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时代的脉搏,善于更新教育理念

2016-03-20山东省海阳市实验中学鞠兆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物理探究实验

山东省海阳市实验中学 鞠兆华



抓住时代的脉搏,善于更新教育理念

山东省海阳市实验中学 鞠兆华

为适应新时代对物理教学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对如何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提出一些有效措施,以期在教学中取得可观效果。

发展 创新 成效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其特点是概念严谨、推理周密、抽象难懂。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要善于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一、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与科学内容处于同等地位,很多科学内容的教学是通过探究式活动实现的。但现在的探究活动与以往的“探索法”“发现法”不同,现在探究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同等重要。

探究式实验可分为以下几步:首先,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提出;二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避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规范和完善实验步骤,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将所收集的数据纳入表格中;四是分析论证实验数据,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有的学生认为探究活动到此结束,其实还有重要的一步,就是对所做实验进行评估。学生通过回顾实验过程,认识实验过程的不足,反思怎样减少误差的出现、怎样改进实验等,为以后做探究式实验积累丰富经验。

探究式活动可以以课本知识为研究课题,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其他探究活动。例如,《液体压强》这一节课,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为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课后发动学生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质量是否有关。经过探究,学生得出结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质量无关。学生感到结论与想象有出入,感到物理学的神奇之处,深化所学知识,激发探索知识的热情。

探究式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例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运用了二力平衡的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学生较难做到这个操作。教师启发学生课后改进实验器材、实验方法。有的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想出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在竖立木板上,拉动木块下的长木板。这样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启发锻炼,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得到提高。

二、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加强实验教学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做实验。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物理实验,发动学生提前准备实验物品到课堂上做实验。例如,讲《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由于实验室玻璃板和蜡烛数量不足(只够两人一组),所以教师请每个学生回家准备玻璃板一块、蜡烛一对(相同)、火柴一盒一级小镜子等实验物品。实验时,学生比较平面镜与玻璃板,得出应选用玻璃板做实验能找到蜡烛的像。又如,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教师发动学生课后利用空易拉罐做小孔照相机,学生的兴趣高涨,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

三、注重知识的深广度,把握知识的重难点

现在的教材删繁就简,降低了学生对重要规律的计算要求,突出知识的探究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深度。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材增加了大量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及高科技信息,广度得到提高。教师授课时要从以往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科技信息和开拓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上网等,以开阔知识视野,增强驾驭知识的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例如,学习《压强》这节新课时,教材设计的这节课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学生是实验的旁观者、结果的接受者,学生的思维被牢牢束缚,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将这个实验设计成探究式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材选用了“压强小桌”、海绵和砝码作为实验器材,容易使学生误以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重力有关,这些器材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不大,学生对实验兴趣不高。其实压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取材,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任何一种实验设计都是为引导学生更全面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无论实验器材多么先进,实验效果多么神秘、刺激,如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帮助,那也是不可取的。实验既然是探究性实验,实验过程就要操作简便,便于学生自行设计、自行操作,以使学生自主总结物理规律。

基于以上原因,实验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提供多种实验器材,其中大多来自于生活,比较容易获得。学生开放的选择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知识探究。思维活跃的学生可以设计多个方案,多角度全方位探究知识。一些接受知识较慢的学生能用课本上设计的实验方法探究。异步教学、分层教学体现在创新实验上,有利于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

总之,物理学习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乐趣。它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而且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遵循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ISSN2095-6711/Z01-2016-09-0165

鞠兆华(1971—),女,汉族,山东海阳人,现为海阳市实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1]高传富.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 考试周刊,2014

[2]廖伯琴.物理教学探讨.物理教学探讨,2013

猜你喜欢

物理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