的互动性、开放性,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升校企合作能力,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

所以,除了与主办企业合作外,企办院校应该积极与外部企业联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升校企合作能力。

[1]张跃春,陈国华.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析[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2

[2]张 力.国有大型企业所属职业学校办学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

[4]李俊俊.校企合作模式及合作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本文系基金项目: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市级课题《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4LX015)

ISSN2095-6711/Z01-2016-09-0075

李卫东(1966—),男,硕士研究生,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管理;周兰芳(1982—),女,硕士研究生,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协同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